資料圖:2023年6月,多名在臺港人在臺北火車站外高唱《願榮光歸香港》。(視頻截圖/新唐人)
【人民報消息】在2019年反送中運動期間,港人在街頭以塗鴉和巨型海報展示藝術與抗爭結合的精神。流亡港人承接用藝術表達抗爭的手法,在臺灣舉辦展覽,其中包含冒著風險參展的在囚抗爭者畫作,他們用特殊的方法訴說真實香港抗爭故事。 第二屆香港人權作品展將於下週二(4月1日)在臺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開幕,主辦人之一、流亡臺灣的香港抗爭者赴湯接受自由亞洲電臺訪問,他表示,今年收到在囚抗爭者參展的作品,比去年大幅提高。雖然在《基本法》23條實施後,在囚抗爭者要把畫作寄到臺灣難度提高。同時,因為每一封從監獄寄出來的信都被當局登記,在畫作展出後參展的在囚人士,可能會被追究。但仍然有不少抗爭者願意冒險參展,顯示香港人的抗爭精神不滅。 赴湯說:「有什麽寄出來、(裡面)寫過什麽東西,其實香港(政府)它們是有記錄的。這些畫作在外面給人家拍(攝)到的話,他們(參展人)可能會有一些後果。但是也有朋友真的是很勇敢的支持這個活動。有些人說,香港的抗爭已經完結。並不是的,其實有很多人是在默默的努力持續這個抗爭。極權最害怕的是我們團結和歷史的真相,剛巧用藝術就可以表達這兩個事情。」 赴湯:希望透過展示良心犯畫作 讓外界認識香港抗爭者的另一面 赴湯表示,舉辦人權作品展的靈感,是來自他的一名在囚好友,他在服刑期間開始畫畫以追求自由感。赴湯希望把朋友和其他在囚抗爭者的故事,用展覽的方法告訴更多人。 赴湯說:「我一個朋友他在監獄透過創作,得到一種自由的感覺,也覺得自己是在反抗,反抗現在的狀況。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感動,我也想把這個故事告訴大家,就算是在牆內(監獄)的人,他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抗爭,追求他自由感覺。我想透過他們的畫作,讓大家知道有一群人身體是被囚禁,但是思想還是追求自由的。讓大家看到我們香港的良心犯,在監獄裡面還是堅持。」 人權作品展將同時展出約300封抗爭者和政治犯捐贈的書信 赴湯表示,將展出的150件畫作,除了來自在囚抗爭者外,也有散落在不同國家的港人和藝術家。會場會有一個角落,展出300多封已被釋放抗爭者和政治犯捐贈的信件,都是他們在囚期間與牆外人聯絡的書信,透過不同的方法說真實的香港故事。 流亡的香港藝術家黃國才表示,抗爭和藝術是結合而不是分開的狀態,中國有艾未未和巴丟草,在香港和臺灣也有很多藝術家以抗爭為主題做創作。他又說,這次展示的作品,除了可以讓外界更瞭解香港在囚人士的情況,也能鼓勵海外港人堅持。 黃國才說:「藝術在抗爭都會有一個角色。從監獄出來的作品讓你看到在囚人士的心情,他們很掛念自己的家人包括自己的寵物。每一幅畫背後的人,他本身就是為民主自由奮陡然後就失去自由,這些都是我們從政治口號看不到的部分,因為這些是很人性化。在監獄外面的人、有自由的人看到,就知道他們(在囚抗爭者)沒有放棄,就像鼓勵著我們去爭取自由為他們發聲,也不要放棄。」 擔任人權作品展覽策展人的黃國才表示。他特別把會場佈置成紅色,並在會場中間搭建一個用紙管做的房屋形態棚架,希望看展覽的人有種進入監獄時光隧道的感覺,以突顯在囚抗爭者身處在中共紅色極權下所承受的壓迫感,希望用藝術手法連結來自不同地方的觀眾,讓他們明白現在香港人目前面對的處境。△(轉自自由亞洲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