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臺灣斷交後貿易慘跌 洪都拉斯盼白蝦重回臺灣市場
2025年4月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洪都拉斯外交部長雷依納(Enrique Reina)3月31日表示,近期正重新尋求接觸臺灣市場,希望挽救國內白蝦出口市場。
據自由亞洲電臺引述中央社消息報導,2023年洪都拉斯與臺灣斷交後,洪都拉斯便積極向中國尋求白蝦出口機會。當時中共曾承諾將積極提供採購機會,然而事後卻反悔。
雷依納在「美洲廣播」(Radio America)接受採訪時指,希望重新與臺灣接洽合作,並同時希望打開對韓國的貿易機會。
根據媒體《中美洲360》(CentroAmerica360)報道,洪都拉斯國家水產養殖者協會(ANDAH)統計,與臺灣斷交僅兩年時間,蝦類出口就暴跌67%:從2022年的2,070萬磅,跌至2023年的2,030萬磅,到2024年更是跌至僅660萬磅。同時,中國在近兩年內僅購買了兩個貨櫃的蝦類產品,完全不足以彌補臺灣市場的缺口。
蝦類養殖出口的大幅萎縮、加上近年天災,2024年11月侵襲中美洲熱帶風暴「薩拉」淹沒了許多養殖場,造成了巨額損失,也重創洪都拉斯經濟,包括企業倒閉、員工失業也造成了當地更多的問題。
洪都拉斯媒體《先驅報》(El Heraldo)今年1月份的報道亦指,臺灣長期以來都是當地蝦類產品的最大出口地,其次才是歐洲、墨西哥和中美洲市場。因此,與臺灣政治上的斷絕以及與中國建立的關係,從經濟本身來看並沒有為洪都拉斯帶來任何重大的具體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