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陸港小額包裹關稅提高到三倍 中共難祭「奉陪」措施
胡玉晴
【人民報消息】由於中共報復性的對源自美國產品加征34%關稅,根據川普總統7日發布的行政命令,由今天起,對中共國關稅再增加50%,中共商務部昨天(8日)作了官方公開表態,稱,美方是錯上加錯,中方(中共)絕不接受這種「訛詐行為」,「必將奉陪到底。」
在8日舉行的中共外交部記者例會上,發言人林劍也稱「中方(中共)必將奉陪到底」並暗示目前沒有談判的安排。在回答記者就「美國副總統萬斯談到貿易政策時稱美國向『中國農民(Chinese peasants)』借錢,來購買『中國農民』製造的東西」評論時,林劍破口大罵萬斯「無知又缺乏禮貌」,「令人詫異,也感到悲哀」。針對美國的50%新征關稅,林劍多次表示「將繼續採取堅決有力措施。」
不過,林劍話音剛落,外界也沒看到中共什麼樣的「堅決有力措施」的時候,白宮在當地時間週二(8日)於網頁公布,總統川普已經簽署行政命令,將從中國大陸和香港兩地出口到美國、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的關稅稅率提高至原來的三倍,由原來收30%的關稅,提高至90%,生效日期維持在5月2日。新安排下,每件小額包裹,提貨人須繳付相當於貨值90%或75美元關稅;6月1日後,從量稅會升至每件包裹150美元。
白宮本月2日公布,撤銷中國大陸與香港兩地的以前的小額包裹免稅安排,並徵收從價稅30%或每件包裹徵收25美元,6月起則徵收50美元。現時是一星期內第二次加徵小額包裹關稅,電商肯定受影響。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表示,美國關稅政策變動頻繁,暫時會按兵不動來應對。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亦在電臺節目透露,很多地方的貿易在關稅戰下已經暫停,大家都在觀望未來發展情況。葉劉淑儀促請港府考慮與最受打擊的行業商討具體的貼身支援措施,例如出口信貸保險實際可以如何作更好安排;盧金榮則呼籲銀行業界提供更多元化融資方案,協助業界拓展海外業務,而港府則可幫助商家拓展新興市場和推廣。
據瞭解,不少在關稅戰開始前已付運、在關稅生效後才抵達美國的貨品,滯留在貸櫃碼頭,貨主拒絕取貨,廠商因此未取得貨款,出現資金週轉問題。
那麼,美國征加小額包裹關稅,對中國的經濟影響如何?
川普加稅剛發出信息,亞洲股市今天就暴跌,香港恆生指數下跌超過13%,這是自1997年以來最糟糕的一個交易日。銀行業界普遍估計,美國加征關稅及小額包裹關稅,會令中國對美國的直接和間接出口均大幅下降。美國花旗銀行預料,美國與中國脫勾可能性增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將被拖低約2.4個百分點,即中國今年5%的GDP增長目標可能要減半。
香港,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經濟部主管劉潔預期,中共將可能加強政策支持,例如繼續前置發債,以提高內需,抵消外需影響;她亦不排除中共今年稍後會進一步增加政府債券發行的可能性。另一個可能發生的是中共更可能會針對美國的服務貿易,甚至是美國國庫債券採取行動,例如拋售長期國庫債券。
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仍然缺乏溝通,真爽的川普與傲慢的習近平可能上演針鋒相對的報復循環。這是因為北京一直不確定川普2.0對中共國的政策,希望與美國新政府建立溝通管道的官員也一無所獲。在川普宣布課徵34%的對等關稅後,北京的對話希望宣告落空,幾乎完全處於被動,取而代之的則是失望和憤怒,他們發現耐心並沒有幫助。
總部設在北京的策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副總監康姆斯(Cory Combs)則估計,北京的經濟利益受到威脅,他們可能會繼續加大報復力度。他稱,中共雖然宣布對7類稀土物資實施出口管制,但美國對這些進口稀土的依賴相對有限,中共可能對在中國有業務的公司展開新的調查。中共官員7日也對媒體表示,他們準備降低借貸成本、降低對貸款機構的現金儲備要求。
不過,目前,中共對美方小額包裹徵稅還沒有官方公開回應,也沒有相應反擊措施。時政觀察人士分析指,大概率,中共商務部或外交部也應循「50%關稅」問題一樣,表示「強烈譴責」、「堅決反對」、「奉陪到底」,可能難以祭出實質有效手段,因為對中共來說,反擊的空間有限。專家分析認為,當中共發現自己是川普「關稅」的最大目標之一時,原來抱有的期望就破滅了,可能會禁止中國公司在美國進行投資,禁止他們協助川普振興美國製造業。不過,這招有沒有效果,還有待觀察。哎,怎麼辦呢?早知如此,何必奉陪到底?△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4/9/89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