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东北黑土变黄土(上) 中国饭碗能捧稳吗?
【人民报消息】4、5月,中国东北进入春播时节,农民在田间地头抓紧时序插秧播种,农忙脚步从早春的备耕期一路不停歇。“勤劳农民的春耕,把土地由黑转黄。”方俭3月中旬拍下一幕幕翻耕、焚烧秸秆画面,他从台湾到东北推动“小农种碳”专案,也看见土壤退化的警讯。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粮食是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最近在关税大战和地缘政治压力下,中国(中共国)积极升级粮食大计,3月初宣布扩大农业储备预算,并将2025年粮食产量目标提升至7亿吨,远高于2024年设定的6.5亿吨,同时计划到2030年达到7.45亿吨目标。3月底再发布新一轮农业发展蓝图,规划在2030年前建成9,000万公顷的高标准农田,大刀阔斧巩固粮食安全底线。 东北是中国举足轻重的大粮仓,占了全国耕地的五分之一,粮食产量高达全国的四分之一。土壤被视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当东北黑土逐渐变黄土,要达成增粮目标也格外吃力。 黑土变薄又变瘦 “土壤劣化是国际关注的议题,尤其东北是全球三大黑土区之一。”台湾大学农业化学系名誉教授陈尊贤说,2017年他受邀至哈尔滨农科院和哈尔滨土壤肥料研究所交流,参加土壤有机碳论坛,“当时就讨论到黑土肥力和有机碳明显下降,会后也现场考察万亩田试验区。” 摊开中国(中共国)科学院2021年发布的《东北黑土地白皮书》,近60年,东北黑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部分地区甚至下降了50%,而且局部地区黑土层厚度已由上世纪50年代的60至80厘米,下降到当前的20至40厘米,这一连串的数字意味著黑土变“薄”又变“瘦”,生产力也大打折扣。 表土是含有最多有机质且最肥沃的土壤层,陈尊贤指出,以表土30公分厚度来看,大概占一公尺剖面深度的总碳存量或土壤肥力的50%至60%,而表土50公分厚度的总碳存量或土壤肥力大概占75%,也就是说整个土壤层中最肥沃的就是表土30公分深。 “国际上评估黑土退化程度可以从土壤冲蚀速率、土壤碳含量或碳存量来检视,这3个指标因子在中国东北都明显减少。”陈尊贤说,他进一步分析黑土地白皮书的数据,“60年表土流失近40公分厚度,算下来大概每年表土层被带走88吨的土壤,在国际上来讲,这属于流失严重等级。” 陈尊贤参照中国(中共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国东北黑土》,书中提到东北黑土耕作层的有机碳含量约4%,土壤表土30公分厚度的碳储存总量大概是144吨,过去60年有机碳减少30%,这样算下来,每年每公顷大概损失0.72吨的碳,碳存量流失相当严重。 土壤的碳储存量不仅有助于缓解气候变迁,而且有利于确保粮食产能,早在2015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就提出“千分之四倡议”,透过每年增加0.4%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借此与人类活动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抵。“要达到千分之四目标,大概每年每公顷增加1至2吨有机碳就够了。”陈尊贤说明,“可是东北黑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下降了三分之一,大概每年每公顷减少0.72吨,所以在这个状态下,土壤碳存量不太可能增加。” 3年前,绿色消费者基金会董事长方俭一股脑儿投入“小农种碳”专案,积极回应“千分之四倡议”—把碳种回土壤,这也是全球第一个正式进入土壤有机碳减碳国际认证的专案,他以台湾为起点,逐步拓展至日本能登半岛的石川县、中国黑龙江省五常市。 从去年秋收到今年春耕时节,方俭风尘仆仆在东北黑土地上采样,展开基础线调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变化很大,就是高高低低的。”他在初步采样中窥见变异性,“在同一个区块里面,我们可能测到3%,也可能测到6%,它的不确定性很大。” 北大仓榨干黑土地 中国(中共国)科学院的专家团队直指,“不合理垦殖和耕作是导致黑土地退化的主因。”上世纪5、60年代以来,东北黑土地的开发利用按下加速键,由“北大荒”大跃进为“北大仓”,200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为1,910万公顷,2021年增至2,866万公顷,增幅超过50%。 然而,长期高强度的开发造成地力不断被削弱,相关研究显示,玉米产量随黑土厚度减小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每侵蚀1厘米表土层,玉米每公顷减产123.7公斤。 “我当时去看他们的试验田和实际操作,耕种的机械、设备都很大,像是大军般在北大仓大面积操作,而且几乎都全自动化。”陈尊贤提起东北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玉米产量降低代表土壤表土流失非常严重,因此做好水土保持管理是重要工作。” 此外,耕地的大幅开垦也会加剧侵蚀沟发展,2019年一篇刊登在《地理期刊》的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区的沟壑侵蚀状况日益严峻,而且以耕地的侵蚀裂度增长速度最快、侵蚀面积最大。陈尊贤提醒,坡地耕作也是黑土地的致命杀手,暴雨来的时候,坡地冲刷会更严重。 田地少了秸秆保护 秸秆离田也是当地普遍的现象,“我当时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作物残渣没办法回到田里面?他们跟我讲有两个理由,一个是玉米秆很粗很大,回到田里会影响到接下来的耕种。”陈尊贤印象深刻说,“还有一个原因,农民带走玉米秆、卖给做煤炭的,变成燃料使用,农民就有直接收益。” 陈尊贤表示,玉米果实和作物残渣重量是1:1,也就是每公顷采收10吨玉米产量,作物残渣也有10吨。这些作物残渣可以保护土壤,还具有肥料效益,一般来讲大概可以提供180公斤的氮肥、90公斤磷肥,还有至少5、60公斤钾肥,你带走以后,有机碳也走了,氮磷钾养分也都被带走。 他以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的黑土区为例,当初也发生土壤流失、产量降低问题,尤其大洪水过后土壤流失严重,后来农夫收成玉米同时把玉米秆切碎,回归到土壤,这样子的话可以作为很好的土壤保护,养分也可以回到土壤。 肥料能养肥黑土? “现代农业追求最大产量,不过,最大产量最后是不是得到最大的产值?你可能前面5年、10年产量非常好,但后来你要不断地靠重肥、重药去维持它。”方俭点出土地过度利用的恶性循环,“大量使用肥料会让土壤酸化,而且作物质量也会比原来糟糕,因为有机质越多的话,你种出来的作物、庄稼风味会越多。” 根据统计,1980至2021年,东北地区的化肥施用量由4.57百万吨增加到7.42百万吨,涨幅高达62%。然而,过量的化肥反而扼杀土壤,不仅加剧耕地退化,同时降低农民种粮的收益。 五常是中国最好大米的产地,高身价被封为“米中贵族”,方俭和农民打交道时听闻他们碰到的问题:“(五常大米)原来的稻花香好像没有以前那么香,口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人类的出路(九)天象佐证了方向 2024/11/20 (26,029次)
金正恩用“最真诚朋友” 打脸北京(图) 2024/8/6 (18,339次)
东北疫情凶猛 长春市民:每天看到往火葬场拉人(图/视频) 2023/12/28 (114,495次)
【时事金扫描】甘肃拒外界救灾 东北低温创纪录 2023/12/23 (106,429次)
哪管洪水滔天民生凋敝,习近平仍率高官赴北戴河度暑 2023/8/4 (41,278次)
 
震撼揭秘!一百六十岁高人肉身不坏?河南林泉寺的未解之谜!坐化、断龄、
震撼揭秘!一百六十岁高人肉身不坏?河南林泉寺的未解之谜!坐化、断龄、
2500万人的上海撑不下去了!上海50元一晚的青旅住满失业大学生!
2500万人的上海撑不下去了!上海50元一晚的青旅住满失业大学生!
藏字石惊爆新秘密?中国经济越加糟糕 【 #晓坤话时局 】| #人民报
藏字石惊爆新秘密?中国经济越加糟糕 【 #晓坤话时局 】| #人民报
中国经济有多惨!  年轻人绝望、哭泣,无工可打! 中年人在崩溃边缘!
中国经济有多惨! 年轻人绝望、哭泣,无工可打! 中年人在崩溃边缘!
中共出口转内销救不了经济?高盛预警CPI归零!
中共出口转内销救不了经济?高盛预警CPI归零!
太可惜了!中国大量影视城废弃,政府只顾政绩,投资人只想著赚快钱,
太可惜了!中国大量影视城废弃,政府只顾政绩,投资人只想著赚快钱,
 
【唐青看时事】中共若开战 首先空袭加州?(视频) 2025/5/19 (31,449次)
来生不做中国人!中国底层民众挣扎求生(视频) 2025/5/19 (18,694次)
蔡奇也不向习表忠了 权力也被削弱 2025/5/19 (26,190次)
2025年大学生失业:8000份简历换不来一份工作 2025/5/19 (21,461次)
蔡奇突发选边倒戈 反习卷起无极狂风 2025/5/19 (23,955次) 📝
天下奇谭(259)代写离婚书被削功名 劝人复和后官运亨通 2025/5/19 (19,317次)
传武警部队政委张红兵与军委政法委书记王仁华双双落马 2025/5/18 (19,709次)
影视业进入寒冬 好片政审不过 烂片扎堆(视频) 2025/5/18 (19,667次)
史无前例!中共在北京召开的一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025/5/18 (21,812次) 📝

中共绑架台湾以换取利益 民国应警惕中共五二零捣乱 2025/5/17 (18,858次)
中共新建三所军队院校透习近平实锤丧军权 2025/5/17 (22,404次)
年轻人躺平摆烂 不结婚不生娃(视频) 2025/5/17 (21,946次)
【唐青看时事】极限压力测试 川普关税打懵浙江(视频) 2025/5/17 (28,670次)
【唐青看时事】官场荒诞剧 假医生假自首(视频) 2025/5/17 (28,043次) 📝
上海撑不下去了 大崩溃降临!(视频) 2025/5/16 (23,433次)
壮王不壮 蓝天不在 四中全会前中共高层恶斗加速 2025/5/16 (24,292次) 📝
巴西总统夫人感谢彭丽媛言辞有变化 再证习地位大不如前 2025/5/16 (21,588次)
离“国家领导人一步之遥”的壮王被传与他亲属一起接受调查 2025/5/15 (22,021次)
川普“闯关”成功了吗?——让资料来说话 2025/5/15 (20,397次)
【唐青看时事】中美休战暗藏玄机 大风暴正酝酿(视频) 2025/5/15 (32,390次) 📝
年轻人绝望哭泣无工可打! 中年人在崩溃边缘!(视频) 2025/5/15 (19,737次)
美国怂了! 粉红狂欢 中国赢麻了? (视频) 2025/5/15 (18,157次)
中国影视城大量荒废 真相让人无语(视频) 2025/5/15 (29,226次)
关税战习近平举白旗唱凯歌 王小洪大败而归 2025/5/15 (22,406次)
天下奇谭(256)官吏下笔定案 常有鬼神在身旁 2025/5/15 (17,879次)
小说:大梁英雄传之王者归来(9)盛会3(图) 2025/5/15 (30,764次)
政法委书记开会带头醉生梦死 喝酒死成党官第二大非正常死 2025/5/14 (16,896次) 📝
美中谈判关键时刻 北京爆“五一〇”政变 2025/5/14 (10,917次) 📝
一下飞机就遭普京大肆羞辱 习近平脸都气歪了(多图) 2025/5/14 (12,339次)
军报一篇报导戳穿习看似风光的假象 2025/5/14 (21,317次)
贝森特的全球经贸新秩序前景 2025/5/13 (18,064次)
办护照越来越难 2025年出境限制更严!(视频) 2025/5/13 (19,315次)
红场背后的警讯 习访俄遭遇惊魂“斩首”(图) 2025/5/13 (13,698次)
天下奇谭(254)“淡墨状元”背后的一桩公案 2025/5/13 (19,145次) 📝
普习会谈互相防备各留了一手(图) 2025/5/12 (23,463次) 📝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