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報消息】在牛頓創立的力學,也就是經典力學中,時間和空間只是一種概念。既然只是一種概念而不是實物,也就無法改變它。因此,時間是均勻流動的,今天的一天和昨天的一天沒有什麼差別。空間也是均勻的,向左的一米與向前的一米完全相同。
但是,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時空是會改變的。
(一)狹義相對論的時空
1、當一個物體高速運動時,時間會變慢。
這不只是理論,還得到了實驗證實,我們只舉一個證實的例子:原子鐘飛行實驗(1971)
將銫原子鐘搭乘飛機東西向環球飛行,與地面主鐘比較。結果包含SR 的運動學時間膨脹與GR 的重力紅移兩部分;扣除GR項後,SR部分與理論一致。後續大量更高精度的原子鐘對比(衛星、噴氣式、甚至光學鐘)重覆驗證了SR的速度時間膨脹。
這個表達太專業了!那我們舉通俗的例子。如果用的一對孿生兄弟做實驗,A在地面上,B則坐上火箭,在太空中環繞地球高速飛行。五十年後,再回到地球。A已經非常蒼老,但B還是年輕時候的樣子。
2、當一個物體高速運動時,物體在運動的方向上會縮短,科學上稱為尺縮效應。
這個沒有直接的實驗證據,因為我們沒辦法去測量一個高速運動的物體。但是有很多間接證據,都與理論計算數值相吻合。所以已經被間接證實了。
那帶一把尺子到火箭上去量一下不就行了嗎?問題是,尺子是不是也會發生尺縮效應?也就是說,身在其中的物體,沒有辦法去測量另一物體是否會變大還是變小。
有人可能想到了:如果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宇宙變大,我們也會跟著變大;如果宇宙縮小,一切也會跟著縮小,包括尺子。那怎麼辦呢?
3、時間和空間不再是兩回事,而是統一在一起的,叫時空。
我們來思考一下,如果時空只是一種概念,而不是實物,它怎麼會隨著物體的速度而改變呢?它一定是物質存在的。但不會是物質粒子,很可能是能量子構成。既然是這樣,那能量分布可能是均勻的,也可能是不均勻的。如果時空不均勻,又會怎樣呢?

如果物質構成了一條平坦的公路,它就是均勻的;物質構成了高低不平的馬路,它就是不均勻的;物質構成了一個房子,它就是有結構的;物質築成了一連串的高大的山脈,山那邊就是另一個世界。
同樣的,如果時空這種能量均勻布滿了一個區域,就是均勻的時空;時空能量在另一區域中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地方稀疏,就是時空彎曲;能量築成了像山脈一樣的間隔,它那邊就是另一個不同的世界。
從山的南邊到北邊,如果走直線,路程肯定最近了,但是得把山挖出一個洞來,這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完成;繞著山腳下走,看起來路程遠,卻很便捷,可能當天就能到。說兩點之間直線最近,那是在一個均勻的時空中說的;而在時空極度不均勻的那個區域,往往曲線比直線更近。也許這就是「蟲洞」的原理。如果坐直升飛機離開地面,飛越高山,再到另一邊降落,這個人等於是從地面這個曲面突然消失,再從地面這個曲面憑空出現,他所走的,也許可以稱為「另外空間」。
(二)時空對光子有制約作用:光有極限速度

我們知道,電場可以使電子加速或減速,磁場可以吸引或排斥磁鐵,重力場可以使物體加速下落。但時空對光子的作用不一樣,它不是使光子加速或減速,而是限制光子的速度:30萬千米/秒。
如果這個時空中還有電磁場,就又不一樣。大家還記得我們前邊分析過光的折射,物質粒子只會使光子發生散射而不是折射,能使光發生折射的只會是能量子:電磁場。
不只是方向改變,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小也會改變,大約只有20萬千米/秒。注意,不是加速或減速,更不是偏轉,而是限制速度。看來,電磁場也如時空一樣,是限制光速的。
那麼如果電磁場分布不是均勻的,那光子在其中是不是會忽快忽慢?如果時空本身不均勻呢?是不是會影響「真空中的光速」?是不是也可能出現超光速(v>c)現象?
(三)另外空間
學過物理的人知道,物理學家盧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然後玻爾對他的學說進行了修正,提出了量子化假說,然後用經典力學和經典電磁學的方法推出了氫原子發光的規律,並與實際吻合的非常好。然而,他的理論卻只能解釋氫原子光譜,為什麼呢?

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理解。在那個原子的空間裡,其能量結構與我們人生活的物質空間是有很大差異的,核子數越多,差異越大。所以我們這個空間中的物理定律,在那裡根本就不管用。那是另外一個空間。所以牛頓運動定律、庫崙定律之類的,在那裡不適用。
我們人生活在哪個空間呢?在空氣分子的間隙中。即使出了大氣層,也是在星球的間隙中。即使進入水中去,也會把水排開,還是在水分子的間隙中。而光射入水中,不會把水排開,它會穿越到水分子中,進入氫原子和氧原子中(但進入不到原子核內部,那是更微觀的空間),在那個空間中穿行。也就是說,同時同地就存在著另外的空間,但我們進不去。
(四)百慕大三角
關於百慕大三角的案例非常多,而且是被證實的,只是無法解釋。我們只舉兩例來分析。
1981年,在百慕達三角,一艘名叫海風號的英國油船突然失蹤,船上的六個人都不見了蹤影。
時隔八年之後,這艘船又在百慕大遠海區奇跡般的出現了。
船上的六個人在被問到這八年他們到哪兒去了的時候,他們都說只是剛剛過去了一瞬間。調查人員反覆告訴他們已經過去了八年,最後他們才勉強接受了這個事實。問他們當時都做了什麼事,他們表示只感覺剛過了一會兒,似乎什麼都沒有乾。
1954年,一個駕駛員夏里羅根和他的朋友羅頓,兩個人駕駛熱氣球和其他五十個參賽者參加熱氣球越洋比賽。當時天氣晴朗視野清晰,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的熱氣球一下子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三十多年過去了,到了1990年,消失多年的熱氣球突然又在古巴和北美陸地的海面上出現了。當時古巴軍方在雷達上看到了這個熱氣球,以為是美國的秘密武器,曾經想派出飛機把它擊落,最後熱氣球被古巴飛機迫降在海面上。當年的兩名駕駛員怎麼也沒想到,這一去居然就去了三十六年。
這是怎麼回事呢?也有一些科學家給予了不同的解釋。我們這裡從一個新的角度解釋一下:
那個地方存在著另外一個時空,而那個時空和我們這個時空之間是有「門」的,偶爾這個門正好打開,有輪船或氣球飄進去了,門關上了,所以沒有求救的信號——那是另一個時空。同時,兩個時空的時間概念還不一樣,可能有的在那個時空中呆了十幾分鐘,門又開了,輪船或氣球又回到了我們的時空,而這邊已經過去幾十年了。
(五)古代神仙故事
在中國古代,一直有類似的傳說:
一個人到深山裡砍柴,不小心迷了路,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地方,看見有兩個老人在那裡下棋。他也會下棋,於是就在那裡觀看,越看越驚奇,那棋下的太好了。不知不覺天快黑了,老人指給他回去的路,他只好戀戀不捨的回去。下山時,發現上山時過的橋都已經爛了。回到家門口,發現房子也變了,房裡裡的主人也換了,還不認識他。
他說明了事情經過,那老主人說,我小的時候是聽我的爺爺講過這麼一件事,說他小的時候,他爺爺上山砍柴,就再沒有回來。
大家看一看這種古代的故事,與現代社會的是不是幾乎完全一樣?
如果把這兩種事情聯繫起來思考,我們能得到什麼結論?也許真的存在著另外的時空。
再看看關於飛碟的觀察記錄,它們一會兒出現,一會兒消失不見,是否是它們已經掌握了進入另外空間的技術?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