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送江澤民
 
【人民報消息】一個著名詩人,不一定詩寫得多麼好,只要他經常強行發表,就夠著名了。從這個角度講,稱爲著名詩人,也不算太過分。這位著名詩人彷彿對文學比對政治更有興趣,舉凡與人見面,嘴裏必然口吐詩篇,自然是風雅得不得了。他尤其喜歡詩歌創作。此次在古巴與唐朝大詩人李白合寫了一首七言古詩,贈與卡斯楚,再次一展著名詩人的才華,果然吟詩水平大有進步

江澤民雖喜歡吟詩,也比王X喜歡罵髒話好不了多少,有鑑與此,我願意贈送他幾首詩詞隨身攜帶,以備隨時改寫後四處亂送。

唐朝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登樂遊原》:"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江澤民今年早已過了理應退休的七十歲這一門檻,卻仍老驥伏櫪,一心想再爲黨工作幾年,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古人說得好:"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對自己的生理年齡,江澤民需要有深刻的認知,況且現在又是心臟病、黑死病、愛滋病、肝病的「四面病歌」時代,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還是那位唐朝詩人李商隱,另有一首七言律詩《隋宮》,也值得江澤民反覆詠歎:"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於今腐草無熒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江澤民總愛強調多少多少年不變,這可能是歷史知識太少的緣故,在李商隱的筆下,隋朝儘管一度強盛到"錦帆應是到天涯"的程度,但也逃不脫"終古垂楊有暮鴉"的命運。靠鎮壓與謊言維持統治,其結局只能是「地下逢後主,別問後庭花。」。

當年南社詩人柳亞子曾作詩一首名爲《孤憤》,以示對有人盡存妄想的憤慨。這首詩江澤民可以多多對照一下。詩中說:"孤憤真防絕地維,忍抬醒眼看羣屍?美新已見楊雄頌,勸進還傳阮籍詞。豈有蟾蜍(原爲: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骨正乘時。霄來忽作亡秦夢,北伐聲中起誓師。"

江澤民在與李白合寫的贈卡斯楚詩中以"傲骨青松定如山"表達自己的形象,真是老而彌辣。可惜時代更變,如果始終帶着花崗岩般的腦袋 "定如山",其結果只能是"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不知道自許體重九十公斤,言下之意誰也搬不動他的著名詩人江澤民意下如何?

改自王丹的《送江澤民》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4/24/1324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