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在中國和其它國家,都有人在空中漂浮的報導。例如一位美國記者對印度的一位高人的採訪,這位高人能起空飛行。 人體能起空意味者人體和地球之間的萬有引力變爲零。根據萬有引力定律,這表明此時人的質量爲零。雖然這似乎是異想天開,但這對於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來說實在太重要了。因爲NASA一直希望能進行恆星際的旅行,就是能飛到其它的太陽系去。然而,即使在沒有引力的外太空,還是需要將飛船加速到極高的速度,才能使這種星際旅行成爲可能,然而常規的火箭技術卻達不到這一點。 NASA在去年7月份的一項報告中指出:「採用現有的火箭技術,要想在合理的壽命時間內到達最近的恆星,所需要的燃料的質量可以和一個行星的質量相當。」但是如果能夠減小飛船的質量,那麼所需要的燃料推進力就會減少,因爲根據牛頓第二定律,要想達到同樣的加速度,所需要的燃料推進力和質量成正比,即質量越小,則所需要的推進力越小。 經過近兩年的等待,位於美國阿拉巴馬州(Alabama)杭茨維爾市(Huntsville)的NASA馬沙爾太空飛行中心(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即將迎來有希望挑戰萬有引力定律的儀器。雖然聽起來有點象天方夜譚,但是這個NASA項目的科研人員說,他們的努力是基於真正的科學,NASA已支付了600,000美元向位於俄亥俄州(Ohio)的超導器件公司(Superconductive Components, Inc.)定製這臺儀器。 NASA的這個實驗起源於1992年物理雜誌C(Physica C)上俄國物理學家Evgeny Podkletnov的一篇論文[1]。Podkletnov在論文中宣佈他發現了「引力屏蔽」效應。他把引力減小了0.05-0.3%。雖然聽起來不怎麼樣,但對於物理學界來說,卻象爆炸了一顆炸彈。因爲萬有引力定律是現代科學最神聖的原理之一,對它的任何違背都是對現代理論框架的威脅。如果Podkletnov的實驗被證實的話,那無疑會給它的發現者帶來諾貝爾獎金。 雖然儀器可能很複雜,但其基本的原理卻是很簡單的。它有一個直徑6英寸、厚度0.25英寸的超導圓盤。這個圓盤被降溫至攝氏零下233度,懸浮在一個磁場中。再施加一個電場使圓盤旋轉。Podkletnov說當轉速超過每分鐘5000轉時,置於盤上的物體就開始失去重量。Podkletnov在論文中對他的發現是這樣解釋的:「重量的部份減小可能與低溫下超導體晶體結構內存在的某種能量態有關。這種不同尋常的能量態可能改變了固體內電磁力、核力和引力間的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了引力屏蔽效應。」[1] 在Podkletnov之後,有一些物理學家重複了他的實驗,有的說成功,有的說失敗。還有一些物理學家從理論上論證了「引力屏蔽效應」的可行性[2][3],也有的認爲不行[4]。 雖然大多數物理學家對NASA的實驗不抱樂觀的態度,但NASA「突破推進物理項目」(Breakthrough Propulsion Physics Project)的負責人航空工程師麥克﹞米立斯(Marc G. Millis)說,「NASA將會保持一個開放的思想。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發現可能來自看起來最不可能的方向。」 [後記] NASA的實驗是想驗證當一個物體處於特定條件下(高速旋轉,磁場,電場的作用)其重量可能會變輕,從而向「神聖的」萬有引力定律提出挑戰。然而在修煉界,人們早就知道,修煉人通過修煉使自己的身體發生變化後就可以起空。在中國修道的古書中,有著「白日飛昇」之說,就是大白天人飛起來了。其實,很多煉功人都有過這種經歷,當煉功煉到大周天通了時,身體就有起空的感覺。就可以飄起來,只是一般人不知道而已。 參考文獻 [1] "A possibility of gravitational force shielding by bulkYBa2Cu3O7-x superconductor", Podkletnov, E.; Nieminen, R., Physica C, vol.203, P.441-4 (1992) [2]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a reported weak-gravitational-shielding effect", Modanese, G., urophysics Letters, vol. 35, P.413-18 (1996) [3] "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of the gravitational shielding: Podkletnov's effect", Buzea, C. G.; Agop, M., Physica C, vol.341-348, P.307-8 (2000) [4] "Does a superconductor shield gravity?", Unnikrishnan, C. S., Physica C, vol.266, P.133-7 (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