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在饭桌上遇到一位熟人,他得知我刚刚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立刻说:“骂!一定要找个人来骂你,这是最管用的一招。”他随即举了个例子,他供职的杂志社,由于登了篇什么狗屁文章,被人在媒体上骂了,结果当年杂志销量明显上涨。临走的时候,他好心而热情洋溢地坚持告诫我,现在一般的宣传都没用了,如果想书卖得好,非得找个人来骂自己一顿不行。

  我知道这是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人人都在想方设法吸引眼球;我也知道“越骂越红”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事实,也知道有人是专门靠骂人来博取出名的;可是我真不知道如今为了出名已经进入“就怕你不骂”乃至要“找骂”的阶段了!

  真是变态啊。几百年前莎翁奋笔写下讨伐金钱的檄文,怒斥金钱可以使白变成黑,使好人变成魔鬼,使纯洁的少女变成淫荡的娼妇;而照眼面前的情形看,“名声”的魔力,又甚于金钱啊,人们追逐名声的疯狂,决不逊色于追逐金钱。

  其实这两者也真是互通有无的。我在出版这本小说的过程中,很是受了一点刺激,对名声与金钱之间的置换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出版商明确告诉你,你的小说写得很好,他非常满意,但你是新手,没有名气,所以他要把价压得很低。同一套丛书,根据作者名声大小,版税率从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几不等,最低起印数从几千册到10万册不等。

  朋友劝诫我,商业社会就是这样的啊,你不要想着,你的小说好,就该有个合理的价格;价格与小说的质量没有关系,出版社掂量的是每个作者的名字值多少钱……

  是啊,掂量。在与出版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清晰地感觉到了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掂量”的姿态。于是我多少感到自惭形秽,谁让你是无名之辈呢?谁让你在他们的天平上没有重量呢?

  心里觉得郁闷,晚上在床头翻书,鬼使神差,居然一下翻到艾米莉狄金森的一首诗《我是无名之辈》:

  我是无名之辈。你呢?

  你无名之辈也是?

  那咱俩就成了一对!

  别出声!会把我们赶走懂吗。

  多么无聊当个达官显士!

  到处招摇如同蛤蟆

  宣扬自己的大名在整个六月

  向仰慕他们的泥塘!

  我不禁大笑起来,几个月来的不平心绪刹那间荡了开去。是啊,我是无名之辈,怎么样呢?我没有“卖点”,不会作秀,更不想去“找骂”。我就安安心心当无名之辈好了,坚持自己诚实的表达。关键是:绝对没什么好自惭形秽的!

  这时,我才明白为什么江泽民出国一定要突然做出戏子的举动,原来他怕自己的知名度还不够,所以必须要到处招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