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南京湯山特大投毒案告破"之疑
 
作者:樊百華(江蘇)
 
【人民報消息】《南京湯山特大投毒案告破》"宣傳稿"題目的中心詞是"告破",但大部分是說"領導高度重視"、"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憑良心說,搶救工作中各級領導、各方面力量付出了巨大勞動與心血。關於"告破","宣傳稿"說到:"……經過公安機關78小時的連續奮戰,案件已成功告破,犯罪嫌疑人陳正平被抓獲,經審訊,供認了投毒犯罪的全過程。"

"在公安部工作組的指導下,經過全面排查線索,確定了偵破工作重點,15日,公安機關在鄭州將作案潛逃的犯罪嫌疑人陳正平抓獲,於16日將其押回南京。陳正平因生意競爭,對'正武麵食店'業主心懷恨意,投毒作案。在審訊中,陳正平對投毒犯罪的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案件仍在審理之中。"

這裏說的"15日"準確說是"9月15日凌晨5時"(陳正平在鄭州歸案時刻),而9月15日凌晨2時40分1659次列車乘警長崔萬鴻即接到配合抓捕的緊急通知。按照9月15日晚中央電視臺的報道,公安部領導到達南京之前,"全面排查線索,確定偵破重點"的工作已經完成。這無關緊要。但既然"仍在審理之中",那能不能說"案件已成功告破"?也不論。看9月19日《南方週末》的相關報道我另有以下疑問:

關於犯罪動機

"宣傳稿"稱:"因生意競爭,對'正武麵食店'業主心懷恨意"。而《南方週末》的報道:"陳正平的大餅鋪生意在周圍生意人眼中看來並不差,而且賣的是大餅與煎餃,與陳宗武(燒餅店老闆)生意並不衝突。""記者了解到陳宗武與陳正平並非外界傳說的親戚關係,而是比較好的朋友。而陳正平開大餅店的門面還是陳宗武租下後再轉租給陳正平的,據門面房房東說:早些年,陳正平在湯山也做過七八年生意,後來離開了一段時間。陳正平欠了陳宗武二三千元錢,陳宗武爲了讓陳正平有資本還錢,才將門面再轉租給陳正平,那是2000年3月的事情。鄰居與房東都未曾聽說過陳宗武與陳正平有什麼矛盾或爭吵。"如果《南方週末》的報道屬實,至少"宣傳稿"所說陳正平的犯罪動機難以成立。

關於"排查"過程

實際上,從南京地方公安專案人員出現在現場,到確定重點疑犯並不僅通知到河南,總共或者說最多不過15個小時左右。一般來說,陳正平在湯山也做過七八年生意並未見報道說有前科的陳正平,如果沒有深入細緻的走訪、排查,是不太可能被公安部門懷疑到的。因爲--"9月18日記者再次來到湯山尋訪":"陳正平身材肥胖,在鄰居眼中是個很平常的生意人,起早摸黑幹活,並沒有短斤少兩行爲,也不見其他劣跡。房東與鄰居都說他是個從不拖欠房租與水電費的人。不少人得知陳正平是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吃了一驚。"那麼,經過深入細緻的排查後再也不可能回到保密狀態,鄰里、熟人、房東們至少已經知道陳正平可能已被定爲懷疑對象之一,但這顯然又與"不少人得知陳正平是犯罪嫌疑人的時候吃了一驚"相沖突--就是說,"得知"者都在深入細緻的排查過程之外,沒有發生關係,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費解!陳正平的生意鄰居許夕雲稱:"沒想到是他,難道是變態?"記得石家莊爆炸案罪犯靳如超一開始是被媒體報道成"精神不正常"的,這一次幸虧媒體沒有爆炒"難道是變態?"

並非廢話的閒話?

"出事"之前"沒有任何異常"這一點很重要。

陳宗武的燒餅店晚上當然有生意,而晚上的燒餅沒有出事;晚上的生意做完後,一般會將第二天的面和好發幾個小時,這一段忙活的時間陳正平不可能去大餅店投放大量毒藥,因爲"陳正平的店與陳宗武的店"並不挨在一起,"陳正平的店臨大街,陳宗武的在巷子內"。這樣,既然陳宗武店後院主要是房東使用的水井並沒有被施放毒藥,陳宗武主要使用的自來水管道內也沒有被施放毒藥,那陳正平便只能是將毒藥最容易地放到了和好的麵缸內。看記者的報道:"有鄰居反映陳宗武的燒餅雖然好吃,但大面缸卻放在石棉瓦下,沒有門,外人都可以接觸到,太不衛生了,而投毒事件的前一天,鎮裏還組織了一次衛生大檢查,陳宗武得到了衛生證。"如果是空麵缸過夜,那就不存在"太不衛生"的問題。

陳正平的住宿房東回憶:"投毒事件前一天晚上(9月13日),陳正平並沒有什麼異常,和小夥計回來後10點多鐘就沖澡上床了。"對於頭天凌晨3至4點鐘必須起床的買餅人,已經勞累了近20個小時的陳正平一個人去均勻和入大量毒藥,用時不會低於一小時,而往返湯山到南京買火車票,至少需要兩個小時,趕回湯山以後還得裝模作樣睡一覺,顯然不可能,顯然買火車票是在作案之後。那麼,假裝平靜的陳正平實際上會很著急離開湯山鎮。"9月14日,投毒事件發生那天,直到上午10點,仍有人看到陳正平在街上觀望。在公安清查了周圍店鋪後,陳正平走到門面房房東那兒,平靜地說:'聽說陳宗武燒餅有毒,公安收了大餅攤,這幾天也做不成生意,我回家去了,你給我個電話,水電費過幾天給你。'"從觀望、與門面方房東說話到離開,應當還有一段時間。而至少在離開之前,公安部門都沒有將他確定爲重點嫌疑人。一旦確定了,毫無疑問首先會找到兩個房東與小夥計。最後一刻見到門面房房東,沒有說到不是空手,那就要回租住房取東西,或者空手直接走掉,但不管怎樣,小夥計都是重要的證人。兩個房東都被報道了,獨獨小夥計沒有露面,而"宣傳稿"中的歸案人並沒有說成"陳正平等嫌犯",小夥子還是自由人,爲什麼就沒有接受採訪的機會?

是的,案件"仍在審理之中",結案應當不會很快,因爲,連究竟什麼毒藥到現在還未見確定報道呢!如果陳正平請到好律師,如果真正公開透明地審判,說不定很複雜的。……

原載議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9/25/23142.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1. 看了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江澤民最怕的!(多圖) (51,324次)

2. 江澤民,你不能連老婆都害啊!(多圖) (48,747次)

圖片大展!江澤民的漢奸賣國賊嘴臉 (圖文並茂)
3. 圖片大展!江澤民的漢奸賣國賊嘴臉 (圖文並茂) (41,478次)

歷史將做出審判(8) ── 爲老情人而喪權辱國的淫蕩間諜江澤民(多圖)
4. 歷史將做出審判(8) ── 爲老情人而喪權辱國的淫蕩間諜江澤民(多圖) (41,220次)

5. 老江,不知請宋祖英轉交的照片您收到沒有?(多圖) (35,266次)

6. 從高楓的死亡照看江澤民十六大的宣傳照(圖) (33,688次)

一張讓江澤民說不出道不出的照片(圖)
7. 一張讓江澤民說不出道不出的照片(圖) (33,512次)

8. 鄧力羣等拒絕列席十六大!「三個代表」敢入黨章老左集體退黨(多圖) (33,415次)

9. 江主席這事兒宋祖英可不能撒手不管!(多圖) (33,362次)

三陪女血淚篇──痛悼同胞劉春玲女士 (多圖)
10. 三陪女血淚篇──痛悼同胞劉春玲女士 (多圖) (32,593次)

11. 餓着看!關於江主席將去美國吃烤肉的祕聞(多圖) (32,222次)

12. 火箭連着發不歇氣!江澤民的姨外甥將任上海市委副書記(圖) (31,186次)

讓您驚歎!中南海別墅祕聞 (多圖)
13. 讓您驚歎!中南海別墅祕聞 (多圖) (30,892次)

14. 江政府怎麼敢在衆目睽睽之下出這個快訊騙人?(圖) (30,643次)

15. 小笑話:江澤民小孫子的預言(圖) (30,142次)

命運握在外國手中!朱熔基臨卸任渾身打顫說實話(多圖)
16. 命運握在外國手中!朱熔基臨卸任渾身打顫說實話(多圖) (28,705次)

17. 九號爆出驚人消息 (28,678次)

18. 曾慶紅樂了!中央《新聞簡報》上有羅幹「工作不力」的證據(圖) (28,603次)

19. 江澤民沒想到!對Google強硬封殺暴露了最高機密 (28,545次)

20. 對江留任立場不穩!李嵐清桃色新聞滿天飛(多圖) (28,491次)

21. 哪個是人類的標準 (28,405次)

22. 小笑話:江綿恆太太的先決條件 (26,753次)

23. 一個讓江澤民跺腳捶胸但又無可奈何的消息(多圖) (26,290次)

24. 胡人馬空降上海任組織部長 江驚駭急命黃菊留任監控(多圖) (26,206次)

25. 小笑話:江澤民給張愛萍打電話 (26,050次)

26. 撼人心肺的圖片展:中秋北京最亮麗 南京河南月可圓? (26,000次)

27. 反江口號驚現天津電視頻道 (25,975次)

28. 一條支持胡的標語摘下空軍司令的烏紗帽(圖) (25,348次)

29. 警鐘嗚烏龜縮頭 江澤民麻煩纏身 (25,337次)

30. 看完這幾張照片您可能就得犯胃病(多圖) (25,019次)

大陸流傳軍營政治笑話 (圖)
31. 大陸流傳軍營政治笑話 (圖) (24,533次)

一皮僅存的獨裁者江澤民(多圖)
32. 一皮僅存的獨裁者江澤民(多圖) (23,617次)

33. 「我的太陽」發怒了!菲律賓要把中國駐菲大使驅逐出境(圖) (23,267次)

34. 在線觀看:鑫諾衛星插播節目原來是「江澤民賣國」 (22,582次)

35. 江澤民的姨外甥吳志明語出驚人 (22,350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