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江澤民大權在握之時,在上海自稱「江澤民智囊」者大不乏人。時下的上海,智囊已不吃香了,自稱「億萬富豪」者比比皆是。從自稱「智囊」到自稱「億萬富豪」,實可窺見上海人的觀念變遷:「名聲」好聽不如手中有錢來得實在! 有幾年沒去上海了,在中外傳媒中,每天都可看到介紹上海日新月異變化的報道,我抱著好奇心,決定前往上海實地考察幾天。 甫下浦東機場,沿途所見的高樓大廈確實令人目眩,襯托出上海繁榮都市的景觀。這次因是私人考察,我沒有住酒店,而是找朋友介紹到平民生活區去住,以便真實地了解上海。 友人介紹我住在繁華熱鬧的淮海中路公寓。在這片鬧市之中,使我了解到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來不變的上海,以及不變的上海小市民生活。 最使我感到不方便的,是銀行也沒有多設幾家,不像廣東的沿海城市,百步之內多有銀行,而且可能不止一家。令人不敢相信這就是傳媒大肆報道與國際接軌的中國第一大都會。 上海小市民的日常生活,最典型的可從早餐排隊買大飽、油條這點體現出來。這種幾十年不變的生活習慣,在廣東沿海城市可以說幾乎絕跡了。這一方面可說明上海市民生活簡樸,幾十年不變。但據我這位外來人的觀察,上海在繁華的表象(主要集中在浦東新開發區)背後,小市民的日常生活還很艱苦,衣食住行基本上還是傳統的,與廣東沿海城市相比還有不少差距,只不過上海人較愛面子和善於掩飾罷了。不過,上海卻有不少大富豪,像周正毅那一類。 話說周正毅,雖然在生意場上栽了跟斗,但從上海市民的言談中不難發現,周的「集資致富」成功模式已成爲上海生意人效法的對象。記得九十年代中期到上海,正值江澤民主席大權在握,在上海自稱「江澤民智囊」者,或自稱與江的某位智囊相熟有特殊關係者,大不乏人。到了九十年代後期,由於兩岸關係吃重,臺商大量來滬投資置業,上海人則改口自稱「汪道涵智囊」了。江主席主政十三年,上海出產的「智囊」究竟有多少,恐怕只有天曉得。不過,時下的上海,智囊已不吃香了,自稱「億萬富豪」者比比皆是。正所謂「處處皆聞億億聲」是也。 筆者曾偕一臺灣友人(書商)洽談生意業務,洽談的對象無一不是過億身家者。事後臺灣友人抱怨上海生意人不誠實,至少缺乏誠意,以及對數字概念完全不清楚(指「吹水」過了頭)。 從自稱「智囊」到自稱「億萬富豪」,實可窺見上海人的觀念變遷:「名聲」好聽不如手中有錢來得實在!這也是近期上海生意人不自稱「智囊」,轉而效法周正毅的原因。 上海,繁華表象的背後,實在有太多動人的故事可述,只可惜限於自己停留時間不長,不能再作更多的實地考察… (2003年12月動向雜誌)〔原題:上海:繁榮的背後一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