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前幾天,一位畫商來到我紐約曼哈頓的古玩店,談到他最近參加了一場在北京舉行的當代中國畫拍賣會,拍賣場內人潮洶湧,舉牌者此起彼落,爭奪異常激烈,一些標價十餘萬的作品飛速拍到幾百萬、上千萬,讓你目瞪口呆,心驚肉跳,不知是哪路財神大駕光臨。 事後從內部了解到原來這一切都是假的,拍賣師舉錘是假的,跟着起鬨不斷往上加價的買家也是假的,賣方所僱哄擡價格者竟達60多人,而且臺上臺下的配合默契,看似滴水不漏,「天價」成了「天假」。其實,當今中國大陸藝術品拍賣,不少成交價格存在很大程度的失真。2006年7月,傅抱石的《雨花臺頌》在北京拍出4620萬元人民幣,據大陸媒體報導,所謂的買家爲深圳某鑽石公司的總經理。後經有心人在工商部門查證,深圳並沒有此公司,而與此畫來源有關的新疆卻有與該公司名稱相同的公司。該畫拍賣的真實性值得懷疑。 在海外,拍賣公司對於高價拍賣品的買家往往都是守口如瓶,賣家多是相當低調,不願現身。而在中國大陸,有的拍賣會剛一結束,賣家就已現身在媒體上,並且是侃侃而談,好像在證實拍賣的真實性。 再瀏覽一下「2006年度中國書畫拍品總成交前100排名榜」,從表面就不難發現至少有1/3存在着「假拍」的問題,特別是當代書畫尤爲突出。去年8月,上海一家拍賣公司以132萬元人民幣拍出了一件一位在當代並無影響力的畫師作品,尺寸只有60釐米長,70釐米寬。於是很快在「當代中國書畫價格指數排行榜」上,該畫師的名字便位居第三,每平方尺高達34.9萬元人民幣,並排在幾位公認的名家之上。這樣的排名合理嗎?這樣的成交價格其真實性到底有多少?實在引人深思。 衆所周知,拍賣這種藝術品交易形式源自於西方,對於中國大陸來說不過只有短短的十幾年歷史。由於拍賣這種形式交易公開,機會均等,故而對於價格有着較大彈性的藝術品來說有着非常大的買賣優勢。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拍賣這種交易形式,由於買賣雙方不直接發生關係,便於幕後操作,而且拍賣現場的氛圍往往會影響到競買人的意願,使之作出情緒化的判斷和非理性的決定,中國大陸的拍賣法規又不健全,很容易被投機者鑽空子。因此,「假拍」在中國大陸應運而生。 「假拍」不存在真的買賣,只要賣家和拍賣行談好交易條件即可,通常是賣家付給拍賣行少於正常買賣的佣金,通過公開拍賣的形式,藉以製造虛假成交價格,買家無需真的付清貨款,以達到抬高價位的目的。 其實,藝術品價位的高低,本在於其藝術水平的高下,藝術家本人的歷史地位與道德修爲,和市場的需求。人爲炒作,弄虛作假只能適得其反。「假拍」這種欺騙行爲,不但極大地損害了拍賣公司的誠信,敗壞了畫家本人的聲譽,而且更嚴重地挫傷了廣大藝術品收藏投資者的信心。 真誠待客,買賣公平,以良好的經營信譽,贏得天下客的是自己。自作聰明,自欺欺人,自毀信譽而失去天下客的也是自己。目前大陸許多上拍的藝術品大量流拍,不就是一個重要的信號嗎? (戴東尼是古玩書畫鑑定收藏家、藝術投資顧問)
******************全世界中國舞舞蹈大賽詳介
誰有幸參加這個舞蹈大賽,誰有大福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