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優秀獎的林雨潔在「明日之星音樂會」彈奏了蕭 邦奏鳴曲第52號。(攝影:戴兵/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11月2日(週日)下午5點紐約曼哈頓的市政府廳音樂廳中古典音樂的音符如高山流水般飛瀉,迴旋在知音們敞開的心扉,巴赫的神聖內斂、莫札特的純真靈巧、貝多芬的激昂振奮、蕭邦的瀟灑浪漫,令人或凝思,或歡愉,時而沸騰,時而神往,觸人心絃處,很多觀衆潸然淚下。 大紀元記者徐竹思11月4日紐約報導,十五位入圍新唐人「首屆世界華人鋼琴大賽」決賽的選手在「明日之星音樂會」上,各展其能詮釋四位古典音樂大師的精品,那亦是評委認爲他們彈奏的最精彩作品,中英文男女主持人並穿插介紹這些大師的生平與作品特點,全場觀衆們飽享一席豐富的精神盛宴。 在談到大賽指定曲目地選擇與意圖時,評委主席馬常子曾表示:「人們從這些很美的旋律裏面能夠體驗到深刻的人生,以及生活的態度,怎樣對待生活中的困境。還有對萬事萬物一種包容和慈悲,還有對神的敬仰與讚美。這些會對人類起到很大的積極作用。」 湊巧的是,本次鋼琴大賽的金獎得主林易、銀獎得主與兩位銅獎獲得者陳暐和馬瑋雯演奏的分別是蕭邦、貝多芬、巴赫和莫札特的作品。
獲得了本次大賽的銅獎的陳暐在「明日之星音樂會」 演奏巴赫的前奏曲與賦格第857號。(攝影:戴兵/大紀元) 聖潔與純真的洗禮 音樂會由李爾仁的巴赫前奏曲與賦格第853號拉開序幕,萊曼曾評論這一降E小調前奏曲爲「悠長的旋律訴說高貴而又偉大的情感,有時以愛的眼睛凝視我們,有時卻被超越人間的痛苦襲擊而嘆息着」。陳暐與那皓涵演奏的均爲背景略帶沉鬱的857號。李爾仁及那皓涵均獲得本次大賽的優秀獎,陳暐獲銅獎。 巴赫被尊爲音樂之父,他一生都在譜寫歌頌神的音樂,他在音樂形式中注入了崇高的思想與獨特的巧思,而將複音手法推展到了極致。其作品中包含的哲理性與對神的敬仰令聽者也不由爲之肅然起敬。
獲得了本次大賽的銅獎的馬瑋雯在「明日之星音樂 會」演奏莫札特奏鳴曲K311。(攝影:戴兵/大紀元) 接着,莫扎特奏鳴曲立即將現場氣氛轉爲活潑靈巧,莫札特奏鳴曲K284、K311、K330、K576分別在遊大維、馬瑋雯、林恩浩、陳佑慈的手指下顯現出多彩多姿的生命力。馬瑋雯獲得了本次大賽的銅獎。 主持人感嘆道,「神童」莫札特的音樂帶着一種難以磨滅的真誠與喜悅,讓聽者的心靈都得到淨化,迴歸那種純真、純善的境界。著名的莫札特音樂學者愛因斯坦曾說,「莫札特的音樂,只有兒童和年長的鋼琴家彈奏得好。」這些奏鳴曲,雖然難度不高,但是在鋼琴界,卻只有技巧精湛、音樂性圓融的鋼琴家才會在獨奏會上彈奏。
逆境中的不屈與感悟
一生坎坷的貝多芬26歲時開始耳聾,但他擁有一顆純淨的心,他給音樂家的定義是,需要傾聽神的聲音,並能作曲讚美神。在極度貧窮和全聾的情形下,貝多芬還寫出了《歡樂頌》這樣不朽的樂章。
金獎獲得者林易在「明日之星音樂會」演奏蕭邦奏 鳴曲第58號。(攝影:戴兵/大紀元) 晚會最後蕭邦詩情畫意的華美樂章,王晶晶彈奏第一號敘事曲;獲優秀獎的林雨潔彈奏了奏鳴曲第52號;而最終亦是最激動人心的時刻是由本次大賽的冠軍林易帶來:奏鳴曲第58號-蕭邦的臨終前的作品,這首包含着「詩人音樂家」整個人生與情感的很難表現的作品,被林易詮釋得優美動人又迸發着個性,令人難忘。 經典含無限智慧 令人沉醉 在紐約從事保險業的Whitney Kong女士熱愛古典音樂,她對決賽選手的演奏推崇備至,「他們每一個人都很優秀,即便是同樣的曲子,我可以聽到不同的詮釋,每個演奏者的颱風、演奏習慣等都不同,令人百聽百看不厭,隨着音樂,似乎感到一會兒是風平浪靜,一會兒又是驚濤駭浪,非常動人。」
紐約從事保險業的Whitney Kong女士形容決賽選手 的演奏「非常動人」 (攝影:明國/大紀元) 她說,古典音樂會使人深深受益,每當她聽這些經典樂曲時,「精神壓力解除了,什麼都忘掉了。這個大賽對於華人來說,是很好的了解古典音樂和歷史的機會。」
陪同孩子從北卡來參賽的帖建科也認爲新唐人舉辦 的這次華人鋼琴大賽意義很大。(攝影:文忠/大紀元) 陪同孩子從北卡來參賽的帖建科也認爲新唐人舉辦的這次華人鋼琴大賽意義很大,「給愛好古典音樂的華人提供一個交流和提高的平臺。孩子沒有進入複賽,我們本來想離開,後來決定留下聽完後兩天其他選手的演出,這使他看了自己進一步深造的努力方向。」 帖建科說,「學習古典音樂對孩子非常有好處,讓孩子遠離現代一些如電子遊戲之類的東西,學習和寫作業也更能靜下心來。」 評委馬常子表示,此次選的四位偉大作曲家的經典作品,後人無人能超越,這些作品可以久盛不衰,幾百年來,學琴的人都一直在挖掘其中的深刻內涵,欣賞者與演奏者都是從中受益很大,因爲古典音樂確實對人生、對社會、對生活起到積極的作用。音樂一定要對社會起到正面作用、能夠提升精神境界引導人向善,古典音樂就是這樣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