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近代音樂之父巴哈(圖)
 
2008年7月25日發表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748年的畫像。

【人民報消息】新唐人小提琴大賽將於7月25日-27日在紐約市舉行。大賽分初賽、複賽和決賽三個階段。各階段規定曲目分別選自莫扎特、貝多芬、巴哈、帕格尼尼和維尼爾夫斯基的作品。

爲了共襄這一樂壇盛事,幫助讀者了解和欣賞上述著名音樂家的作品,大紀元記者就小提琴大賽的意義、莫扎特、貝多芬、巴哈等作曲家生平、音樂作品、演奏者素質及如何詮釋音樂作品、聽衆或觀衆如何來欣賞作品演奏等採訪了一位具有幾十年豐富的演奏和教學經驗的小提琴老師俞英先生。本報將用系列文章刊登採訪內容,以饗讀者。

巴哈生平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德語:Johann Sebastian Bach,也譯作巴赫)是巴洛克時期的德國作曲家、傑出的管風琴、小提琴、大鍵琴演奏家。巴哈1685年出生於德國中部圖林根小城艾森納赫的一個音樂世家,在有生之年是一位著名的宮廷樂長。巴哈卒於1750年,終年65歲。

音樂作品

巴赫的作品浩如煙海,一生中創作了上千部作品,留下的就有500多部,涉及當時所有的音樂體裁,其中以聲樂作品最多。作有三百來首宗教大合唱、二十來首世俗大合唱、三部受難曲(取材於《聖經》福音書中關於耶穌受難的記述的聲樂曲。)以及清唱劇(內容賦予戲劇性和史詩性的大型聲樂套曲)、彌撒曲(這是一種天主教裏所用的復調風格的聲樂會曲,其中以《b小調彌撒曲》最著名)、衆讚歌(一種教會衆人合唱的讚美詩,爲混聲四部合唱曲。十六世紀以後,被改編爲器樂曲或清唱劇)等。器樂作品有管風琴音樂、古鋼琴音樂、六部《勃蘭登堡協奏曲》、四部管絃樂組曲,以及爲一架或數架鋼琴而作的鋼琴協奏曲、由樂隊伴奏的小提琴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長笛奏鳴曲等。

巴哈音樂特點

俞英先生介紹說,巴赫是屬於巴洛克時期的代表音樂家。他的音樂特點是嚴謹,同時多聲部。那麼通過多聲部,可以說是他把音樂發展到了一個完美的境界。也就是說,同時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旋律在演奏。尤其對小提琴來說,在這之前都是單旋律的樂曲。巴赫賦予小提琴演奏多聲部的音樂,這個就極大的提高了小提琴演奏家用弓技巧。

俞英先生接着說:「我想舉一個例子,比方說參賽的G小調奏鳴曲。那麼在第一樂章裏面我們可以聽到旋律音和一些伴奏的音。那麼怎麼樣把旋律音能夠清楚的交給觀衆,就要看你的弓子是不是很恰當的把壓力放在演奏旋律的這個弦上。旋律是這樣的(演奏)。那麼它的原譜是這樣寫的。(演奏)所以這些和聲都要服務於這個旋律。另外,我想它的舞蹈性質在他的組曲裏面,就是他的奏鳴曲裏有些組曲,應該體現出來。像他的西西里安舞、撒拉班得這些慢步的舞。另外還有快步的,那就要拉的非常的迅速。總的來說,巴赫的音樂就是嚴謹,多聲部。對演奏者的要求就是小提琴的弓子控制的非常的好。所以很多音樂家就把巴赫的音樂作爲音樂的聖經,需要天天來練習。」

俞英先生繼續說:「他的很多作品跟宗教都有緊密的聯繫。像他的《彌賽亞》,還有他的清唱劇和神劇。但是,他也有很多音樂脫離了宗教,變爲世俗音樂。就像我剛才講的這些西西里安舞曲、撒拉班得舞曲、魯爾、加伏特。他寫了很多加伏特,孩子們演奏的很多。這都是非常歡快的舞蹈音樂。」

他又補充道:「他的世俗音樂就沒有那麼多的多聲部的色彩。而他的宗教音樂就有很多賦格,很多對位呀等,嚴謹的對位,體現了宗教音樂的特點。」

將於7月25日至27日在紐約Town Hall Foundation舉行的新唐人電視臺主辦的「全世界華人小提琴大賽」是其08年九大賽事的第一項,其後將於8月-11月間陸續推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全世界華人舞蹈大賽」、「全世界華人攝影作品大賽」等。


***************************************************************

新唐人2008年全世界系列大賽公告


 
分享:
 
人氣:15,52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