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一张图片的小小角落引出个恐怖新闻(多图)
 
青晴

我们现在要述说的就是参与阅兵人员左胸前佩戴的那个小小的、
不引人注意的红牌牌。

【人民报消息】这个小小的红牌牌佩戴在参与阅兵人员的左胸前,因为太小,几乎没有人注意,那只不过是进入阅兵村的参与阅兵人员的临时“身份证”,而且过了2009年10月1日,就成了垃圾。

若不是《揭秘阅兵村管理号牌:阅兵“身份证”外层镀24K真金》的采访报导注明了出处,来源《法制晚报》,真会让爱国者们以为是“海外反华势力”的造谣抹黑呢。

据《法制晚报》9月27日报道,阅兵村里管理严格,每个进入阅兵村的参与阅兵人员胸前都会佩戴着一个“身份证”:管理号牌。这些号牌每人一号,没有任何重复号。

日前,温州某徽章厂的董事长、被称为“中国徽章大王”的陈加枢向法制晚报记者揭秘了1.7万余个供国庆阅兵所用的管理号牌的出炉过程,足以骇人听闻。

据介绍,这些号牌都是由纯度最高的铜四次制作之后,外边镀上一层24K真金,而最表层上的红漆则是来自香港的耐磨漆。中共辉煌了60年,坦克车动不动就在瓮安、乌鲁木齐等地碾的嘎儿嘎儿响,但动真格的,制作个临时用的小牌牌,还得靠回归没几年的香港。

临时“身份证”质量要求登峰造极

温州某徽章厂董事长陈加枢透露说,此次阅兵的管理号牌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装备研究所设计。

2009年4月,陈加枢接到国庆阅兵联合指挥部指派的任务,要求生产1.7万余个管理号牌,是专为进入阅兵村的参与阅兵人员制作的临时“身份证”。

临时“身份证”应该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没想到,质量要求登峰造极,结果经过了无数次的折腾,终于创了世界记录,既超了英又赶过美。

陈加枢说:“我们接到任务时,安排任务的首长就告诉我,这些号牌不但要质量高,而且要精致,不能有半点粗糙。”刚听到这话时,陈加枢的体会还不深,三呆婊的发迹地都能制造“卧楼一日游”,临时用的小牌牌再精致能精致到哪儿去?

陈加枢说,第一道关是选材,此次阅兵管理号牌是用纯度最高的H68铜制作的,这样的铜纯度、细腻度和耐磨度是目前最高的。

陈加枢说,这个临时“身份证”,电镀就经过四次,第一层是酸铜,第二层是光亮铜,第三层是镍,最外面的一层是电镀24K真金。他解释说,前面的三层全部是为了给最后一层的真金打基础的,镀金对表面的细腻度要求非常高,有一点不光滑或不细腻都能看出来,都得返工。在镀金结束后,最后一道工序是点漆。漆的颜色是红色的,来源于香港。陈加枢说,内地也有类似的漆,但是质量达不到标准,出于耐磨度的考虑,贵也得选择买香港漆。


地震北川,一个人头压在水泥块下面!
别看汶川地震倒塌的校楼断层中找不到合格的钢筋,但“辉煌60年”的1.7万余个临时阅兵村管理号牌在质量上不能有一点点瑕疵,每一件产品的光滑度、细腻度决不能含糊,无论从肉眼还是手感上都要一模一样,发现电镀层有一个麻点、一个非常细小的气孔,都要剔除掉,然后重新回炉再造。要是四川中小学的楼房质量能达到临时“身份证”的一半质量,那些孩子们也不会至今长眠在废墟下。

陈加枢说,在这样严密的检验下,管理号牌经过了不下15次的返工。制造总量达到三四万个,而实际有效量只有1.7万余个,其他均为淘汰掉的不合格产品。如果没有这么多次的回炉再造,正常生产时间,最多半个月就可以完成,而这次在工人加班加点的情况下仍然用了两个月。

他透露,国庆阅兵中女民兵方队所用的几款帽徽和肩徽也出自他们的手,都是用锌合金材质压铸的,此次选用的锌是耐磨度和细腻度最高的零号锌。

陈董事长说,经过如此回炉再造的管理号牌除了表面光滑、色泽均匀以外,其质量是国际上最高的。当然是质量最高的,没有一个民主国家需要这么搞,谁敢这么折腾,谁下台。

临时“身份证”的烟雾测试和耐磨度超世界顶级近10倍

是不是疯了?

此次被阅部队,没有摸爬滚打和救火的项目,只是要求列队走时,腿抬的一样高,手甩的一样齐,脖子扭成一个角度,但此次制作的佩戴号牌却要求在地上爬行不磨损,烟熏雾罩不腐蚀。
  


福建一处河段的腐烂死猪污染河水,臭气熏天!
陈加枢透露,这次的号牌烟雾测试和耐磨度达到国外水平的近10倍。国外的军警徽的耐磨度一般来说是100多次,而我们的这个临时使用的小红牌牌的耐磨度达到1000次,这都是经过耐摩擦机器检验的。

四川学校的楼房经过检验没有?那可是关乎人命的问题啊,还不是十条八条人命!

陈加枢说,耐磨度高主要是避免平时佩戴时摩擦或者换洗时造成的磨损,甚至军人佩戴这样的徽章或者号牌在地面上爬行训练都不会磨损。

问题是,此次训练和上天安门正步走,人不挨着人,男方阵和女方阵分开走,他们的帽徽和肩徽如何能互相摩擦?至于说换洗时造成磨损,国外的军警徽的耐磨度一般来说是100多次,难道还不足够吗?

更不可思议的是,临时出入证还要求耐烟雾水平。陈加枢透露,耐烟雾度国外是46个小时,而这些临时出入证耐烟雾水平达到72小时。也就是说,连续72小时的烟熏或者雾罩不会损坏或腐蚀。阅兵不是在天安门广场上么,又不是在海边或在北方冬天寒冷的环境下进行,这么干到底有什么意义?

陈加枢说,这样的质量标准基本能用三四年不用更换,尽管这次阅兵所用的号牌只用几个月的时间,但是标准是不能变的。


毒奶粉的受害婴儿在哭泣!
要是党把精力往食品和轮胎的质量上用一用,多好。也不至于中秋节看着海外订单无法出货,也不会跑到国际上去指责美国不买中国制造的轮胎。还有,毒饺子、毒奶粉等等数不清的毒食品都能关心一下,也不至于造成国内国外的众多法律纠纷。

陈加枢还透露,此次小红牌牌上的别针也是选用的保险别针,焊接好后,要用测试拉力器检验别针的拉力,要求必须大于200牛顿(也就是能承担20公斤的重量),不能脱落,因为每人只有一个号牌,没有任何替代品,所以上交的产品必须达到“零”残次。

难道死于汶川地震的孩子们每人有几条命吗?他们的生命完结了,不也是没有任何替代品吗?为什么房地产商上交的楼房达到“重度”残次没人管,楼房倒塌了,失去军委主席之职的江泽民要阻止军队去及时营救?

看完此新闻后,谁能说清楚,为什么一个小小的临时出入证,中共都要求竭尽奢华、竭尽完美,达到登峰造极?

“登峰造极”是什么?到了顶了,顶到头了。说白了,中共这次撒开欢儿的折腾,是因为再不会有下一次了。△

(人民报首发)


国庆阅兵中女民兵方队所用的几款帽徽和肩徽都是用锌合金材质压铸的,
此次选用的锌是耐磨度和细腻度最高的零号锌。


女民兵方队的一种领章和肩徽。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随便发帖!发展论坛不看领导人的小脸子(多图) 2009/10/6 (32,820次)
耿和:高智晟、孩子的父亲你在哪里? 2009/10/6 (28,791次)
这新闻意味着什么──神韵明春将光临香港(图) 2009/10/5 (61,647次)
?!阅兵式这句口号我没听错吧(图) 2009/10/5 (36,962次)
一张图片的小小角落引出个恐怖新闻(多图) 2009/10/4 (37,239次)
极富创意!老江制作的身份证曝光(多图) 2009/10/4 (39,908次)
江氏三个代表(女)亮相天安门(多图) 2009/10/4 (45,687次)
李长春介入赵本山病情报导(多图) 2009/10/3 (40,769次)
看图说话:俺们的膀胱没那么大弹性(图) 2009/10/2 (32,440次)

黑色幽默:十一阅兵大爆黑马 胡锦涛接班人曝光(图) 2009/10/2 (38,147次)
京华时报对赵本山的这句报道多余(图) 2009/10/2 (37,378次)
卖拐的赵本山把拐忽悠给了自己(图) 2009/10/2 (38,853次)
这个镜头一出…中共没戏了(多图) 2009/10/1 (42,749次)
咋没咋 锦州报头现“天灭中共”(图) 2009/10/1 (31,198次)
这种“内幕”都敢出来?!江应该亲自把关 2009/9/30 (42,261次)
殃视咋办!赵本山脑动脉破裂住院(多图) 2009/9/30 (39,171次)
黑色幽默:胡锦涛拒绝老江性贿赂? 2009/9/30 (31,790次)
一个非常惨烈的消息:江威震中南海的武器 2009/9/29 (35,336次)
见花眼花!江泽民最爱哪种花(多图) 2009/9/29 (36,247次)
新华网这张图片拍摄的非常成功(图) 2009/9/27 (34,248次)
够损!中共建临时观礼台的秘密(多图) 2009/9/27 (35,024次)
竞选资金诡异 刘醇逸肉包子打狗(图) 2009/9/27 (25,554次)
小笑话:CCTV《实话实说》停播的原因 2009/9/26 (53,107次)
科学家这个研究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2009/9/26 (30,415次)
法轮功创始人获杰出精神领袖奖(图) 2009/9/25 (28,227次)
看图说话:天安门音乐喷泉为谁喝彩(多图) 2009/9/25 (26,924次)
蠢!邓小平秘书谈江参观“60周年成就展”(图) 2009/9/24 (31,173次)
毛家人对毛新宇晋升少将传闻的反应(多图) 2009/9/24 (39,668次)
毛泽东当选主席少一票,是谁没有投票?(多图) 2009/9/24 (29,414次)
医生透露:江这病我别自找烦恼(多图) 2009/9/23 (31,694次)
升旗三折腾!白宫旁中共官员个个脸绿(图) 2009/9/22 (38,897次)
“十一”阅兵 江要暗杀胡锦涛 2009/9/21 (44,856次)
强大压力下 26日"国庆"演练被迫取消(多图) 2009/9/20 (35,531次)
一个毛骨悚然的通知出现在新华网(多图) 2009/9/20 (40,423次)
“露马脚”之称是怎么来的(图) 2009/9/20 (27,354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