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歷史巧安排︰民族復興 呦呦獲獎(多圖)
——專題︰是時候認識中華醫學的偉大
 
諾貝爾頒獎典禮。
屠呦呦在諾貝爾頒獎儀式上。
諾貝爾獎主持人跪下爲屠呦呦拿話筒。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肖辛報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就在中華民族開始興旺發達的時刻,屠呦呦傾其一生所研究出的青嵩素贏得了諾貝爾醫藥學獎。這看似是巧合,但絕不是巧合。這是歷史的安排,因爲一個民族要騰飛,方方面面都要跟上來,方方面面都要被認同。 被同行推薦 2005年,美國國立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的教授劉易斯.米勒博士(Louis Miller)在遇到中國同行時,抓住機會問誰是青蒿素的發現者。米勒博士得到的回答是白眼或一臉茫然。他不明白是怎麼回事,於是開始了自己的調查追蹤,最後終於定位在屠呦呦這個名字上。之後,屠呦呦的名字開始在海外遠揚。從2010年開始,米勒博士堅持每年向諾貝爾獎評委會推薦屠呦呦。米勒認爲,青蒿素的發現實在太重要了。 2011年屠呦呦獲得美國拉斯克醫學研究獎(The Albert Lasker Medical Research Awards),這個獎項在醫學界僅次於諾貝爾醫學獎。並終於在2015年獲獎。看起來是一位美國同行的推薦,實際上是上天的安排。 名字中的命運密碼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時值民國時期。儒學豐厚的父親從《詩經.小雅.鹿鳴》的「呦呦鹿鳴,食野之苹……;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呦呦鹿鳴,食野之芩……」詩句中取出「呦呦」二字作了她的名字。「呦」字音「優」,「呦呦」的意思是指鹿鳴的聲音,讓這個名字充滿童趣。這幾句詩的大概意思是,鹿兒呦呦地鳴叫着,悠閒得在原野上採食着青苹、青蒿,或岑草。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醫學院(現在的北京大學醫學部),在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時的導師名字叫樓之岑。 青蒿是鹿兒的主食,屠呦呦爲治療瘧疾研究了一輩子的青蒿,屠呦呦就是被命運安排來發現青蒿素的那個人。很多人都說屠呦呦是三無專家,既沒有海外鍍金背景,又沒有博士和院士的頭銜。看似不好,其實是最好的。因爲在中共統治的時代,你有一堆頭銜就意味着你沒有時間去研究真正的醫學。所以,什麼頭銜都沒有,才能讓屠呦呦安心來學習和研究。 治瘧緣起 在1950和1960年代,瘧疾出現了抗藥性,中國南方的瘧疾發病率開始上升,並在1954年、1960年和1970年爆發過三次大範圍的瘧疾大流行。然而中共政府認識到瘧疾病的嚴重性卻是由於當時的越南戰爭。那時瘧疾也在越南肆虐,因感染瘧疾而死亡的越南士兵比作戰傷亡還要嚴重。爲了支持同屬社會主義陣營的北越政府和軍隊,毛澤東親自下令,1967年5月23日,由全國多個科研機構共同參與的尋找抗瘧新藥的研究工作正式開始,代號爲「523」項目。這實際是一個祕密的軍事項目和政治任務。 「523項目」開始一年多時間裏的研究重點以西醫的藥物合成爲主,但是合成藥物在人體實驗中表現的毒、副作用都太大。中共當局這時想到了中醫,於是在1969年1月,北京中藥研究所(現稱「中國中醫科學院」)被選中加入了這個項目。因爲那時正處於「文化大革命」時期,很多學術權威都被打倒了,當時作爲助理研究員,只具有初級職稱的屠呦呦即被任命爲北京中藥研究所「523」項目組的組長。屠呦呦具有中西醫雙重教育背景。 雖然做實驗辛苦,卻也相對平安,沒有人去查她的父母兩邊家族均爲寧波史上的名門望族,研究青蒿讓屠呦呦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躲過了被批鬥的惡運。而她的丈夫在那時則和很多人都在「五七幹校」勞動。 讓世界認識中華神傳醫學的時候到了 中國屠呦呦的研究成果在中國40多年後都不被認可,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醫藥界,很長時間對青嵩素不重視,這麼好的能救人的藥物被冷落了20多年,這其中的原因不能不讓人思考。 他們評論說,青嵩素之所以被冷落,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大的醫藥公司都不願意生產,因爲利潤太低。製藥公司對於那些分子生物學研究中發現的藥物很快就能大量生產,因爲利潤高,像青嵩素這類雖然可以大面積治病救人、但利潤低的藥物,則得不到重視,利益使人們忘掉了藥物要用來救人的根本。 1971年屠呦呦首次在實驗中發現了抗瘧疾效果爲100%的青蒿提取物,當年在研究項目陷入僵局,沒有進展的時候,她從1600多年前的中醫古籍《肘後備急方》中獲得靈感,最終分離提純出抗瘧有效單體,並命名爲青蒿素。 按世衛統計,自2000年起,非洲地區超過2億人受益於青蒿素聯合療法,約150萬人因該療法避免了瘧疾導致的死亡。這種被稱爲「東方神藥」的青蒿素每年都在挽救全世界無數人的生命。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將青蒿素和相關藥劑列入其「基本藥品」目錄。 在屠呦呦的論文中,曾表示夢想是用古老的中醫藥,促進人類健康,讓全世界的人們都能享受到它的好處,屠呦呦認爲「青蒿素是古老中藥的真正饋贈」。 既然是真正的饋贈,就應該好好利用來造福人類,可是從青嵩素的發現到2000年大面積在非洲等地用於救人,之間爲什麼白白耽擱了20多年,就像德國電臺提到的那樣,人們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 有人認爲,所有便宜的有效藥物都很難推出來,因爲大公司幾乎壟斷了世界醫藥市場,有價值沒利潤的藥物很難得到生產,當有些研究一出現有好苗頭但沒什麼利潤時,大公司就買斷下來,導致這種藥的消聲匿跡。 這次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的頒發,令國際社會直面並思考如何利用傳統文化,重新考慮人在利益和良知面前的答案,如何更好的拯救生命才是迴歸與復興人類道德的重要話題。諾貝爾醫學獎的這一轉變信號,值得人們深思。 「青蒿素是傳統中醫給世界的禮物」 屠呦呦應諾貝爾獎委員會邀請,2015年12月10日領取諾貝爾獎。屠呦呦於瑞典時間12月4日抵達斯德哥爾摩阿蘭達機場,7日下午還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表了演講。屠呦呦是與美國、日本兩名科學家共同獲2015諾貝爾醫學獎。 12月7日,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在題爲《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的演講中表示︰「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藏中發掘出來的。」 她說︰「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藥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藥。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掘中,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對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醫藥學研究者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屠呦呦演講中提到,在歷經數十年的失敗之後,在面臨研究困境時,因爲重新溫習中醫古籍,進一步思考東晉(公元3-4世紀)葛洪《肘後備急方》有關「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務盡服之」的截瘧記載,而得到關鍵性的啓發,即「這使我聯想到提取過程可能需要避免高溫」,從而讓青蒿素的提煉得到了突破性的發展。 海選中藥方 鎖定青蒿 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們通過查閱大量古籍醫書、拜訪民間老中醫和蒐集民間偏方的方式,首先海選出2000多種可能藥方,接着又篩選出640多種抗瘧藥方,然後又重點對200多種中草藥植物的380多種萃取物進行動物試驗,可是都沒有成功。但是最後他們還是發現了學名爲黃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一種青蒿的萃取物有效果。 屠呦呦最後引用了唐詩《登鸛雀樓》中的名句,來勉勵自己與他人「更上一層樓」,以發現蘊涵於中醫藥中的寶藏。屠呦呦指「瘧疾對於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並呼籲各界更加關注抗擊瘧疾的問題。 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經歷了190多次的失敗後,從晉代葛洪的《肘後備急方》得到靈感,在實驗室中終於從青蒿葉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獲得對鼠瘧、猴瘧瘧原蟲100%的抑制率。由此屠呦呦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 青蒿拿來治療瘧疾,是在古時候大概一千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中醫理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是中國的國粹之一。由此可見,在中國醫藥或者說從中國本土的這些古時候的藥方裏頭去尋找中醫的智慧,才是正路。 屠呦呦的執着 屠呦呦當年的同事、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姜廷良告訴科技日報記者︰「當時實驗室連基本的通風設施都沒有,但任務時間又很緊迫,屠呦呦爲了加速提純速度,急需尋找能夠容納大量溶劑和實驗品的合適器皿。然而,緊張的經費卻讓她們一籌莫展。急中生智的屠呦呦,想到了家中醃鹹菜用的瓦缸,就把這樣的瓦缸充當了提純藥物的器皿。最終,靠着這些瓦缸成功提純了100克青蒿素結晶。而屠呦呦卻因爲長期接觸這樣的環境患上了中毒性肝炎,其它成員也出現了不同的中毒症狀。」 但這些沒有動搖屠呦呦的決心,病情一好轉,她就急忙跑回實驗室繼續科研。爲了能儘快讓青蒿素用到臨床上,在動物安全性評價的基礎上,她和科研團隊成員自己服用有效部位提取物;當青蒿素片劑臨床試用效果不理想時,她們嘗試改用單體膠囊…… 回憶起屠呦呦研究團隊當年的實驗情景,姜廷良不無感慨地說︰「她的身上有着超越常人的執着精神。這是科學家最重要的質量。」姜廷良透露,在青蒿之前,屠呦呦還篩選過很多種物質,「比如胡椒,實驗室的抗瘧成績相當漂亮,對瘧原蟲抑制率達到90%多,但是臨床卻沒效果。青蒿提取物在開始的實驗中對瘧原蟲的抑制率最高也只不過68%,最低才百分之十幾,遠遠不及胡椒,如果不是因爲她的堅持和執着,青蒿素的研究很難取得成功。」 在中華五千年文明裏面去找答案 臺灣心理教育學博士陳彥玲指出,大家已經發現現在的科學界也好,技術界也好,事實上都不斷地追溯過去,在中華五千年文明裏面去找答案。 對於有些人武斷地認爲某些中醫藥方療效不佳,而認定中醫的過時或不夠科學,陳彥玲指出︰「中藥的製程,有着細緻嚴格的標準,有時會發現爲什麼以前的藥方有效,現在同樣的藥方不見得有效呢?原因之一是如果製藥的人耐心不夠,偷工減次,那麼藥性自然大打折扣。例如九蒸九曬的工法,他就會偷一二次懶,那他中間的毒性就去得不夠乾淨,真正的藥效無法完全提煉出來。另一方面,因爲人類整體的道德下滑,講究利益掛帥,導致環境嚴重的污染,沒有了乾淨的空氣、水源與土壤,以及純善的人心,何來如昔的高效藥劑?」 瑞典教授爲屠呦呦跪地舉話筒︰我甚感榮幸 屠呦呦應諾貝爾獎委員會邀請,12月7日下午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表《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主題演講。日前有媒體披露,據細心的人發現,在她演講時,會議主持人一直跪在地上,長達30分鐘,這是爲什麼?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官方微信公衆號12月10日披露,主題演講會的主持人是卡羅林斯卡學院傳染病學教授簡.安德森先生,現場中的一幕或許很多人沒有發現,在屠呦呦研究員演講全程中他一直跪在地上,一隻手從後面扶着屠呦呦,另一隻手爲屠呦呦研究員拿着話筒,30分鐘一動未動。 據當時知情者透露,可能是因爲前兩位獲獎人是站着,委員會臨時決定搬來椅子讓屠呦呦研究員坐着演講,可是麥克風線不夠長。但簡.安德森先生這種敬業的精神,這種對老人的尊重,值得尊敬。 屠呦呦12月7日在演講中說︰「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寶庫,青蒿素正是從這一寶藏中發掘出來的。」她說︰「大自然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植物資源,醫藥學研究者可以從中開發新藥。中醫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在幾千年的發掘中,積累了大量的臨床經驗,對自然資源的藥用價值已有所整理歸納。通過繼承發揚、發掘提高,醫藥學研究者一定會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從而造福人類。」 剛剛領取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中國科學家屠呦呦,7號曾在瑞典卡羅琳醫學院發表演講。演講的題目爲《青蒿素的發現︰傳統中醫獻給世界的禮物》。卡羅琳醫學院的教授簡.安德松(Jan Andersson)是屠呦呦演講會的主持人。當時他半跪着爲屠呦呦舉了將近半個小時的話筒,感動了不少觀衆。 卡羅琳醫學院教授簡.安德松︰我們放了一個三腳架放麥克風,但當她走到演講臺,就看不到她的演講稿了,我馬上把三腳架拿掉,她說她要坐下,我就把椅子拿過來,她坐下來之後,我發現我個子太高,我想我還是跪下來,這樣就可以和她同高度了。 安德松說,他很尊重屠呦呦,爲屠呦呦舉話筒的那半個小時,能夠近距離感受到屠呦呦的專注,他爲此覺得非常榮幸。 卡羅琳醫學院教授安德松說︰我和她的頭也就距離10釐米左右,能夠感受到她的專注和付出,我很渴望了解她,她付出所有努力,將一種草藥提取成一種真正的、神奇的、無與倫比的藥物,這是很精彩的時刻,因此我非常榮幸,能夠爲她舉話筒。 更上一層樓 屠呦呦最後引用了唐詩《登鸛雀樓》中的名句,來勉勵自己與他人「更上一層樓」,以發現蘊涵於中醫藥中的寶藏。屠呦呦指「瘧疾對於世界公共衛生依然是個嚴重挑戰」,並呼籲各界更加關注抗擊瘧疾的問題。 中醫名家談傳統中醫藥 對於屠呦呦演講中對中醫藥的肯定,臺灣著名中醫師胡乃文表示︰「,或許可以引領現在西醫的發展。但可惜現在的人,一般都不太注重中國古時候的醫學智慧了。」 與西醫理論相比較,很多人覺得中醫比較高深,不好理解,而西醫理論則較爲簡單、易懂。 胡乃文認爲,中醫的內涵是遠遠超越於「治病」,它直接研究人體宇宙之奧祕。用外在的藥物或手法叫做「治」病,而自己通過鍛練達到健康則叫做「祛」病,古時候人們對「醫生」和「藥物」的理解都和現代人的理解有天壤之別。醫生應當是修煉有術之士,道德之士,知命理而能濟世救人。 諾獎頒發給屠呦呦,網友評論說︰這是對中華民族神傳文化的敬重,凡是對人類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我們都從心底裏敬重他們。讓我跪,我也跪,沒有比跪更能表達對中醫傳人的敬重之情了。我鄭重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媚態,是一種精神,一種信仰! 還有人說,主持人發自內心的下跪動作,一點不做作,完全出於對傳統醫藥學者的尊重。△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5/12/21/62662.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江綿恆和韓正,哪個精神失常了(多圖)
1. ?!江綿恆和韓正,哪個精神失常了(多圖) (474,273次)

劉雲山這麼一鬧,促習下了一個決心(多圖)
2. 劉雲山這麼一鬧,促習下了一個決心(多圖) (470,344次)

自燃!曾慶紅連同鐵帽子一起燒成灰(多圖)
3. 自燃!曾慶紅連同鐵帽子一起燒成灰(多圖) (463,995次)

新華網這兩題目不驚人 但內容驚人(圖)
4. 新華網這兩題目不驚人 但內容驚人(圖) (456,793次)

習要動教育界 江姘頭陳至立懸了(圖)
5. 習要動教育界 江姘頭陳至立懸了(圖) (453,033次)

好!中國成爲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股東(圖)
6. 好!中國成爲歐洲復興開發銀行股東(圖) (433,229次)

孟建柱趣聞:江一手提拔的愛將地震熱舞(圖)
7. 孟建柱趣聞:江一手提拔的愛將地震熱舞(圖) (430,457次)

壞菜了!劉雲山在三胖面前充大瓣蒜(多圖)
8. 壞菜了!劉雲山在三胖面前充大瓣蒜(多圖) (418,115次)

李克強「高鐵外交」再落一棋 中泰鐵路開工(圖)
9. 李克強「高鐵外交」再落一棋 中泰鐵路開工(圖) (370,401次)

兩根筷子所蘊含的無限文化(多圖)
10. 兩根筷子所蘊含的無限文化(多圖) (361,689次)

這個宇宙新發現讓人類得使勁琢磨(多圖)
11. 這個宇宙新發現讓人類得使勁琢磨(多圖) (280,812次)

行星聽喝兒撞地球 屢屢擦身而過(多圖)
12. 行星聽喝兒撞地球 屢屢擦身而過(多圖) (278,732次)

這麼折騰北京的天兒…咱也SDR了(多圖)
13. 這麼折騰北京的天兒…咱也SDR了(多圖) (271,433次)

純爺們兒!一對新人婚禮上的感動(多圖)
14. 純爺們兒!一對新人婚禮上的感動(多圖) (267,454次)

戰略伙伴全天候 中非攜手真共贏(多圖)
15. 戰略伙伴全天候 中非攜手真共贏(多圖) (262,382次)

不笑話:都是巴黎惹的禍(圖)
16. 不笑話:都是巴黎惹的禍(圖) (261,944次)

聶樹斌案因谷開來減刑而繼續延期(圖)
17. 聶樹斌案因谷開來減刑而繼續延期(圖) (234,895次)

美國警官守護重傷警馬不願離開(多圖)
18. 美國警官守護重傷警馬不願離開(多圖) (214,252次)

天文不斷髮現古老星系 挑戰現有宇宙理論(多圖)
19. 天文不斷髮現古老星系 挑戰現有宇宙理論(多圖) (201,402次)

首次發現太空寶寶極像躺在子宮裏(多圖)
20. 首次發現太空寶寶極像躺在子宮裏(多圖) (200,435次)

爲了一個「假說」多國科學家燒包兒了(圖)
21. 爲了一個「假說」多國科學家燒包兒了(圖) (198,943次)

歷史巧安排︰民族復興 呦呦獲獎(多圖)
22. 歷史巧安排︰民族復興 呦呦獲獎(多圖) (196,212次)

天使應該就是這個女孩的模樣(多圖)
23. 天使應該就是這個女孩的模樣(多圖) (193,602次)

山東聶案延長複查  福建20年舊案啓動再審(圖)
24. 山東聶案延長複查 福建20年舊案啓動再審(圖) (192,568次)

習近平決不是如此鼠肚雞腸的人(多圖)
25. 習近平決不是如此鼠肚雞腸的人(多圖) (178,654次)

韓紅的這個微博給老江提個醒兒(圖)
26. 韓紅的這個微博給老江提個醒兒(圖) (176,105次)

人民幣入籃 將給世界帶來好運(圖)
27. 人民幣入籃 將給世界帶來好運(圖) (171,807次)

烏鎮絕圖:習近平面前 劉雲山一個慫(圖)
28. 烏鎮絕圖:習近平面前 劉雲山一個慫(圖) (164,672次)

劉曉慶坦言新書是對「那個事件的總結」(圖)
29. 劉曉慶坦言新書是對「那個事件的總結」(圖) (164,547次)

傻瓜TPP!世界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圖)
30. 傻瓜TPP!世界最依賴中國的10個國家(圖) (148,774次)

在瀕死後 她們知道了自己來的地方(多圖)
31. 在瀕死後 她們知道了自己來的地方(多圖) (118,593次)

科學家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圖)
32. 科學家發現:善惡有報是真正的科學(圖) (108,622次)

土耳其擊落經濟夥伴的戰機動機蹊蹺(圖)
33. 土耳其擊落經濟夥伴的戰機動機蹊蹺(圖) (90,604次)

習近平對非洲全天候朋友的經典語錄(圖)
34. 習近平對非洲全天候朋友的經典語錄(圖) (89,740次)

空姐蹲地餵飯 老人感動落淚(圖)
35. 空姐蹲地餵飯 老人感動落淚(圖) (74,370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