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一個震驚世界的新聞:對科學家的救贖 (多圖)
 
旖林
NGTS-1b(上)想像圖 。
木星(NASA)
太陽系的組成模式圖。

【人民報消息】航天望遠鏡是天文學家的眼睛,沒有這眼睛,天文學家對星空一無所知。一無所知有一無所知的好處,什麼也不知道,只讀書本、相信書本上說的,心裏就比較平靜。但是,近些年,航天望遠鏡發展的比較快,使科學家們看到的宇宙表面越來越清晰,這原本是件好事,但卻打破了科學家們的平靜生活,讓他們不知所措、無所適從:怎麼和專家學者說的都不一樣啊?! 下面舉一個最新的例子,沃裏克大學(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亦稱華威大學)10月31日報導了一個震驚世界的消息,位於智利的次世代凌星巡天(NGTS)望遠鏡發現一顆巨大的行星圍繞着一顆小恆星運動。這顛覆了當前的星系形成理論。 當前的理論是怎麼說的?書本上說,如此小的恆星不能形成如此大的行星。原因是什麼?是科學家過去沒聽說過,書本和文獻資料上也沒見過。 這次事件證明都是歐洲次世代凌星巡天(NGTS)望遠鏡惹的禍! 次世代凌星巡天(NGTS)望遠鏡是歐洲科學家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所建的新型望遠鏡,2015年初開始投入使用,用於探索太陽系外行星。 那麼,什麼是恆星,什麼是行星? 恆星顧名思義就是看似不動的,恆星並非不動,只是因爲離我們實在太遠,不借助於特殊工具和方法,很難發現它們在天上的位置變化,因此古人把它們認爲是固定不動的星體,叫作恆星。科學定義恆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的,是能自己發光的球狀或類球狀天體。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太陽。 行星顧名思義就是動的。科學家定義說,行星通常指自身不發光,環繞着恆星的天體。其公轉方向常與所繞恆星的自轉方向相同。一般來說行星需具有一定質量,行星的質量要足夠的大(相對於月球)且近似於圓球狀,自身不能像恆星那樣發生核聚變反應。 據福克斯新聞10月31日報導,小恆星名爲NGTS-1,該巨大行星被命名爲NGTS-1b。該恆星系統距離地球僅600光年,按照數以億光年計算的空間衡量,NGTS-1恆星系統相當於在我們的身邊。 令科學家驚訝的是,NGTS-1b是一顆巨大的氣體行星,大小與木星相當,而其恆星NGTS-1的尺寸卻僅爲太陽的一半。 該新發現的研究報告,發表在今年10月31日期《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 沃裏克大學的報告解釋道:「NGTS-1b是迄今爲止宇宙中所見的相對於其恆星尺寸最大的行星,這和目前的如此小的恆星不可能形成如此大行星的理論正相反。」 也就是說,歐洲次世代凌星巡天(NGTS)望遠鏡看到的行星NGTS-1b明確無誤的在挑戰目前的行星形成理論。當前的理論認爲,小恆星能形成岩石型行星,但是不會收集足夠多的物質形成像木星那樣大的行星。 科學家測量NGTS-1b爲熱木星,溫度530□C(800開),而且雖然NGTS-1b的尺寸與木星相當,但其質量小很多,不足木星質量的20%。這讓科學家費解。 NGTS-1b與其恆星NGTS-1之間的距離很近,僅爲地球與太陽之距的3%,因此用地球的時間來衡量,NGTS-1b一年的時間(也就是圍繞NGTS-1旋轉一週)僅2.6天。 據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行星研究所10月31日的報導,該研究部門的科學家認爲:「在理論上講,這是不可能的。現有行星生成理論認爲,矮恆星的周圍只能形成小的、岩石行星,而不能形成氣體行星。」

近日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歐洲南方天文臺基地舉行的會議上,科學家公佈了歐洲極大望遠鏡39米直徑的主鏡結構,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學望遠鏡。

但次世代凌星巡天(NGTS)望遠鏡的初期成功觀測就對此理論提出挑戰,沒有人可以反駁或推翻。負責此研究的沃裏克大學天文學家貝里斯(Daniel Bayliss)博士說:「發現NGTS-1b讓我們十分驚訝。」 我們預測,隨着天文望遠鏡的更新換代,隨着天文學家的一次次驚訝,他們對固有理論的膜拜將會變的鬆動。 其實,天文史上的每一次衝擊都不是偶然的,都是被安排的,都是對無神論、唯物論的科學家們的慈悲與救贖。(文/旖林) △ (人民報首發)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科學家撓頭了:先有媽還是先有兒子(多圖) 2017/10/7 (300,893次)
沙堆上搞研究 幻想宇宙有神祕舞蹈(多圖) 2017/10/4 (295,309次)
只有無神論者才會探討這個問題(圖) 2017/8/2 (235,569次)
小行星滋潤逆行 科學家杞人憂天(多圖) 2017/6/2 (271,913次)
人間將發生大事 天文學家竟說壯觀(圖) 2017/5/26 (280,749次)
光輝燦爛的太空 科學家看是一片昏暗(多圖) 2017/5/24 (266,658次)
天文學家看見什麼 就算研究成果(多圖) 2017/5/21 (259,430次)
銀河系被誰推動 科學家的解釋笑掉大牙(多圖) 2017/4/6 (276,695次)
天上三恆星衝突 人間英格蘭奪位(多圖) 2017/4/2 (281,563次)
習近平率常委上海拜碼頭 各唱各的戲(多圖) 2017/11/4 (260,405次)
一個震驚世界的新聞:對科學家的救贖 (多圖) 2017/11/3 (314,996次)
金無怠的啓示:當間諜的底牌被掀開時(多圖) 2017/11/1 (752,872次)
人世之旅18年 他就是爲這個來的(多圖/視頻) 2017/10/30 (292,739次)
習近平,你也是被中共矇蔽的紅二代(多圖) 2017/10/29 (262,973次)
拿猴子當祖宗的科學家對此肯定說不準(圖) 2017/10/26 (122,968次)
常委出場動態表明十九大四分五裂(圖) 2017/10/25 (263,245次)
精彩!三個輪迴轉生的故事不可思議(多圖) 2017/10/20 (146,352次)
祈禱發生作用 妻子衝回家救他一命(圖) 2017/10/19 (131,934次)

20萬年保持原始風貌的新疆喀納斯(多圖) 2017/10/18 (315,116次)
爆炸新聞:原始人竟然有織機 織帽子衣服(圖) 2017/10/16 (129,557次)
叢林沉海底6萬年 墨西哥灣曾歷大難(圖) 2017/10/15 (133,044次)
內幕:忠於毛的林豆豆被逼上飛機送死(多圖) 2017/10/13 (755,539次)
一位太子黨:看完這個視頻 "牛"朋友服了(圖/視頻) 2017/10/12 (385,590次)
燒燬大麻園!加州大火長眼 連燒數縣(圖) 2017/10/11 (284,628次)
浙江女嬰出生攜寶 醫生大膽開牙解迷(圖) 2017/10/8 (143,073次)
科學家撓頭了:先有媽還是先有兒子(多圖) 2017/10/7 (300,893次)
天使與惡魔交戰!沒有灰色地帶讓我們容身(多圖) 2017/10/6 (315,499次)
遮住紅太陽光輝的女諜 受訪被監控(多圖) 2017/10/5 (709,141次)
沙堆上搞研究 幻想宇宙有神祕舞蹈(多圖) 2017/10/4 (295,309次)
普京與高僧不腐肉身兩次單獨會面(圖) 2017/10/3 (144,049次)
何兵教授一句調侃 黨孬嚇的吱哇亂叫(多圖) 2017/10/1 (232,361次)
這件事情若發生,化解的迷底就揭開(多圖) 2017/9/30 (311,196次)
神的啓示!三個女孩眼中流出不同石頭(多圖) 2017/9/29 (129,616次)
江綿恆換腎連環殺人 涉活摘不留活口(多圖) 2017/9/28 (976,402次)
別噴飯!胡、江、曾各有如此不同的童年(多圖) 2017/9/25 (445,862次)
久聞其名,原來"天書"是這樣寫的(圖) 2017/9/24 (135,083次)
十九大的唯一懸念:習集權後保黨還是棄黨(多圖) 2017/9/22 (259,069次)
納斯卡巨大平坦山頂 這茬人無法解迷(多圖) 2017/9/21 (128,599次)
清朝這幅畫證明外星人找錯了家(圖) 2017/9/18 (139,049次)
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之水乳交溶(4)(多圖) 2017/9/17 (274,444次)
看趨勢 劉雲山真心服了習近平(圖) 2017/9/16 (247,668次)
科學家暈倒!3500年前數學竟會超現代(圖) 2017/9/16 (125,928次)
兩起蹊蹺慘案!若早一分鐘或晚一分鐘…(多圖) 2017/9/15 (299,697次)
毛棺前痛罵痛打江青 王海容毛忌日離世 (圖) 2017/9/14 (692,473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