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圖)
 
智真
 
2017年12月8日發表
 
孔子對學生言傳身教,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 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學生與後人。

【人民報消息】尊師重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的老師是倫理道德、知識、價值觀念的傳授者,教人爲人處世的行爲規範,是道德的表率。《禮記.學記》中說「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維護師道尊嚴,不僅要求學生的言行舉止體現對老師的尊敬和禮貌,更要從內心裏敬重老師,並嚴格按照老師說的要求去做。古人尊師敬師的例子很多,以下爲其中幾例。 尹喜拜師 尹喜是西周時的一位賢大夫,自幼喜好古籍,精通曆法,善觀天文,能知前古而見未來。一天,他仰觀乾象,見東方有紫氣相連,知有聖人當度關而西,於是請任函谷關令。 在關上尹喜叮囑守關士卒:「數日之內將有大聖人路經此關,汝等見有形貌脫俗之人要立即稟報。」同時派人灑掃道路,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幾天後,尹喜聞報有位白髮老翁道骨仙貌,駕青牛之車欲出關,立即趕來迎接,在牛車數丈前跪拜道:「關令尹喜叩見聖人!」老翁說:「吾乃一介布衣,如此非常之禮,不知有何見教?」 尹喜道:「吾早得神明示像,已在此恭候多日,誠望聖人賜教。」老翁道:「汝何以知之?」 尹喜道:「吾好觀天文,略知變化。去冬十月,天聖星西行過昴;今月之初,和風立至,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紫氣浩蕩,長達三萬裏,知來者至聖至尊絕非一般之神;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聖人必乘青牛之車來也。今觀聖人神姿迥絕,望指點修行之道。尹喜感恩不盡。」老翁見其求道至誠,心慈人善,笑答道:「汝知老夫,老夫亦知汝,當得度汝也。」 尹喜非常高興,叩頭問道:「敢問大聖人姓名?」老翁道:「吾姓字渺渺,非可盡說,今姓李,字伯陽,號老聃。」尹喜聽說是老子,焚香叩頭,恭敬地拜其爲師。 老子把自己關於道德以及對宇宙、人生、社會等方面的見解,寫了一部五千言的《道德經》授與尹喜。尹喜按照老子的教導虔心修行,弘揚道家學說經國濟世,後來修成大道,被稱爲尹真人。 孔子的學生們 孔子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一生桃李滿天下,相傳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他對學生言傳身教,他對真理、對理想、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謙虛、有禮,他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百姓的關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學生與後人。 孔子的學生們衷心地尊敬老師,以對父親之禮對待孔子,視師志爲己志,實踐和傳播道義,把行義作爲人生的最高價值。如顏回「安貧樂道」、修身和嚴格遵守禮儀,老師怎麼說就怎麼做;宓子賤「鳴琴而治」,以禮樂之道施政,使百姓安居樂業,德入民心;子夏整理書籍,從事教育,善化民衆。 孔子的學生們跟隨他不辭辛苦地周遊列國弘道,當有人誹謗孔子時,他們站出來爲老師辯護,捍衛老師的高尚人格,如子貢正色以告其人「不自量」,子路忠心耿耿追隨、保衛老師,他們對老師的崇敬正如曾參所說:「老師的盛德好像純潔的江水沖洗過,又像秋天的陽光照耀過,還像廣闊無邊的天地一樣聖潔。」 曾參繼承、弘揚孔子的學說,他堅定不移地推行仁政,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堅強而有毅力,因爲他責任重大而路途遙遠。把實現仁德作爲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維護正義直到永久,不是很遙遠嗎?」。 唐太宗教子尊師 唐太宗是我國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他給幾位皇子選擇的老師都是德高望重、學問淵博之人,如李綱、張玄素、魏徵、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導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師。 有一次,李綱因患腳疾,行走不便,當時皇宮內製度森嚴,官員不要說坐轎,就是出入也是誠惶誠恐的。唐太宗知道後竟特許李綱坐轎進宮講學,並詔令皇子迎接老師。 還有一次,唐太宗聽到有人反映皇四子李泰對老師王圭不尊敬,他當着王圭面批評李泰說:「以後你每次見到老師,如同見到我一樣,應當尊敬,不得有半點放鬆。」從此,李泰見到王圭,總是好好恭迎,聽課也認真了。 唐太宗曾下詔說:「朕比尋討經史,明王聖帝,曷嘗無師傅哉!前所進令,遂不睹三師之位。黃帝學太顛,顓頊學綠圖,堯學尹壽,舜學務成昭,禹學西王國,湯學威子伯,文王學子期,武五學虢叔,……夫不學,則不明古道,而能政致太平者,未之有也。」 唐太宗一方面強調尊師重教,專門下詔書規定對待老師的禮遇,並教誡皇子們見師如見父;另一方面鼓勵老師對皇子的過失極言切諫。九皇子李治被立爲太子後,唐太宗對他更加嚴格要求,李治每次聽父親和老師的教導,都是畢恭畢敬地肅立,表示一定銘記在心」永誌不忘。△ (有刪減)

 
分享:
 
人氣:32,62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