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电子报 正體版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4)(多图)
 
——中华神传文化之玄妙
 
道生
老子、孔子留给中华民族的是五千年神传文化中的精髓。
推背图曾精准预言过历史中的许多大事件。但现在宇宙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银河系已经改变了,所以现在周易八卦在天上找不到原来的对应星体了,也就不准了。

【人民报消息】从这故事,可以看出古人是怎样运用象与易之理来预测的。另外还知道,从一个简单的卦象中竟能读出这么多的信息。这也说明卦象是可以用来记事的,是有很大内涵的,只是所运用的象太大,所以太隐晦,一般智慧的人根本读不明白。因此后来便参照易理,创造了文字。文字在世间展现的象更小,更具象,所以能清楚表达万事万物,同时又保留了象,能运用象表达出更高更大的内涵和意境。 接着我们再列举一个测字的事例对比一下,在《红楼梦》中讲述过这么一个有意思的测字故事: 因为贾宝玉的玉丢了,贾府管家林之孝去大街上找摆摊测字的刘铁嘴,结果拈出一个“赏”字。刘铁嘴说:“丢了东西不是?‘赏’字上头一个‘小’字,下面是一个‘口’字,说明这件东西嘴里放得,必是珠子宝玉之类。并且‘赏’字下面是一个‘贝’字,拆开成不了一个‘见’字,这不就是东西不见了嘛!因为上头有个‘当’字,快到当铺里去找。‘赏’字加‘人’字,就成了‘偿(偿)’字,只要找到当铺就有了人,有了人便赎了来,可不是偿还了吗?” 再举一个民间传说的故事: 相传大明末年,甲申之变前昔,司礼监太监王德化曾带着崇祯帝乔装出城,让人测字,评定祸福。崇祯随口说了个“有”字,让测字先生测大明国运。测字先生大惊说:“‘有’字,上为‘大’字少了一捺,下为‘明’字去一半,大明江山已失半壁啊!”崇祯帝忙改口说是‘友’字,而非‘有’,测字先生又说:“‘友’为‘反’字出了头,反军要打进来了。”崇祯帝大怒,又说是申酉之“酉”。测字先生更惊骇,说:“此为‘尊’者上无头,下无足,尊者为帝王,危险啊!”崇祯帝心惊而去,不久后闯王李自成攻入燕京,崇祯帝自缢而亡。 对比以上占卦与测字的事例,会发现它们的机理是一样的,只是一个用字象,一个用卦象,也再次印证中华神传文字与周易八卦都不是人创造出来的。 中华神传文字与周易八卦都是用象的,象是神传给人的智慧,因此天人合一。而象与象之间又能相生相克,俩俩相合而生下一层象,这个过程就是“易”,它包罗了银河系万物的发展变化,包含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一切信息,所以能预测人间的未来。但这些信息都是隐藏在象中的,得被授予这方面的智慧才有能力见其“显形”,才能读出它,否则永远是“天机”。 但天机不可泄露,所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许多预言,比如《乾坤万年歌》、《马前课》、《藏头诗》、《推背图》、《黄蘖禅师诗》、《梅花诗》、《烧饼歌》、《金陵塔碑文》、《步虚大师预言》、《武侯百年乩》,以及西方著名的《诸世纪》、《启示录》等等,都是以谜语形式写成的,事情发生后,人们才恍然大悟这不是一本普通的书,而是预言书。 这些预言曾准确应验了几百甚至上千年后人类发生的大事,但现在不行了,即使有应验的也是碰巧,因为这些预言记述的都是银河系的原有安排,而天文界不断发出的报告和图片都证实宇宙大穹包括银河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些星系分崩离析,已经或正在被淘汰,有些星系孕育了和孕育着无数新星。原有的预言没有了原来的天体对应,所以统统不准了。 八、说文解字 在这章里,我们将沿着“易”理溯洄,展开中华文字背后的“象”,解读一下中华文字的内涵。中华文字是神传给人的天机,背后之象是神授的,带有强大的能量。只是随着人类越来越堕落,智慧越来越小,慢慢就读不明白了,也没有兴趣去读明白,这就使中华文字的深邃涵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隐没。 随着人类道德的堕落,智慧也就越来越衰退,中华神传文字的字象也就越来越小,再后来有人给字下了定义,将其意思固定了下来。中共统治神州后,把神传文字进行简化,其与上天连接的纽带就完全消失了。 《中庸》里说:人人每天都要吃饭、喝水,但很少有人会真正去品味饭与水的滋味。 这一章里,笔者将站在自己的层次上试解几个字,将其内涵释放出来。因中华文字是神传的,通过象与宇宙高层,层层对应,内涵巨大无极,谁有多大的智慧,就能使多大的象,包罗多大的内涵。这里个人所解的,不能代表文字的最终内涵,只是抛砖引玉而已。如同周易八卦一样,每一卦的象巨大无比,每个人体悟出来的可能不同,但都不是最终内涵,只是弱水三千取其一瓢而已。 因为文字在历史发展中,经过了几次较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现在解字一般都将文字转换成甲骨文来解。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字,虽然甲骨文离仓颉造字已过去一千多年了,但却是中华文字目前所遗留下来的最古老版本。将现代文字都转为甲骨文去解,能量最大,最接近文字的元始字象。 ‘自’: 甲骨文为“”,是人的鼻子形象,所以“自”的本义是鼻子。 字象:一般人在指自己的时候,都会用手指着自己的鼻子,它是整张脸的中心。所以“自”又有了“自己”的意思,另外又包含:亲身、起源、由、从、在、本身、本来……这些都是“自”的字象。 “自”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即指先天的那个纯真而无邪的自己,是指没有被世间七情六欲、各种世俗观念和各种私心执著所污染的那个先天自我,这就是自己真正的来源。 ‘慧’: ①彗:篆文“”=(丰,茂盛的草)+(丰,茂盛的草)+(又,手持、抓住),彗字本义:用一种枝叶茂盛的干草扎成的扫帚。所以扫帚星称为“彗星”。 ②心:篆文“”。 ③蛇:篆文“”,又代表贪婪、欲望。 ②③可以看出“心”与“蛇”非常相似,“心”顶部开了一个孔,称为“窍”,这个孔就是“心窍”。如果迷失了心窍、被欲望等堵塞了心窍,就成为“蛇”(欲望、贪婪)。 慧:篆文“”=“”(彗,扫帚)+“”(心)。 解读:扫帚是清理脏东西,打扫卫生用的。一把扫帚在心上,意象为打扫心灵,清除心里的欲望、执著、私心邪念等,使心灵保持纯真、干净。 古人说:“静能生慧”,静代表心里没有任何杂念、欲望,心如止水,与世无争。 所以慧的字象中又包含:心如明镜、洞悉真伪,知晓、看破世间一切,不被事物表相迷惑、洞察事物根本等。 九、文字演变 中华文字的字形在历史上发生过几次较大的改变,在这里我们大概梳理一下: 仓颉当初造出的字形我们现在都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目前流传下来最古老的文字版本是甲骨文与金文,这些已与仓颉造字时期相隔一千多年了。 甲骨文是商代雕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一般是用于记录占卜结果的。现已发现的商代甲骨,约有十余万片,整理出文字3978个。目前已识读确认出来的甲骨文有900多个,多为较常用字,尚不能识读确认的有3000多个。 金文是指秦朝之前,刻铸在各种青铜器上的文字。这些青铜器中,乐器以钟最多,礼器以鼎最多,所以又称为钟鼎文。至今已出土金文青铜器8000多件,上有不重复的文字3000多个,已识读的有1800字左右。 到了周宣王时期,太史籀在古文字基础上作了修改,建立了籀文。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所造成的分裂局面太长了,各国所使用文字的字形都发生了一些改变,甚至同一个字每个诸侯国都有不同的写法。秦始皇便统一中华文字,让李斯以秦国字形为基础,整理修改出了小篆。小篆的应用时间非常短暂,到汉朝后便不再使用,《说文解字》中一共收录了小篆9353字。 小篆之前的文字都可称为大篆,包括籀文、金文、甲骨文等,甚至包括仓颉最初造出的字形,但也有的仅将籀文称为大篆。 以上是中华文字的几次变形,但这些变形变化都不太大,基本都维持着古文字的字形,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形是隶书的出现。隶书最早出现在秦朝,成就普及于汉代,有“秦隶”与“汉隶”之分。秦隶也称为“古隶”,汉隶称为“今隶”。另外隶书还有其它不同的名称,如“佐书”、“八分”等。隶书建立后,马上得到了推行,到汉朝时完全普及。隶书建立起来后,中华文字的字形就基本固定下来了,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太大的变动(中共简化汉字除外)。隶书的建立意义非常重大,它使中华古文字的形象转变为现在的“笔画式”,更便于书写和应用,使中华文字更便于推广与普及。 关于隶书的创立者,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说隶书是秦朝狱吏程邈创立的,有说是秦朝仙人王次仲创立的。 张怀瓘《书断》中说:“隶书是程邈创立的,程邈原本是秦朝的一个狱吏,善长大篆,后来得罪秦始皇,被关在云阳的监狱中。他在狱中经过十年的研究,最终在大篆与小篆的基础上创立了隶书,并将创立的三千个隶书文字,呈献给秦始皇。秦始皇非常高兴,便赦免了他的罪,并将他提拔为御史这个官职。” 也有的说隶书是秦朝仙人王次仲在古文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关于王次仲改古文的形象创造隶书的事,《劝学篇》、《晋书·卫恒传》、《古今文字志目》、《书断》、《怀来县志》等等文献都有记载。 其中《水经注》、《序仙记》、《北都赋》等古籍中记载说:王次仲,秦朝上谷人,从小就有异于常人的志向,经常有奇异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在王次仲二十岁左右时,他在仓颉所造的古文基础上改变字形,创立了隶书。当时秦朝官务非常繁忙,文书堆积如山,使用篆文书写速度非常缓慢,得到王次仲的隶书后,大大提升了办事效率。始皇非常高兴,视王次仲为奇人,便派人召见王次仲,但一连召见了三次,都请不动王次仲。最后始皇大怒,派人用囚车将王次仲直接押解过来。在囚车走到半路的时候,王次仲突然化为一只大鸟,从囚车中飞出,在高空翻飞长鸣而去。飞到西山上空时,落下两片羽毛,化为两座山峰,就是沮阳城东北的大翮山与小翮山。 以上是中华文字在历史上的字形变化,另外中国文字还有字体上的变化。字形与字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字在基本结构上产生的变化称为字形变化,像甲骨文、籀文、小篆、隶书,是字形的变化。如果文字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只是表面风格上产生了变化,称为字体变化。像颜体、柳体、宋体、黑体以及现代美术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字体,都是字体的变化。每个人所写的字风格都不一样,都是一种字体,但基本字形都不会变。还有上古时的蝌蚪文,以及春秋战国时的鸟虫书等,应当也属于当时的字体变化。 隶书创立后,中华文字的形象就基本固定了下来,一直都没有多大变化。到了中共非法建政以后,为了斩断炎黄子孙与神的连系,1956年便在中国大陆大力推行自造的简化字。中共不止是阉割文字,还准备用拼音字母代替汉字。 1931年9月26日,苏联共产党大力推动中国废除汉字,改用拉丁字母代替,企图亡我中华神传文化。他们在弗拉基沃斯托克举行“中国新文字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共代表瞿秋白、吴玉章等人参与,与苏共草拟了“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方案。 1949年大陆沦陷以后,中共大力推行简化字,于1952年3月拟出“汉字简化表”第一稿,选定简化字700个。毛泽东看过后很不满意,认为700个简化字还不够简,汉字的数量要减少,一个字要能代替几个字。 《人民日报》1955年10月26日,第一版报导:“汉字简化不是文字的根本改革,要进一步进行拼音化,期许中共专家为拼音文字完成准备工作”。 中苏交恶后,中共废除汉字的计划就没有进行下去,所以最终未能将汉字拼音化,尚给今天的大陆留下了残缺不全的汉字。 十、文字之劫 这一章大概谈一下中共对汉字的简化与破坏。中共对汉字的简化,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大量删除、合并文字,将同音文字合并,使得字象错乱,失去对应。 比如:脸面的“面”,与面粉的“面”,原本是两个不同的字,字象完全不一样,却被合并成一字,成为一象,使字象紊乱。吃面到底是吃脸,还是吃面条? 再比喻:头髪与发生都成了发;王后与前后都成为后;稻谷与山谷都成了谷;划船与计划都成了划;茶几与几乎都成了几;占卜与萝卜都成了卜;舍弃与宿舍都成为舍;征服与象征都成了征;借口与借钱都成了借…… 二、中共的简体字使中华民族的文字失去内涵

中共把中华民族神传文化的内涵砍掉。

有网友专门为此编了一个顺口溜:亲(亲)不相见,爱(爱)没有心,产(产)不生,厂(厰)空空,面(面)无麦,运(运)无车,导(导)无道,儿(儿)无头,飞(飞)断翼,云(云)无雨,开关(开关)无门,乡(乡)里无郎,买(买)成刀下宰人头,进(进)往井里走……这些也都成了中国现状的写照,应了这字象的改变。 中华文字不光拥有它元始博大的字象,而且在五千多年的历史演绎过程中,积累了它深厚的内涵。 比如三国演义,整个演绎了一个“义”字的内涵;岳飞、杨家将,诠释了“忠”的含义;苏武、文天祥,展示“节”的境界……中华文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承载中华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已与中华神传文化融为一体,积累下了深远无边的内涵,变得广博而深厚,令神佛都为之赞叹。 中共不光阉割文字,还彻底毁坏了中华神传文化,斩断了中华文字的内涵,使其失去神性成为符号。有网友曾将清末光绪年间出版的字典《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与中共编写的《新华字典》作了对比: 比如对“党”的解释,《新华字典》解释为:1、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2、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3、旧时指亲族,如父党、母党、妻党。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释为:五百家为党,如乡党、党人;周朝制度将五家划为一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党,朋也,助也,朋助而匿非,则为偏党朋党之党。 对比一下,《新华字典》没有任何的知识与内涵,只是冷冰冰的几个解释。自始至终不让读者明白“党”的来源与意象。 再如对“跪”的解释,《新华字典》解释为:1、两膝着地,腰和股都伸直。2、足。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释为:跪,跽也,拜跪。两膝着地为跪。古人席地而坐,坐与跪相似,故宾主之间常行跪礼。今祀神及行礼于尊长皆以跪为敬,且有一跪两跪三跪之别。西人无跪礼,虽见君上脱帽鞠躬而已。 原来在宋之前,古人都是跪坐的,那时没有现在的高脚椅,古人都习惯席地而坐。就是膝盖跪在地上,臀部依靠着脚后跟,上身挺直,是一种非常端庄优雅的坐姿。这种跪式坐姿有一个专门的称谓,叫跽坐。现在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仍然保留着这种跪坐的姿势,就是以前从中国大唐学去的。 那时中国社会通行跪拜礼,因为跪拜礼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势挺直腰板,臀部离开足跟,便是跪;再配上手部与头部的动作,如作揖、稽首、顿首,便是拜,以示尊敬。比如书信结尾,平辈之间常用顿首,这无尊卑之分,只是表示敬意。再如《范雎说秦王》中记载:“秦王跪曰:‘先生是何言也!……’范雎再拜,秦王亦再拜。”可看出,古时候跪拜是相互的,只是由跽坐发展出来的一种端庄的礼节,仅表敬意,这就是跪的来源。 再比如“陕”字的解释,《新华字典》为:陕西,我国的一省。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解释为:周成王时,周公治陕以东,召公治陕以西,盖以陕为分界处,今省称陕西,即召公所治地也。其地自古为帝王之宅,周以龙兴,秦以虎视,自汉以后,皆称关中。诚天府之雄也,而新疆陇蜀尤必以此为咽喉。 二者一对比,差别就出来了,中共的新华字典不敢联系历史,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把一个词的来龙去脉讲解的清清楚楚。原因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神传文化里没有马克思也没有列宁,而中共只认这个,只宣传这个。 所以,凡是声称要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什么品格,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干什么干什么的,百分之百是邪党。 我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真诚希望炎黄子孙能够唾弃中共邪灵,认祖归宗,复兴我中华民族神传文化。△(全文完) (人民报首发,有删改)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读者留言反馈:



读者留言
 
欢迎您的留言反馈。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3)(多图) 2017/9/9 (264,878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2)(多图) 2017/9/1 (282,595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1)(多图) 2017/8/25 (275,605次)
银河系被谁推动 科学家的解释笑掉大牙(多图) 2017/4/6 (276,694次)
老和尚泄漏了外星人的科技能力(图) 2017/3/24 (64,506次)
科学家对银河系有进一步的发现(多图) 2017/2/13 (260,126次)
银河系黑洞飞出个啥?且听科学家的单口相声(多图) 2017/2/11 (256,425次)
隐身于银河系后面的两个巨人(图) 2017/1/22 (250,983次)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后面发现了惊喜(多图) 2016/12/13 (249,030次)
清朝这幅画证明外星人找错了家(图) 2017/9/18 (139,049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4)(多图) 2017/9/17 (274,444次)
看趋势 刘云山真心服了习近平(图) 2017/9/16 (247,668次)
科学家晕倒!3500年前数学竟会超现代(图) 2017/9/16 (125,928次)
两起蹊跷惨案!若早一分钟或晚一分钟…(多图) 2017/9/15 (299,697次)
毛棺前痛骂痛打江青 王海容毛忌日离世 (图) 2017/9/14 (692,473次)
科学家发现真相 反吓的战战兢兢(图) 2017/9/13 (133,141次)
英女失明后用天目看东西 难倒科学家(图) 2017/9/12 (130,691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3)(多图) 2017/9/9 (264,878次)

“红太阳”阴影!呆傻毛新宇十九大没份儿(多图) 2017/9/8 (691,017次)
丈夫心宽肩厚?陈至立此地无银三百两(图) 2017/9/7 (655,908次)
苏军士兵射坠飞碟 遭外星人变石头(图) 2017/9/5 (138,920次)
小笑话:理成江泽民式发型(图) 2017/9/3 (379,857次)
江姘头陈至立主管教育 上傍下包养(多图) 2017/9/2 (675,652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2)(多图) 2017/9/1 (282,595次)
半世纪前的承诺与偷走美国科技灵魂(多图) 2017/8/29 (235,884次)
两位记得古埃及前世的人胜过史学家(图) 2017/8/27 (126,991次)
科学家摸到了门槛儿 人类是地球旅游者(多图) 2017/8/26 (298,019次)
解周易八卦与神传文字之水乳交溶(1)(多图) 2017/8/25 (275,605次)
看看中国共产党半个世纪前的承诺(图)(更新) 2017/8/24 (626,276次)
宇宙在新生!天文学家的解释无厘头(多图) 2017/8/23 (295,343次)
《最后一任总统》与日全食375年美国独有(多图) 2017/8/22 (241,728次)
小笑话:金正恩若攻击美国(图) 2017/8/17 (338,396次)
人祸天灾!九寨沟如此美景留不住(多图) 2017/8/16 (307,087次)
被习近平收拾了!BBC成了缩头乌龟(图) 2017/8/15 (242,974次)
绿卡当场销毁!有案底华人回美 原机遣返(多图) 2017/8/14 (231,041次)
小笑话:江泽民与王冶坪婚前婚后(图) 2017/8/13 (406,400次)
与好莱坞相关的两则消息令网友惊呼(多图) 2017/8/12 (224,761次)
中印若有一战 必为解救朝鲜(多图) 2017/8/11 (236,354次)
波罗的海神秘巨物让科学家成砖家(图) 2017/8/10 (122,811次)
科学家们根本不敢触碰这个问题(图) 2017/8/8 (289,448次)
习近平,必须在十九大前就敲打你(多图/视频) 2017/8/7 (387,873次)
世间绝无仅有图片!宇宙恶势力曾死命加持江蛤(多图) 2017/8/6 (258,750次)
预言:习近平最多只能连任一届(图) 2017/8/5 (263,301次)
透露个秘密:朝鲜是中共核弹试验场(图) 2017/7/31 (654,035次)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