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科學家對中子星的新發現咋就沒價值(多圖)
 
華世谷
 
2020年3月18日發表
 
科學家說,一般的中子星相當於將兩倍太陽質量的物質塞進一座城市大小的空間內。
行星,伽瑪斯特拉爾,爆炸!
科學家稱此現象爲Pipsqueak星星釋放怪物耀。
太空望遠鏡提供的小鼠脈衝星雲。

【人民報消息】爲什麼無神論的天文學家們對於天體的研究沒有價值呢?如果各位認真閱讀他們的論文,就會發現他們的研究都是分析出來的。分析嘛,有很大成份是猜測、大約、估計、可能等等,並不嚴謹。一份近期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研究成果就是如此。 報導說,一個由馬普引力物理研究所成員負責的國際研究組,用新方法分析得到中子星的半徑大約在11公里左右。研究者稱,這比以前研究結果得出的範圍縮小了兩倍。 ◎ 科學家說中子星合併事件猶如「金礦」 中子星是目前科學家觀測到的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就像把整座城市大小的物質壓縮到一個原子核這麼大的空間內,還有其它的說法是,相當於將近兩倍太陽質量的物質塞進一座城市大小的空間內。 這是人類科學家對中子星密度的比喻,這種比喻對於人類來說已經是超乎想象的大了。但是,這樣的物體究竟有什麼樣的特性,科學家不可能知道,因爲宇宙中只有地球,包括人呼吸的空氣,是分子構成的,其它任何宇宙空間的生命都不是這樣存在的,所以在地球的任何實驗室環境中,科學家都無法模擬出其它宇宙空間的真實景象。 科學家說,通過測量中子星的各種特性,有助於了解亞原子層面的物理定律。主要研究者卡帕諾(Collin Capano)說,發現兩顆中子星的合併事件對科學家來說就像發現「金礦」一樣,可以獲得大量有意義的信息。 通過對天文事件GW170817「多信息渠道觀測」,即引力波數據結合電磁頻譜的觀測,了解到這是兩顆中子星的合併,並探索到中子星的一些簡單特性,比如半徑大小和質量。 「太令人震驚了,GW170817是兩座城市般大小的天體在1.2億年前相撞而成,那時恐龍還在地球上行走。」卡帕諾說。 「我們發現最典型的中子星,大約是有1.4倍太陽的質量,半徑約爲11公里。」合作研究者克里希南(Badri Krishnan)說,「我們得到的結果認爲一顆典型的中子星的半徑範圍在10.4~11.9公里之間。這個範圍比以前的結果縮小了兩倍。」 ◎ 科學家永遠不可能研究明白外太空 研究者稱,這份研究的意義不僅在於提升了中子星半徑的測量的準確度,還了解了中子星與中子星、黑洞與黑洞,以及中子星與黑洞合併事件的一些觀測特性。 這份研究聲稱,對於兩顆中子星合併的情形,比如GW170817的情形,未來僅使用位於美國的LIGO 和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測器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出這是兩顆中子星合併、還是兩個黑洞的合併。科學家說,不過目前,電磁頻譜的數據也起了重要作用。 科學家認爲,中子星和黑洞的合併,光靠引力波觀測,就難以將其與兩個黑洞合併的事件區分開來。這還需要結合電磁頻譜數據,或是合併之後的引力波的數據,才能將兩者區分。 我們得知,科學家研究的是肉眼看到的冰冷物體,而那裏存在的,千真萬確是繁榮的宇宙與層層生命。 這份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還認爲,對於中子星和黑洞的合併事件,其實並不容易實現「多信息渠道觀測」。因爲幾乎所有的這種合併事件中,中子星直接被黑洞吞噬,無法進行電磁頻譜觀測。只有在黑洞非常小,或是黑洞處於高速旋轉狀態的情況下,中子星才會先被黑洞撕裂後再被吞噬,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進行電磁頻譜觀測。 研究者預計未來十年,現有引力波探測儀的敏感度將更高,結合更好的多渠道觀測技術,將能探測到更多中子星的合併事件。他們認爲,每一個合併事件都是一個「金礦」,可以爲科學家提供中子星和核物理的大量新信息。 看起來天文學家們研究有術,其實根本沒有價值,因爲外層空間是衆神的世界,科學家們是無神論者,根本不相信神的存在,他們怎麼能研究明白呢?也不允許他們研究明白。(文/華世谷)△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341,76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