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政治渣男」王滬寧兼新職
 
王滬寧資料照。(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 「中國(中共)和平統一促進會」(下稱中共統促會)11日召開理事大會,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當選」會長。王滬寧今年2月在預期將掌管統戰時,就被台灣作家諷為「政治渣男」,代表中共不可信。 據大紀元記者寧海鐘綜合報導,中共新華社說,中共統促會第十屆一次理事大會11日在北京召開,王滬寧出席會議並當選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石泰峰當選執行副會長。王滬寧在會上再提所謂「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和「反獨促統」。 中共統促會具有半官方背景,受中央統戰部控制,於1988年9月22日在北京成立,在多個國家設有分會。由中共正國級領導人擔任統促會會長始於2004年。2015年由俞正聲當選會長;2018年汪洋當選會長。 王滬寧受命「統一台灣」? 王滬寧被稱為中共「三朝國師」,在上海復旦大學任教時曾訪台交流,到訪過台大、政大、清華,也認識台灣學者。 台灣陸委會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大陸情勢報告」中提到,中共將強化操作兩手策略,除了持續政軍威懾,也將透過兩岸交流各平台與人士促統促融、推進交流統戰。 今年5月中共舉行對台工作會議時,王滬寧重彈「一個中國」及「九二共識」等舊調,並提及「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 今年1月,《日經亞洲》資深評論員中澤克二(Katsuji Nakazawa)曾撰文說,中共內部消息人士透露,王滬寧的任務就是統一台灣,習近平要王滬寧提出一套理論、替換掉破產的「一國兩制」。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宋國誠3月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所謂「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可能透過相對靈活軟性的包裝,消滅中華民國主權,留下一些剩餘自治權,像港版國安法下中共的口號「愛國者治港」那樣,提出所謂「愛國者治台」的制度安排,並把中華民國、台灣的政府人員、軍隊,吸納入中共黨國的組織下,國軍都被變成為共軍。 宋國誠提醒台灣民眾,中共企圖「統一」台灣就是對中華民國主權的徹底的消滅,3萬6千平方公里的絕對占領、2300萬同胞被極權統治,最後導致台灣民主體制的連根拔除。台灣人民也應該知道,即便是經過各種設計跟包裝,中共本質依然是要併吞台灣、要消滅中華民國,所以千萬別上當。 王滬寧曾於2002年至2020年擔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被認為是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連續三任中共黨魁的幕後政治理論化妝師。他被視為習近平政權對西方強硬外交路線的主要策劃者,該外交路線使北京與美國和歐洲發生衝突。 王滬寧2月10日在北京會見台灣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時,喊話要台灣民眾赴大陸發展。定居台灣的作家汪浩當天在臉書發文說,王滬寧提出的所謂「新時代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就是中共併吞台灣的方略,就是將2300萬台灣人民送進「再教育營」的最終解決方案。 汪浩直言王滬寧在政治上是個「渣男」:1995年王滬寧由江澤民欽點進京,出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政治組組長。歷經中共江、胡、習三代。江澤民「三個代表」就是他替江搞出來的。到了胡錦濤時代,胡身邊除了令計劃,就是王滬寧。他給胡提出「科學發展觀」,胡提拔他進了政治局。但是2022年10月22日在二十大閉幕式上,胡錦濤被習近平派人帶走。媒體視頻顯示,在胡被帶走時,栗戰書一度試圖攙扶他,但被王滬寧阻止。 汪浩說,「對待重用提拔過自己的老領導,王滬寧忘恩負義,莫此為甚」,「共產黨不可信。」△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9/14/7765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