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清盤人承諾讓恆大持續運作 六百萬業主如何維權?
【人民報消息】香港高等法院日前對恆大集團頒佈清盤令後,清盤人發表聲明,承諾讓恆大業務能持續運作,並將與其管理層商討下一步工作。但恆大遭清盤後,多達數百萬業主將如何維權?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恆大集團被裁定清盤後,旗下的恆大汽車、恆大物業在香港股市一度停牌,週二又復牌。綜合港媒報道,有部分投資人押注恆大母集團有機會改善債務危機,使得恆大汽車30日開盤大漲7.86%,恆大物業更一度飆升9%;午盤過後走勢疲軟,在平盤上下震盪。 恆大清盤還有轉機嗎?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獲委任爲清盤人的安邁顧問董事總經理Edward Simon Middleton及黃詠詩在庭外發表聲明。黃詠詩表示,作爲清盤人將全力令恆大業務能持續運作。首要任務是儘可能保留及重組恆大業務,並有系統地保留恆大之價值,從而增加債權人及其他權益人在當中可以獲還款的機會;清盤程序框架內,會考慮任何可行重組之方案。黃詠詩強調,“清盤令只針對母公司恆大集團,不會對旗下附屬公司造成直接影響。” 時政評論人士蔡慎坤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清盤人考慮的是將風險降得更小些,現在經不起大的衝突。如果恆大導致整個中國房地產業崩潰將引發連鎖效應,中共政府的財政或銀行承受不了巨大的衝擊。基於屬地管理原則,有部分地方政府已深度介入,但如果債務太龐大,地方政府無力承受,中央政府會不會接管個別企業仍是問題。 “目前很多的地方商業銀行出了事,現在中共中央政府實際上也是甩手不管,它沒有能力管。如果要管,到處可能都是漏洞,”蔡慎坤說。 162萬戶“保交樓”打水漂? 數據顯示,恆大在中國境內恐留下多達162萬戶的“爛尾樓”,涉及的購屋業主多達600萬人。 中共媒體中新經緯引述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玉臣表示,“清盤令可能會引發‘相關部門’的介入。”她說,“相關部門”在處理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的危機時,通常會考慮社會穩定和購房人的權益。因此,相關部門可能會採取積極措施,比如協調其他開發商接手項目或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以保障爛尾樓業主的權益。 旅美中國經濟學者、本臺特約評論員程曉農表示,中國民衆一輩子心血化爲烏有的例子太多,中共奪權前後,每個階段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是國營企業,中共爲了保國企的名聲,可能會讓銀行出錢,幫着想辦法解決,讓保交樓完成;但私營企業,中共藉機告訴民衆,碰到割韭菜時割掉就沒了,在銀行的貸款還是要還,但房子是沒有的。” “畢竟購屋者交了錢,或者貸款在供樓,房子卻沒了,將影響社會穩定,”蔡慎坤進一步表示,恆大債務牽連甚廣,包括供貨商的貨款、工人的工資,從水泥、鋼筋到建材,大大小小各種行業以及企業間的借款、銀行借款等都指望着債務重組。 蔡慎坤:“就跟現在那些到地方商業銀行存款或買理財產品的結果一樣,到處維權。維權的結果,政府實行鎮壓或者圍堵,到時候又搞成一個敵對關係。” 程曉農同樣認爲,中共當局在民衆抗議第一時間就會壓下去,要抓就抓、要關就關。關到老百姓腿軟手軟嘴軟,跪下來不敢抗議,這樣的事情層出不窮。他表示,1989天安門事件中,許多北京民衆當時都認爲軍隊進城不會開槍,子彈是橡皮做的:“所以當軍隊奉命開槍時,很多人倒下來,子彈不是橡皮。中國人一直天真地認爲共產黨不是豺狼,共產黨永遠是豺狼。” 中國房地產不振 拖累GDP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Piper Sandler分析師Arif Haque在週一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房地產投資同比每下降1%,就會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造成0.3個百分點的拖累,而“在過去的一年裏,(中國)房地產投資驟降16%,這意味GDP受到5個百分點的衝擊。” 程曉農提到,自己有次在直播時說道,現在中國全國房價平均下跌20%。但中國網民留言說,他講得太保守,中國實際的房價掉得更多,有些地方甚至腰斬。程曉農分析認爲,中國想換屋的人買不起房,投機的投資客仍在看風向、聞空氣,等着政策利好抄底。在信心未恢復之下,中國房地產今年仍然看跌。△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分析:恆大清盤凸顯投資人對中國債務的絕望 2024/1/31 (17,386次)
龍頭房企遭清盤 恆大悲劇敲響中國經濟警鐘 2024/1/30 (17,134次)
新聞解讀:中國恆大被勒令清盤,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2024/1/30 (33,120次)
一則來自倫敦的都市寓言,一次不卑不亢的藝術維權(圖) 2024/1/30 (41,680次)
七次延期後香港法院宣佈對恆大集團清盤 2024/1/29 (17,971次)
不寒而慄 被中共列入「國家囚徒」的名單越來越長 2024/1/28 (164,811次)
儲戶維權 被以反恐名義鎮壓(圖) 2024/1/26 (33,679次)
中共器官移植新模式令人不寒而慄(圖) 2024/1/24 (102,748次)
11歲童屢失學、被限制出境 律師批中共連坐 2024/1/21 (154,727次)
 
北京空城計!網友嘆:北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蕭條過;A股大跌!
北京空城計!網友嘆:北京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蕭條過;A股大跌!
樓市挺不住了 蘇州突然全面放開限購!中國年關將至  各地一片蕭條
樓市挺不住了 蘇州突然全面放開限購!中國年關將至 各地一片蕭條
亂世來臨?!中國經濟崩潰、收入縮減、房產貶值、中產陷入窘境;
亂世來臨?!中國經濟崩潰、收入縮減、房產貶值、中產陷入窘境;
2024年開年苦日子來了!上海空城了 商舖倒閉 大街上空蕩蕩
2024年開年苦日子來了!上海空城了 商舖倒閉 大街上空蕩蕩
習暴瘦患重病?!這是真消息,還是內鬥製造出來的假訊息?| #人民報
習暴瘦患重病?!這是真消息,還是內鬥製造出來的假訊息?| #人民報
房市崩盤前夜 !「習」8年幹砸8件事!醫生揭祕:如果中國受制裁
房市崩盤前夜 !「習」8年幹砸8件事!醫生揭祕:如果中國受制裁
 
中國A股大跌 網友呼籲美國:趕緊打過來吧(圖) 2024/2/3 (137,820次)
習現身天津憶文革吃包子 引發文革復闢憂慮(圖/視頻) 2024/2/3 (231,346次)
神韻之美撼動意大利人的心靈 全國29場全部爆滿(圖) 2024/2/2 (80,303次)
三中全會難產 大整肅將進行 令習不安的特殊「落馬」名單(視頻) 2024/2/2 (60,607次)
唱空城計的北京 銀行取款要先報警?!A股大跌 女星投資「雪球」爆倉(視頻) 2024/2/2 (56,947次)
X網友指點河南省政府:別忘了把2022年的數字改一下(圖) 2024/2/2 (202,788次)
日本產經新聞揭發:中共GDP是「雞的屁」 造假無底線(圖) 2024/2/1 (199,416次)
共軍中尉 美女特務在美被抓(圖) 2024/2/1 (48,325次)
中共蔑視和毀滅自己國家 領導獨裁聯盟對抗國際秩序必定失敗 2024/2/1 (47,196次)

紅三代:習走專制老路令中國經濟陷入困境 2024/1/31 (72,786次)
亂世來臨?!中產「崩塌」消息密傳(視頻) 2024/1/31 (59,464次)
2024開年大戲 狼煙四起 中南海成驚弓之鳥 2024/1/31 (212,982次)
「十杯茶」恐嚇百姓 嚇走外資 凸顯習治國無能 2024/1/31 (203,657次)
美公佈惡名市場名單 微信淘寶拼多多上榜 2024/1/31 (43,782次)
真假!!習暴瘦還重病?(視頻) 2024/1/30 (67,443次)
河南市民舉報貪腐快速被抓 官員卻繼續升官引熱議(圖) 2024/1/30 (198,538次)
習繼續整肅火箭軍 火箭院前院長王小軍遭撤職 2024/1/30 (198,871次)
央視高調挺韓國瑜 名嘴:央視讚誰 誰就完(圖) 2024/1/29 (74,996次)
又見四通橋事件 濟南萬達廣場現打倒共產黨(視頻) 2024/1/29 (72,329次)
真爺們 好女人 丈夫失業 妻子的話讓人淚崩(圖/視頻) 2024/1/29 (84,001次)
中共圍堵失敗!臺灣以信念為基礎廣結好友成功開拓國際空間(圖) 2024/1/28 (48,050次)
韓戰十大真相(上)誰是侵略者?(視頻) 2024/1/27 (61,950次)
中共腸子都悔青了!倫敦車站鋼琴成為反共象徵(多圖/多視頻) 2024/1/27 (73,896次)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 銀行儲戶取錢遭刁難話題衝上熱搜(圖/多視頻) 2024/1/27 (126,089次)
習患重病 是真消息還是內鬥製造的假信息?(多圖) 2024/1/27 (260,734次)
精彩短視頻:戰狼不知自己是蟑螂 2024/1/26 (61,023次)
昏睡中與神許諾 美女主播重生(視頻) 2024/1/26 (83,869次)
外資撤離 世界工廠變無人區(視頻) 2024/1/26 (65,184次)
波士頓中國留學生威脅民主活動人士被判有罪 2024/1/26 (45,220次)
蘋果手機登中國手機市場霸主寶座 2024/1/26 (56,824次)
小布什一句試探 套出了胡錦濤底細 2024/1/26 (222,430次)
歐美多國批評中共侵犯人權 要求廢除國安法(圖) 2024/1/26 (45,847次)
媒體大V:他是包著金箔紙的臭雞蛋 沾上會帶來災難(圖/視頻) 2024/1/26 (64,491次)
中南海慌了 紅二代逼宮 輿論反習(視頻) 2024/1/25 (69,898次)
臺灣退役將軍:王志安是中共特務(視頻) 2024/1/25 (68,312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