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人类的出路(一)人类已经危险了
 
干龙
 
2024年10月16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2017年10月4日,一颗巨大的火流星在云南省迪庆州发生空爆,据当时媒体报导:当天20:00,夜空突然如雷声巨响,一颗明亮的点划成闪光,稍纵即逝后又再度出现,照亮夜空,一颗火球拖著尾巴,撞向远处的山峰,黑夜中的山峰被映照得亮如白昼。专家说,其撞地能量相当于550吨TNT的炸药。其实,在之前,世界许多科学家多次警告:有700颗左右的小行星对地球构成撞击危险。而庆幸的是,人类多次躲过了与地球擦身而过的近地小天体撞击灾祸,最明显例子就是迪庆事件和2013年的俄罗斯城市车里雅宾斯克事件。2013年的俄罗斯上空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在半空中却被不明力量击碎,掉入车里雅宾斯克的碎片震损了数英里范围内的窗户,并伤及了1,400多名俄罗斯村民,如果小行星没有空中解体,伦敦可能被摧毁。 其实,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类似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事件基本年年发生,只是很多以流星雨的光热在高空解体融化。英仙座、猎户座、狮子座……天上时时在演出著星球爆炸的大戏,只是人类还未弄明白,为什么地球这么幸运能一次次躲过灾难,如果宇宙的物质是平衡的、有规律的,那对应人间,地球难道能安然无恙吗?宇宙的环境之变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已影响到地球? 2017年11月下旬,来自于全球184个国家超15,000名科学家再次联合发布警告「人类危险」通知书。科学家们表示,至2017年的25年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62%,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世界人口增加了20亿,而动物的种群则被灭绝了近30%。人均淡水使用数量减少了26%,海洋鱼类减少,海洋死亡区数量增加了75%,18亿亩家业用途林地流失,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类,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29%。而世界人口却增加了35%。 其实,不只是这些量化的环境破坏资料,二十多年来,地陷、地震、江河断流、沙尘暴、雾霾、水石油煤等各种资源的日渐枯竭、森林减少、草地沙化、海平面上涨……种种「天塌地陷」般的灾难越演越烈,在人类的身边已张开了血盆大口。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预言:人类所剩时间不多了,地球将变成一个「熊熊燃烧的火球」。 科学统计显示,2050年,世界海洋中塑胶垃圾数量将超过鱼类数量,人类的垃圾塑胶正在以每年800万吨的速度进入海洋,相当于每分钟就有一辆卡车垃圾倒入海洋,据估计,目前海洋中有超过15,000万吨塑胶。这些塑胶在洋流力和阳光作用下分解成直径为1毫米左右的小颗粒,并随地球洋流运动到达全世界海洋。近期,研究人员在英国考察了4个海滩,塑胶污染了80%贻贝,含有小于5毫米的的微塑胶。人类将无法食用,然而,带有塑胶的鱼可能会出现在我们的盘子上。科学家称,它们可以穿透器官甚至细胞,将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 科学家安德里斯‧范费拉内克发现,目前南极80%鸟类胃中都有塑胶,而管鼻鹱平均每一只鸟都有31块塑胶碎屑,因为当食物和微塑胶混合在一起,这样就会被管鼻鹱误食。 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占全球河流总量14%的5.5万亿立方米的淡水,全球2,500万人死于饮用不洁水,约1.7亿正在饮用被有机物污染过的水,世界有3亿城市居民面临水污染。 目前干旱面积占世界面积40%,由于人为因素加速土地荒漠化,每年荒漠面积增加约2,500平方公里,而中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80年代开始,每年扩大2,100平方公里,今后10年还会以1.32%速度扩张。 环境污染下必然会有生存威胁的实质性表现。迄今十多年来,非典、禽流感、猪流感、埃博拉、登革热、超级病菌、鼠疫、洪灾、海啸、干旱、飙风……各种天灾轮番上演,虎视眈眈,已埋下了全人类整体性灭绝的威胁根苗,甚至已实质发生。 其实,来自外界的毁灭性力量还有挽救的可能,更可怕的是来自人类自身的毁灭,正应了中国的俗语:天作孽还犹可救,自作孽不可救。近三十年来,人类的道德极速下滑,特别是中国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人经历了极端的政治运动和贫穷后,一下到了极端的经济和致富运动,自私、为了赚钱和个人利益不择手段,什么透支资源吃尽子孙粮,什么毒奶粉毒大米毒油,什么宰亲杀熟,什么见死不救落井下石,什么恐暴事件……人人互相视为敌人,成了常态。 曾经参与黑社会和搞性乱的人会被人们戳后脊梁,现在要成为商业大佬就得黑白通来,只崇拜物欲胜者,砍啊杀啊恶性竞争,妓院「美容院」开到公安局门口,政匪一家亲。同性恋、吸毒、虐童、乱伦成风,养小三二奶成了成功者的象征。中共媒体自报的凡是贪官污吏被查被抓的,基本都有与他(她)人通奸、养私生子一语,没被查出来不知还有多少。 中国大陆乱象确实如同一个修炼者在明慧网上描写的:社会公开宣扬性解放,反传统,追星,引导人把物欲横流当成了生活意义。让薄、透、露、体型裤、性感、诱人、网恋、一夜情等等成为社会潮流,KTV歌舞厅、按摩室、招妓酒店、男模歌厅、成人情趣用品充斥大街小巷。谁的婚外恋多被说成是有魅力,有本事,是成功者,把恪守传统说成落后,失意者,他们受到嘲笑和冷落。社会有意误导人把这当成社会繁荣、生活幸福的标志。科技使网路纵横,QQ、微信、短信、聊天室、手机等具体交流接触工具普及到每一个人,使人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色情的图片、视频、新闻、裸聊,都能找到想淫言秽语或性乱的对象;让色欲引领社会时尚,让全社会色情化,随便在城市的公园或大街上搭一个人就可以回家搞一夜情。而妓女的低龄化,从大学生到小学,甚至有小学生在网上裸播、招嫖……更促使社会道德崩溃。 反传统、反规矩的变异思潮充斥生活领域。书店里吹崇多角情爱、暴力的书到外都是,现代派黑乎乎不知所云的书被认为深刻、有文化,而「四书五经」类的书没有人过问;美术作品都是些奇形怪状变态的作品,没有人能看懂,也不知美在哪里;音乐或是狂暴或是情啊爱啊的流行歌曲占据了柜台;电影电视多是些暴力斗杀或情爱无聊低级趣味;垃圾新闻、无聊资讯充满电脑;超市鬼谱、骷髅象、蛇怪、变异卡通人物……卖的快,人们喜丑弃美。年轻人头发两边染成红绿中间高高一绺黄色,衣裤剪得破洞百出,鼻子嘴唇上打戴个耳环…… 人们甚至公开互相危胁和残杀,把人不当人看,反人性、反道德,做坏事还洋洋自得。媒体经常报导车站或广场、校门口等公共场所砍杀无辜路人;一车人看著流氓当众强奸女子没有人站出来;老年人摔倒在地没人敢扶;看见有跳楼跳河自杀的大家看热闹起哄;性侵未成年人或虐童;绑架小学生作人质;暴恐组织经常人为爆炸工厂、企业或村镇;青少年犯罪呈年轻化恶劣化集团化;黑社会扩大化;政府以合法名义强迫驱赶或拆离居民住宅;政匪联手组织集资欺骗;社会以经济名义破坏传统;国家合法活摘国民器官;战争以核武危胁世界……而种种个人或党政集体制造出天灾人祸后,党媒控制的宣传机构为官帽总是把丧事报成喜事,对全国全世界撒谎,甚至为政权阴谋制造假新闻…… 而共党在国际上输出的所谓平均、进步等思潮,夹杂著科技、现代意识等,整个人类的信仰、文化都被影响、变异。 精神、思想、文化、人心……这些也是一种存在,这种存在的败坯和物质败坏互为循环,而人类的灭亡就是物败与精神败坏的必然结果。 茫茫宇宙中,地球只是一粒尘埃。在物质「产生、发展、高潮、衰弱、灭亡」的规律中,「尘埃」及「尘埃上的物质」一旦精神败坏,毁灭的概率大大增强。 2017年,全球不同国家的天文学家和气象局、地震局测到不同国家有64起来自天空的不明巨响,美国、澳洲、英国等各地,在同一年不同时间出现,让专家百思不解,至今还没查明。 2017年11月,英国《卫报》报导,美国地质学会(Geological Societyof America)年会中,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毕尔汉(Roger Bilham)与蒙大拿大学教授班迪克(Rebecca Bendick)发表研究论文说,科学界发现地球自转减缓,尽管每天仅减少1毫秒,但表明接下来,地震全球出现破坏性强震的概率大增,这与地球核心运转的轻微变化所致。如果地球哪天突然停止,地球上的一切瞬间全消失。 而这个地球或地球上的人类,说不定已经毁灭过多次。 2004年飓风艾文重创美国,阿拉巴马州刮起强风巨浪,把墨西哥湾阿拉巴马州外海250公里处,一座沉在海底深处的丛林往上带,当地潜水店(潜水用具行)的老板发现了它:湛蓝大海下,鱼群悠游,但它们不是围绕著珊瑚礁,而是绕著树根栖息觅食。科学家估算,这座丛林应该6万年前就存在,后来因为海平面突然上升,整座丛林淹没大海。 老板布罗顿说:「我们接到一通电话,说是有一个渔场,但却从未被发现,没有出现在任何纪录上,希望委托我们来调查一下,我们开船出海后,到了水面下就看到,这像是史前时代的河床。」各地的学者和记者都来一探究竟,不管是研究海洋,还是陆地生物的科学家,都大开眼界:「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片水下丛林时,真的让我非常惊艳,好像就是有人把一整座柏树丛林,就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全部移植到墨西哥湾海底。」 海洋生物学者说:「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这座丛林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经是陆地,突然间就被淹没了。」古生物学家贝克说:「阿拉巴马州曾有一半以下的面积,是浸在古代海洋下,这可追溯至恐龙时代。」报导说,也就是说在5到6万年前,地球温度突然上升,也让海平面跟著上升,吞没了原本的陆地。对比现在全球暖化的情况,我们现在的陆地,很可能有一天也会突然被淹没。 2010年前后,媒体报导了很多关于海底的建筑,这些建筑大都是一些有规则的几何图形,多为房子,还有多层的石头平台、石头城堡、墙壁样的结构,以及环绕著六角形柱子的石环,都带有人工雕琢的味道。石头上面有或许用来插入支撑木结构的柱子而留下的孔。而考古专家和一些建筑学家们,无法确定建于哪个历史时期,似乎这些建筑是亚洲建筑,至少有上万年历史了。这些都似乎在暗示人们,这里曾经是远古代的城市,不知何年,何故沉入海底了。 其实,世界许多考古家在各大洋的海底发现海底建筑自上世纪中叶就见报了。据报导,一九六八年以来,考古专家秘鲁海岸边的水下二百米深处,发现了雕刻的石柱和巨大的建筑物。人们不断在比米尼岛一带水下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有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门洞。令人吃惊的是,它们的模样与秘鲁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巨石墙十分相像。这些海底建筑结构严密,没有相当的知识水准是无法建造的。 1974年,苏联的一艘「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成功地拍摄了八张海底照片。从这些照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除了腐烂的海草外,还有一座古代城堡的墙壁和石头台阶。它沉没的时间也是在大约一万多年以前。报导称,这些沉没在海底的文化痕迹,都属于地球史前文明的东西。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建筑技术,实在无法用我们今天的历史学来解释,因为它们太古老了。 科技界已有人承认,人类曾被毁灭过,而且不只一次,相隔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史前文化证明人类历史是一茬茬的。 人类为什么会灭亡?是不是物质与精神败坏到失衡,使地球承受不了这种变异的破坏而以自然之力毁灭了生灵? 让我们来看科学家发现的另一些证据,这些证据说明什么呢? 2002年2月19日,在印度古茶拉底省外海康贝湾海床发现一座古城,长宽均达九公里,这是一个偶然的发现,当时国立海洋技术学院的海洋学家正在检测该地区水污染的程度,却收到奇怪的讯号,于是放下两具敏感度极高的声纳装备下海探测,赫然发现一处长宽均达九公里的海床上的古城遗址。 一具挖泥机自此一遗址挖起数吨淤泥,其中包含了诸如石制工具及饰品等许多人工制品,甚至还有人类的下颚骨和牙齿。 领导挖掘工作小组的凯希罗里说:「我们当然非常兴奋。」初步的检验显示,古城年代可能远溯至西元前七千五百年。 在此前后,美国动物学家范伦坦博士来到大西洋巴哈马群岛进行观测研究。范伦坦是个深海潜水好手,在水下考察时,他意外的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一些奇特的建筑。这些建筑是一些古怪的几何图形——正多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还有连绵好几海里的笔直的线条。 1968年,范伦坦博士宣布了新的惊人发现:在巴哈马群岛所属的北彼密尼岛附近的海底,发现了长达450米的巨大丁字形结构石墙,这道巨大的石墙是由每块超过一立方米的巨大石块砌成的。石墙还有两个分支,与主墙成直角。范伦坦博士兴奋不已,他继续探测,并很快发现了更加复杂的建筑结构——平台、道路还有几个码头和一道栈桥。整个建筑遗址好像是一座年代久远的被淹没的港口。 「飞马」鱼雷的发明者,法国工程师兼潜水家海比考夫来到现场,他是水下摄影的高手,用当时最新的技术勘察了这一片海域,并拍下了几张照片。这些照片发表后,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轰动。 1974年之后,巴哈马群岛一带便挤满了世界各地赶来的科学家、潜水家、新闻记者和探险者。对这些建筑究竟是谁造的这一点上,有人认为,巴哈马与玛雅人的故乡尤卡坦半岛相距不远,因此这可能是史前玛雅人的古建筑,由于地壳变动而沉入水下。有人则从巴哈马海域陆地下沉的时间上推算,认为这些水下建筑建成于西元前七、八千年间,因此应该出自南美古城蒂瓦纳科的建造者之手,但蒂瓦纳科的建造者是谁本身就是个谜。 除海底建筑外,还有被称之为「史前西斯廷小教堂」的拉斯考克斯洞穴壁画、肖维特洞穴壁画、马古拉洞穴壁画等等,根据对岩石纹理等同位素分析,都是史前艺术,但其中画上去的人物、动物等活灵活现,技艺非常高超,从画中内容看,更不可思议的是,都有现代人的装束及生产工具,这些,令科学界震惊。各种猜测或预言五花八门。 当然更多严肃的科学家们拒绝各种猜测或预言,他们认为这些水下建筑年代「相隔年代相当久远。」可见,史前毁灭过的人类不只一次。一茬人类毁灭了,留下来一点史前文化继承了下一次的人类,然后再是精神和物质败坏,再毁灭。在这个离这茬人类最近的史前文化来看,人类在古时期,却有如此高深的修养和文化,可见,人类本不是猴子进化来的,因为,当时人类就有高度精神文明。那么,这些人类到哪去了呢?为什么当地没有这些社会或人类的延续呢?这些证据能让我们严肃地思考些什么吗? 还有,史界认定的亚特兰蒂斯、楼兰古国、大西洲等,他们真的存在过吗?到哪里去了呢?(未完待续)
 
分享:
 
人气:10,646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大陆最赚钱地铁神话破灭;台湾呛中共:搞文革才是民族败类;
大陆最赚钱地铁神话破灭;台湾呛中共:搞文革才是民族败类;
海南暴雨 两大水库加大泄洪! 淹没123个村庄! 民众在屋顶求援!
海南暴雨 两大水库加大泄洪! 淹没123个村庄! 民众在屋顶求援!
咋办?房子越来越多 人口越来越少;A股普跌 沪指失守3300点
咋办?房子越来越多 人口越来越少;A股普跌 沪指失守3300点
上海已死 各行各业大萧条!上海国际展会不见外国人 国内人也寥寥无几!
上海已死 各行各业大萧条!上海国际展会不见外国人 国内人也寥寥无几!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