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0月26日發表
人氣:8,320 分享:
|
|
340萬人拼「國考」 一萬多人競爭一個崗位 |
|
【人民報消息】中國公務員考試報名剛剛截止。據統計,今年報考人數比去年增加了三十四萬餘人。在中國經濟下行、各地財政緊張的大背景下,「國考」熱反映了哪些變化?報名及招錄中各項數字的變化又反映了哪些問題?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據中國公務員考試官方報名網站「中公教育」統計,截至北京時間10月24日17時30分,2025「國考」報名總人數達3258274人,比去年同期增長34萬餘人,預計審覈結束時將有340餘萬人將參加新一年的「國考」。今天考公爲什麼如此烈火烹油?
失業大背景下「最後一條路」
據時事評論員王劍觀察,」國考」是很多人的最後一個方案。他告訴自由亞洲:「現在經濟不好,找不著工作,或者是找不著理想的工作,現大家就把希望放在國考,怎麼著也是個國家公務員,這個心態就是求穩。不然怎麼辦,外資企業在撤離,私營企業不可靠,中小企業倒閉,國有企業你進不去,那往哪去?」
王劍認爲,「國考」熱還因爲它相對更公平一點,目前基本上沒有看到國考曝出太多的醜聞。「所以現在年輕人就選擇國考,是趨利避害的一個選擇;第二個,相對於其他企業和崗位,公務員已經是非常的安穩了,私人企業,中小企業來說,那分分鐘就倒閉了呀。」
曾在中國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部門工作的杜文認爲,公務員成爲大家追捧的工作,還因爲中國本來就有「學而優則仕」的觀念。他對自由亞洲說:「自古以來就如此,你上學讀書,考狀元,最根本的動力就是要當官兒,那麼當官兒的前提就是去考公務員。」
雖然在當年經濟下行、多地爆出公務員減薪欠薪的消息,但杜文說,大陸公務員的「隱形福利」非常之多,從住房,到醫保,到退休待遇,到年節費,甚至公費旅遊,「權力不同的部門,待遇是完全不同的,越是掌管錢的部門、有權勢的部門他福利越好,只有直接和間接的區別。」杜文舉例說,「比如法治辦是很清貧的部門,沒有什麼實質性權力,但是後來我才知道,任何法律法規,都要立法調研,一調研就去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拿著公款旅行去了。」
今年誕生的報考「超級明星」崗位確實有這樣的特質。這個職位來自中華職業教育社聯絡部,僅招錄一人,卻有16702人報名。這個工作的主要內容是策劃、協調實施外事活動;負責制定單位年度外事工作規劃;隨出國(境)團組出訪,接待國(境)外來訪機構等等,且戶籍不限制,全國考生都有報名資格。
2025國考報名人氣最高的地區是北京和廣東,在25萬人以上,但也有163個崗位「零報名」。這些崗位普遍要求較高,例如,有110個職位要求有服務基層項目工作經歷,需要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特崗教師、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或者在軍隊服役五年相關經歷,政治面貌要求黨員或者共青團員等。
招錄人數新增一百六十人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到2025年,「國考」招錄人數依次約爲:2.41萬、2.57萬、3.12萬、3.71萬、3.96萬、3.97萬,2025年只是略有增幅。上市公司華圖教育首席研究員劉有珍在接受《界面》採訪時認爲,「國考」招錄規模未來有望維持在每年3.95萬左右。「
王劍對自由亞洲分析說,「相比去年,今年實際只新增一百六十人,其實沒有增加多少。理論上來說經濟不好,財政收入下降,政府部門應該瘦身,你財政狀況那麼差,還增加公務員幹什麼?但不僅公務員要增加,國有企業也還要招聘,爲什麼?因爲只有這些地方纔能養得住人。」
王劍還觀察到,在今年新招錄的公務員崗位分布上,稅務系統佔比最高,達58%。「很明顯就是要繳稅,招的人背後就是錢呀,把每一科稅都繳回來。」但他認爲這種做法屬飲鴆止渴,「會把經濟殺死,非常愚蠢,但是他們忍不住」。
杜文也認爲,雖然財政困難,但很多地方政府仍要承擔解決就業壓力的任務,「比如前些年推出來一刀切處級幹部,本來60歲退休,現在50歲就回家了,叫提前離崗,因爲走一個就能進一個。但是這也造成了多一個人領工資,崗位不變,領工資的人增多了,因爲提前走的那個,他不佔崗,但是你要發工資。」
政治理論成爲單獨的考試部分
2025年「國考」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重要的,是政治理論成爲單獨的考試部分。此前,政治理論貫穿於「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五部分的考察中,今年專門增加了第六部分,重點測查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0月24日晚,中公教育集團總裁李永新在抖音直播時對此解讀說,這使得備考「可能更容易了」。此前「行測」的考察範圍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歷史、地理、科技等多領域,但如果只是考十五道政治理論題,複習起來則比較容易。
杜文認爲,「無非就是增加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內容,是一種政治洗腦。這就考試指揮棒,與其上崗以後不斷地政治學習,那你在崗前直接學好,這不更好嗎?說的到底還是習近平的那個入心、入腦、入魂理論嘛。你要加入這公務員隊伍,你必須學,還得主動學。」
考公中的人才浪費
大量本科、碩士、博士畢業生去報考基層公務員是另一個常被熱議的話題。如果哈佛畢業生去教育局、北大女博士報考城管等。一部分民衆認爲這是學歷的浪費,另一部分人則認爲這是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
杜文表示,公務員的人才浪費現像一直非常嚴重。他在政府工作時,辦公室負責接電話的就是南開大學畢業生。「國家各部委2000年以後進的人都是博士了。他們肯定是不能學以致用,可以認爲是埋沒了的;但是另一方面,你當官兒了呀,這就是中國人讀書的目標呀;從另一個角度說,你是碩士博士,去基層當公務員,很容易就冒尖兒了。」
王劍則認爲,不存在人才浪費問題。」現在年輕人失業這麼高,失業就是你沒有崗位給你,那怎麼會浪費?對很多人來說,特別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公務員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而且錄取率只有1.2%,要比其他99個人優秀,你纔有機會嘛,不存在什麼浪費。」
2024年國考中,最引人注意的是,一名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應用物理博士,通過「國考」到安徽省宿州市蕭縣當了一名基層公務員。他也是宿州在2024年新招錄的四百餘名公務員中唯一的博士。據大陸媒體澎湃新聞今年9月30日報導,這名博士已入職,處於試用階段,一年試用期滿後纔可定崗。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0/26/86040.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10/26) |
-
反習派從中層敲掉習親信 令習無力反撲 (71,857次) 2024/10/8
-
黨魁氣勢衰弱 用吳邦國給自己招魂(圖) (69,184次) 2024/10/10
-
習近平被削權後疑遭黨內軍內羞辱 (65,431次) 2024/10/16
-
中南海黨政軍反撲 習政權搖搖欲墜(圖) (65,289次) 2024/10/7
-
心懷不滿!澳門市民如此對待特首選舉(圖) (65,240次) 2024/10/12
-
習近平軍權易手 張又俠再添新證 (63,915次) 2024/10/23
-
傳秦剛最新消息:因傅曉田舉報而自殺 保留副部級待遇 (63,889次) 2024/10/15
-
張又俠拿海軍開刀 習軍權被削弱跡象 (62,778次) 2024/10/11
-
張又俠突訪越南 信號異常 (62,563次) 2024/10/25
-
習赴福建蔡奇罕見未陪同 信號強烈 (62,128次) 2024/10/17
-
政變不是傳聞,習家軍頻頻落馬!傳軍改辦主任被查(圖) (61,004次) 2024/10/6
-
央視前大牌沈冰披露:江從曾手中搶走宋祖英之祕辛 (60,770次) 2024/10/14
-
江派原政治局常委吳邦國病亡 其家族腐敗再被提起 (59,563次) 2024/10/8
-
習軍權被削落後會遭什麼危險嗎 (59,309次) 2024/10/20
-
吳邦國充當「兩面派」的往事(圖) (58,020次) 2024/10/9
-
辦案不力 北京副市長高朋落馬(圖) (57,276次) 2024/10/22
-
習近平不甘失權備戰翻盤? (56,640次) 2024/10/21
-
習近平參觀六尺巷 憂權力不穩處境不妙 (55,518次) 2024/10/18
-
中共前司法部長唐一軍被雙開移訴 他被誰出賣 (55,209次) 2024/10/8
-
習被削權被剪裙邊,中南海仍演團結大戲 (55,072次) 2024/10/5
-
中共黨魁到訪安徽 是恐嚇火箭軍還是表達「退意」 (53,194次) 2024/10/20
-
要革了共黨的命?各地紛紛再現白紙革命 (53,014次) 2024/10/23
-
多個正國級被翦「黨羽」,中共官場不斷翻舊帳 (51,705次) 2024/10/25
-
拼經濟還是拼臺海? 習近平釋放矛盾信號 (47,573次) 2024/10/17
-
中共前司法部長唐一軍涉貪被捕 被指家風不正 (46,242次) 2024/10/18
-
中南海氣氛詭異傳王岐山被軟禁 (42,834次) 2024/10/13
-
小說:紅朝毀滅記(4)接班人遇刺(圖) (41,173次) 2024/10/23
-
兩週內套牢三萬億 年輕股民血本無歸 (40,888次) 2024/10/15
-
A股暴跌!「習大膽兒」的股市為誰而開?(圖) (40,750次) 2024/10/10
-
小說:紅朝毀滅記(1)江澤民上位(圖) (38,113次) 2024/10/17
-
中南海詭異信號連發 習近平失勢跡象逐漸清晰化 (35,653次) 2024/10/19
-
小說:紅朝毀滅記(2)炮轟總書記 (35,371次) 2024/10/18
-
小說:紅朝毀滅記(3)王立軍化妝出逃(圖) (34,721次) 2024/10/21
-
人算不如天算!習近平無意中把自己套進預言(多圖) (34,444次) 2024/10/15
-
人類的出路(一)人類已經危險了 (34,010次) 2024/10/16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