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11月10日發表
人氣:25,480 分享:
|
|
川普當選效應初現 歐盟英俄伊等變調(圖) |
|
梅淩霜
|
|
 美國總統川普。 (Photo by 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
【人民報消息】在全世界矚目的美國大選中,川普以雷霆之勢獲勝。不無誇張的說,其影嚮力絕不僅僅限於美國,而是波及全球,既影嚮其歐洲盟友,也威震世界侵略他國和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比如俄羅斯、伊朗、北韓以及它們背後的中共等。無疑,各國以及國際地區組織的政要,都要考慮未來如何與這位行事雷厲風行的總統打交道,尤其是那些侵略國、支持恐怖行動的幾個政權,更清楚川普上臺意味著甚麼。
如果說多國政要在給川普的賀電中強調了盟友關系,強調要加強與美國的關系,那麼,以下幾個資訊則是具體的體現,是在向川普示好,川普的威懾力可見一斑。
11月9日,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來自英國政府、保守黨和軍工部門的消息人士報道,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計劃2025年春季在川普宣誓就職後,宣布將國防開支從目前占GDP的2.2%提高到2.5%。這對於一直要求歐洲各國提高國防開支、甚至威脅退出北約的川普來說,自然是好事,而這也有助於工黨與特川普建立良好關系。
11月8日,歐洲理事會主席查爾斯·米歇爾表示,貿易和安全可以成為歐美合作的主要領域。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表示,歐盟從一開始就希望與未來的美國總統川普的政府建立良好關系,「美國是我們最大的貿易和經濟夥伴……從川普新政府一開始就職就建立良好的關系很重要。我們將繼續推動積極的跨大西洋議程。」她還表示避免川普對歐洲加徵關稅的策略之一,就是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目前歐盟仍從俄羅斯購買大量能源,這對俄羅斯可不是甚麼好消息。
11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參加「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全體會議中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在川普獲勝後,俄羅斯不會拋棄美元。他證實,俄並沒有放棄美元,只是「拒絕使用美元作為結算工具」。他還表示,俄羅斯打開了與美國恢複關系之門,這一言論可以被理解為是向當選的川普發出的「直接信號」。
而長期被美國制裁的伊朗,在川普當選後,其外交部發言人伊斯梅爾·巴加埃於11月9日在其Telegram頻道中,否認了對其涉嫌參與暗殺美國領導人的指控,認為這毫無根據,並稱這是「以色列的陰謀」,目的是使美伊雙方的關系複雜化。據美媒前一日前報道,美國聯邦調查局聲稱,伊斯蘭革命衞隊的一名未具名代表涉嫌策劃暗殺贏得大選的川普。而川普早些時候也指責伊朗對他採取了具體但不成功的「行動」,並可能重複這些行動。伊朗當局的否認,顯然是害怕引來川普的雷霆之怒。
也是在這一天,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卡塔爾當局迫於美國壓力,正要求不願就釋放以色列人質進行談判的哈馬斯領導人離開該國,「這是這個波斯灣國家政策的重大變化。」據悉,哈馬斯領導人將前往土耳其。卡塔爾之舉,除了與拜登政府一段時間以來在中東的斡旋和壓力有關,同時也與擔心未來招致川普的雷霆之怒有關。
此外,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則要在8日與美國川普通電話,重申其願與川普合作,追求基於國際合法性和原則的、公正且全面的和平。
為甚麼無論是美國的盟友,還是被美國制裁的俄伊,都在放軟身段?一個重要原因是,川普第一任期中展現的領導力、決斷力和捍衞美國利益的堅定決心、勇氣、意志,以及其任期內美國經濟回升、世界無戰爭爆發、消滅伊斯蘭國,都讓外界相信,經历過更多磨練的川普在新的任期,將再次向世界展現其鐵腕,尤其對於恐怖組織和恐怖分子,川普絕不會手軟,塔利班就是前車之鑒。
川普在第一任期,多次對塔利班實施斬首行動,對其高層採用忍者導彈定點清除。忍者導彈的殺傷範圍不足一平方米,但目標死狀難言。2019年10月,臭名昭著的世界暴力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頭目巴格達迪,就是被忍者導彈擊中斃命的。還有伊朗二號人物、與中共密切勾結的蘇萊曼尼,也是死在該導彈下。至於塔利班,包括其金融負責人莫希·布拉在內的多名負責人,也死於斬首行動中,塔利班此後與美國達成協議,消停了好一陣子,直到拜登政府上臺。
正如川普在巴格達迪死亡後以強有力的口氣向世界宣布,「巴格達迪的死亡表明了我們致力於永久而徹底的擊敗ISIS和其它恐怖組織的承諾。」那些壓迫和謀殺無辜民眾的恐怖分子永遠不會安穩的睡覺,「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將徹底摧毀他們。」
這樣的川普,是不是在讓哈馬斯恐怖分子、黎巴嫩真主黨、胡塞武裝以及它們的幕後支持者伊朗、中共,內心在顫抖?在川普勝選後,發表聲明敦促川普從現任總統拜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的哈馬斯,而以色列媒體則連夜再次轉載川普對哈馬斯的講話:「趕快在我回到白宮前將人質都釋放,否則你們沒有好果子吃!」
至於俄烏戰爭,有媒體披露了川普團隊的方案,但並未得到確認,而普京的示好,也表明莫斯科願意與美國商討結束戰爭的方案,這自然是中共政權不願看到的。
在川普團隊中,有多人是堅定的反共者,正是他們幫助川普在第一任期,調整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國防戰略,將中共視為頭號「敵人」,並將重點從「反恐」轉向「反共」,開啓了貿易之戰。因為美國已經意識到中共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威脅,包括塔利班、伊朗革命衞隊在內的恐怖組織和反美政權背後都有中共的鬼影。中共支持這些恐怖組織和政權的目的,就是攪亂美國,以便中共稱霸世界。
2020年,隨著中共隱瞞病毒真相,將病毒擴散至全球,造成二千多萬人感染、幾十萬人死亡的嚴重後果後,美國朝野上下走上了徹底反共之路,川普之後的拜登政府也是如此,不僅在政治、經貿、軍事、科技、網路、社交媒體、外交、媒體等多方面針對北京連出重拳,打的北京是無招架之力,而且打造民主國家聯盟,全面遏制中共在全球的擴張。
在國際上逆風逆水的中共,在國內的日子也很不好過。經濟下滑,外匯儲備下降,金融陷入危機,資金外逃嚴重,失業率攀升,官員異心,民眾怨聲載道……
如果說中共熬過了拜登政府的四年任期,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由鷹派組建的川普政府更為猛烈的打擊,內外交困下又不願改弦更張的中共還能挺多久? △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1/10/86415.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11/10) |
-
習近平軍權易手 張又俠再添新證 (63,927次) 2024/10/23
-
李升蔡降 習近平再度高調反改革(圖) (62,950次) 2024/10/30
-
張又俠突訪越南 信號異常 (62,575次) 2024/10/25
-
「一尊」特權消失 帝制失敗(圖) (62,143次) 2024/11/5
-
習反撲 政治局會議高調反腐 四中全會落空 (59,185次) 2024/10/29
-
辦案不力 北京副市長高朋落馬(圖) (57,289次) 2024/10/22
-
李幹傑也不陪同習近平國內考察調研了 (57,148次) 2024/11/8
-
習近平不甘失權備戰翻盤? (56,653次) 2024/10/21
-
蔡奇吹捧黨魁也在降調 (56,208次) 2024/11/4
-
朱鎔基王岐山露面 丁薛祥柔性站隊 (55,818次) 2024/11/3
-
要革了共黨的命?各地紛紛再現白紙革命 (53,026次) 2024/10/23
-
何衞東指令被忽視 各軍種表態證誰是軍中老大 (52,180次) 2024/11/3
-
多個正國級被翦「黨羽」,中共官場不斷翻舊帳 (51,717次) 2024/10/25
-
黨魁湖北調研蔡奇再缺席 官媒報導現詭異 (51,480次) 2024/11/6
-
12萬億化債保中央 習近平重奪軍權? (50,958次) 2024/11/8
-
範長龍張又俠皆曾訪問越南 官媒報導有不同 (50,668次) 2024/10/28
-
小說:紅朝毀滅記(4)接班人遇刺(圖) (41,184次) 2024/10/23
-
「紅二代」李小鵬被免去交通部長職務 (40,083次) 2024/11/9
-
習權力危機加劇 被逼退跡象又增新例(圖) (37,422次) 2024/10/27
-
小說:紅朝毀滅記(3)王立軍化妝出逃(圖) (34,728次) 2024/10/21
-
最新賣國罪行 中共割讓9萬平方里土地給印度(圖) (34,620次) 2024/10/29
-
小說:紅朝毀滅記(6)變態的酷刑 (34,501次) 2024/10/31
-
人類的出路(三)究竟為什麼 (33,864次) 2024/10/21
-
刺激了個寂寞 地方政府企業欠款超12萬億! (33,823次) 2024/10/27
-
小說:紅朝毀滅記(5)令狐無間道(圖) (33,497次) 2024/10/27
-
塞爾維亞在與俄羅斯拉開距離 普京有苦難言 (33,449次) 2024/10/20
-
網傳王岐山被軟禁在家 (32,137次) 2024/10/22
-
小說:紅朝毀滅記(7)張張劉密謀(圖) (31,833次) 2024/11/5
-
「習思想」在重要會議消失 黨魁正在失勢 (31,729次) 2024/11/4
-
朱鎔基發聲、王岐山有新職 中共內鬥看來不簡單 (31,644次) 2024/11/1
-
人類的出路(五)出路在哪 (31,182次) 2024/10/27
-
人類的出路(四)毀滅的方式 (31,009次) 2024/10/23
-
四大恐慌 習近平揮舞政治手術刀「修復」經濟 (30,771次) 2024/11/1
-
一張令中南海極度尷尬的照片(圖) (29,711次) 2024/10/23
-
「九萬多平公里」再送印度 中共歷史上送掉數十個臺灣為哪般 (29,668次) 2024/10/3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