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習近平為何高喊「自我革命」?
 
胡平
 
2024年12月21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12月16日出版的中共黨刊《求是》雜誌,發表了習近平的文章《深入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引發外界強烈關注。在這篇僅僅2000多字的文章中,習近平至少30次提到「自我革命」。一提起「自我革命」,立刻使人聯想到文革。在文革中,林彪多次講,文革就是自我革命。林彪批評很多老幹部,對文化大革命口頭上擁護,實際上不擁護,有的還對抗,原因就是革命革到自己頭上來了,不願意革自己的命。林彪有句繞口令式的名言:「這場文化大革命,是革過去革過別人命的人的命。」事後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文革這場自我革命,其實就是大清洗,就是黨內大清洗。所謂自我革命,並不是每一個自我都要革自己的命。偉大領袖就不在自我革命之列。偉大領袖就不革自己的命。偉大領袖專革別的老革命的命。文革就是偉大領袖對他的革命同志的大清洗。眼下習近平搞的自我革命也是同樣的性質。 習近平在文章裏講的很清楚:「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必須在黨中央領導下,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簡言之,習近平搞的自我革命,就是習近平對黨內的大清洗。文革的自我革命,打出的旗號是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眼下這場自我革命,打出的旗號是反腐敗。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公開信息,2024年至今(12月10日)已有864人因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被立案審查調查,包括54名中管幹部,236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574名省管幹部; 期內有539人受到黨紀政務處分(開除黨籍和公職等),包括52名中管幹部,71名中央一級黨和國家機關、國企和金融單位幹部,416名省管幹部。 另據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9月末,全國已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141245起,批評教育和處理197933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37607人(含5起省部級查處)。 這三項數據自中紀委2015年開始披露,後逐年增高,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間的被批評教育和處理人數均突破「10萬人」(除2022年其餘四年「黨紀政務處分」人數也均超10萬人),2024年則在前九個月就已達19.79萬,預計全年被批評教育和處理的官員已突破20萬人,或創造近年的峯值。雖然官方未披露被處分或判罪官員,罰沒和追繳的總金額,但從「屢攀高峯」的反腐人數可知,相關資金規模一定超出想像。舉一個例子就夠了。12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中級法院對被判貪污、受賄罪的原呼和浩特地方官員李建平執行了死刑。根據法院公布的信息,李建平總共涉案金額超過30億人民幣,在中共落馬的大小貪官中名列第一。 自十八大上臺伊始,習近平就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反腐敗運動。在5年後的十九大,當局便開足馬力,為習近平反腐敗赫赫功績大唱讚歌,説什麼,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加大管黨治黨力度,以堅如磐石的決心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堅持反腐敗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以壯士斷腕、刮骨療毒的勇氣擔當,集中削減腐敗存量,堅決遏制腐敗增量;建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十九大的政治報告更做出結論:「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籠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築,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並鞏固發展」。當局7年前講的話,今天看來,實在是莫大的諷刺。從前面引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公布的數據看,如今中共官場的腐敗,非但沒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是變本加厲。不但人數更多,而且金額更大,大量的腐敗不是存量而是增量,主要都發生在十八大以後,很多落馬的高官是習近平親自提拔任命。這無異於宣告習近平反腐敗運動的失敗,再一次證明了現行體制是腐敗的溫牀,同時也表明習近平的反腐敗只不過是黨內清洗的工具。習近平喊出「自我革命」的口號,説明其黔驢技窮,除了重新撿起毛澤東文革玩剩下的東西,再也拿不出什麼新玩意。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是,習近平這兩年加大反腐敗的力度,也是因為中國的經濟持續衰退,連政府都缺錢花了,從貪官那裡罰沒海量贓款,在官場也來一輪「割韭菜」。△(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分享:
 
人氣:1,827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中國資本外流速度創紀錄;經濟低迷 當局嚴控專家嘴巴;中共提振經濟失敗
中國資本外流速度創紀錄;經濟低迷 當局嚴控專家嘴巴;中共提振經濟失敗
北京現狀慘不忍睹 衰敗處處可見 民間怨聲載道!| #人民報
北京現狀慘不忍睹 衰敗處處可見 民間怨聲載道!| #人民報
北京血色天空的「似火朝霞」是好是壞?零零後的辭職信爆紅全網!
北京血色天空的「似火朝霞」是好是壞?零零後的辭職信爆紅全網!
9歲女孩驚人預言:前世竟是著名歌手,父母震驚!| #曼琪探祕
9歲女孩驚人預言:前世竟是著名歌手,父母震驚!| #曼琪探祕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