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2月19日發表
人氣:23,691 分享:
|
|
英國智庫:中共準備在印太地區打一場「持久戰」 |
|
莊志偉
|
|
【人民報消息】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IISS)在一份最新公佈的報告中指出,中共軍方近期以來關於軍事動員和軍民融合的相關作為,顯示他們借鑒俄烏戰爭的經驗,意識到未來在印太地區的戰爭將會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並且為此展開準備。
在俄烏戰爭將滿兩年之際,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於2月13日發表《2024軍事平衡》(The Military Balance 2024)年度報告,對全球170多個國家的軍力展開評估。
英國智庫警告「不安全的時代」
報告中描述當前全球軍事安全的特徵是某些大國主張「強權即公理(Might is right)」,大膽運用軍事力量伸張其權力,迫使民主國家之間加強國防合作,尤其是俄烏戰爭的爆發更加劇了印太地區國家對於身旁軍事強鄰的擔憂。
報告編輯沃爾(Robert Wall)在2月13日的發布會中直言,現代化軍事能力的推動者已經從俄羅斯變成中共,北京對於高超音速載具(HGV)等新武器的研發引發美國高度關注。
軍費是評估風險最直觀的數字,報告中詳列2023年中共國防開支成長5.4%,達到1.55萬億人民幣,是連續第29年成長,預估2024年全球國防開支將超過去年,達到創紀錄的2.2兆美元。
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國防經濟專家麥克格蒂(Fenella McGerty)在記者會中指出,北京的軍費擴張正迫使周邊國家如日本、韓國、澳洲及台灣,以不符自身經濟成長率的比例快速提升軍費。
她說:「在過去幾年中,我們確實看到了戰略因素在發揮作用,認識到需要花費更多資金來維護區域安全,特別是考慮到對抗中共的影響力。」
借鏡俄烏戰爭經驗中共修法應對「持久戰」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另外引述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中共安全與國防政策高級研究員溫玫雅(Meia Nouwens)的說法指出,俄羅斯原以為會在幾天之內擊敗烏克蘭,卻至今深陷戰爭泥淖。中共看到了教訓,正在透過修改法律以及加速整合軍民資源,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持久戰」。
溫玫雅分析,中共最近放寬預備役軍人返回原部隊服役的規定,並允許軍隊使用民用基礎設施及燃料庫存,都表明北京已經認識到一旦印太地區發生衝突,不會是他們原先設想的「突擊後來迅速致勝」,轉而承認潛在衝突恐將是曠日持久的消耗戰。
事實上,中共於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人員法》,就曾被外界解讀是為一旦武力犯台,需要擴大「徵兵令」的準備動作。
隨後新修訂的《徵兵工作條例》中更明定,自2024年起,原先退出現役的士兵自願應徵且符合條件者,可以批准再次入伍,並優先安排到原單位或同類崗位;條例中規定,可以對高校直接分配徵兵任務,被認為有效提升解放軍整體素質,特別著重於精通技術及工程領域的大學生。
在台北的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所長沈明室分析,解放軍在2015年「軍改」之後,每一個集團軍編成6個戰鬥旅,總計戰鬥部隊約有3萬人;另外一說是解放軍打台灣分三路進軍,也就是至少3個集團軍、近10萬兵力,但若藉鏡俄烏戰爭,這樣的人數恐怕不足以一擊征服台灣。因此,沈明室認為,中方近年來成立戰爭動員辦公室,以及下令各省做好動員作戰準備,都是為了應付持久戰。
沈明室告訴美國之音:「譬如有人說中共(攻台)第一波的登陸大概會有10萬人,其實還是遠遠不夠,因為如果它分三個方向(登陸),一個方向3到4萬,登陸作戰(攻方)要5倍到10倍的兵力,台灣只有1萬人就足以打敗3萬到4萬登陸的部隊。」
中共「軍民融合」體系強化戰備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美國國防大學中國航空航天研究所所長馬偉寧(Brendan S. Mulvaney)在回覆美國之音的電郵中指出,中共長期推動「軍民融合」體系,就是為了在發生危機時以商業經濟支持解放軍,且不僅限於民用基礎設施及燃料儲備。
馬偉寧指出,一旦「軍民融合」體系與《國家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將更廣泛地賦予中共政府和解放軍用國內民用或商業資產的能力。
然而,馬偉寧認為,中共軍力仍處於建設階段,所以除非台灣政府宣布獨立等意外事件,刺激習近平下令解放軍開戰,否則中共更願意選擇先實現其現代化目標,打好地緣戰略、金融和經濟基礎,確定能夠承受民主國家製裁的風險,再考慮採取軍事行動。
馬偉寧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受到西方制裁所經歷的一切才是中共真正學習到攸關地緣戰略的深刻教訓。
學者:放寬「二次入伍」恐因少子化、經濟疲軟
在台灣北部新北市的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則認為,除了戰備所需之外,解放軍開放退伍軍人「二次入伍」還有社會及經濟層面的考量。首先是中國日益嚴重的少子化問題,加上年輕人從軍意願低落,軍方轉而吸收受過訓練且有經驗的預備役人員;另一方面,社會上嚴峻的就業問題也增加退伍軍人重披軍裝的意願。
林穎佑說:「就是現在中國的經濟狀況不好,大家想要回去(部隊)。我外面有好的工作,我幹嘛回去跟你玩?所以他們也鼓勵有更多的人,在外面找不到工作的話,那你願意回來軍隊,我們也歡迎你。」
值得觀察的是,儘管2023年解放軍接連發生火箭軍高層遭「團滅」,甚至國防部長李尚福也被罷免的嚴重貪腐案件,但分析家普遍認為,不能因此輕忽中共發動軍事行動的企圖及能力。
在13日的發表會中,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溫玫雅指出,外界很難透過公開資訊評估貪腐指控以及高層人事異動對於中共發起台海衝突的影響,但她認為,總體而言,解放軍仍處於快速發展。
國防安全研究院學者沈明室同樣認為,貪腐案件只能視為「片段的事實」,若以此認定解放軍已經不能打仗,就顯得太過天真。
沈明室指出,相較於作戰能力,同樣值得觀察的是解放軍高層與習近平之間的關係,許多將領認為沒有必要打台灣,對於要同時對抗美國的干涉也缺乏信心,更是影響軍事作為的關鍵。
分析指台灣利用「持久戰」嚇阻中共
沈明室進一步分析,近年來台灣修改國防戰略,從過去的濱海決勝、灘岸決戰延伸到「殲敵於城鎮陣地」就是旨在強化國土防衛作戰,讓解放軍認清一旦犯台勢必難以速戰速決,而會深陷「持久戰」。他說,中共也會思考陷入持久戰的情境,所以最近對於武統台灣「話沒有說得像過去那麼滿」。
在美國加州的網路軍事節目主持人馬克則表示,雖然台灣軍事準備仍顯不足,但在美國協助下強化軍工產能,以及延長義務役軍人役期等作為都能提升對於中共的有效嚇阻。
馬克說:「隨著整個國際環境的改變,台灣也慢慢受到影響,就是整個國家的國民意識甦醒,對於中共來講,這也是難以下手的重要原因。另外就是東亞的局勢在改變,特別是日本和韓國戰備意識正在增加,對台灣還是影響蠻大的。」
馬克認為,同樣是藉鏡俄烏戰爭經驗,烏軍屢立戰功的無人艇就很值得台灣學習。憑藉台灣科技實力,生產這類低成本,大量裝備的武器不在話下,卻能有效發揮「不對稱戰力」。
美國學者馬偉寧也認為台灣國防正走在正確方向上,透過不對稱戰術將自己武裝成刺蝟。他說台灣地理位置易守難攻,軍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專注於強化讓敵人更難以從海上跟空中入侵的軍事準備。△(轉自美國之音)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19/80737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2/19) |
-
趙安吉沉塘死 中共造假消息掩蓋海外獵殺?(圖) (222,083次) 2024/2/18
-
習現身天津憶文革吃包子 引發文革復闢憂慮(圖/視頻) (217,088次) 2024/2/3
-
許家印獄中被拷問三大問題 (201,521次) 2024/2/20
-
2024開年大戲 狼煙四起 中南海成驚弓之鳥 (200,287次) 2024/1/31
-
梅西不尿港共,習近平氣得摔杯子 (199,330次) 2024/2/11
-
習豁出去了!三中全會可能討論夫人入政治局 (193,889次) 2024/2/3
-
中共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突然被撤換內幕(圖) (193,585次) 2024/2/9
-
X網友指點河南省政府:別忘了把2022年的數字改一下(圖) (189,969次) 2024/2/2
-
絕對想不到 趙安吉家族竟然跟江澤民搭上關係(視頻) (189,472次) 2024/2/18
-
川普與拜登複賽 中共大輸 「兩碗毒藥」無法選 (187,821次) 2024/2/14
-
習繼續整肅火箭軍 火箭院前院長王小軍遭撤職 (186,862次) 2024/1/30
-
習近平出席慰問演出腳步不穩 許其亮露面(圖) (186,771次) 2024/1/31
-
日本產經新聞揭發:中共GDP是「雞的屁」 造假無底線(圖) (186,754次) 2024/2/1
-
中共「經濟國師」稱習焦慮、偏執 專家解讀 (186,604次) 2024/2/2
-
三件事做絕 習面對經濟問題無解 (182,990次) 2024/2/12
-
為何中共對高層病情諱莫如深 (182,951次) 2024/2/4
-
小粉紅明真相助萬人翻牆 全宿舍看新唐人(圖) (182,079次) 2024/2/18
-
沒本事!習近平親信中共上將苗華底細被揭 (180,970次) 2024/2/17
-
「十杯茶」恐嚇百姓 嚇走外資 凸顯習治國無能 (180,738次) 2024/1/31
-
龍年又到 中共大凶? (180,710次) 2024/2/16
-
A股狂洩股民火大 中共推出替罪羊:證監會主席下臺謝罪(圖) (179,925次) 2024/2/7
-
鄧小平說的就是習近平的毛病 (176,847次) 2024/2/16
-
司令巨乾生消失半年現身 習整肅火箭軍因他而起 (176,328次) 2024/2/1
-
河南市民舉報貪腐快速被抓 官員卻繼續升官引熱議(圖) (175,634次) 2024/1/30
-
高級情報頭子叛逃 鄧小平怒撤國安部長凌雲(圖) (175,431次) 2024/2/4
-
王岐山兩大祕判死緩 專家揭中共黨魁用意 (174,899次) 2024/2/8
-
楊暉中將戴腳鐐 軍中人人驚恐 (172,229次) 2024/2/20
-
王岐山祕書遭重判 習寧可錯殺一百也不放過一個 (166,588次) 2024/2/7
-
習近平又憋出新詞 各地方政府正積極研究 (163,582次) 2024/2/6
-
中南海傳敏感異動 蔡奇要職或被取代? (163,422次) 2024/2/3
-
美參議院質詢印太新司令人選 中共軍力再成焦點(圖) (163,065次) 2024/2/5
-
巨乾生立大功被輕輕放下 劉亞洲被抓是真的 (161,987次) 2024/2/3
-
華郵爆秦剛新料 中共--一張恐怖的蜘蛛網(圖) (161,724次) 2024/2/15
-
大地震前奏?中共新證監會主席吳清上任第一把火(圖) (161,119次) 2024/2/19
-
中共「東廠」擴張 軍隊部分最神祕 (159,072次) 2024/2/14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