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4月18日發表
人氣:49,893 分享:
|
|
一股搶購黃金的強大“神秘”力量正席捲全球(圖) |
|
 自哈馬斯-以色列戰爭爆發以來,金價已飆升至歷史新高。(Photo by Christopher Furlong/Getty Images) |
【人民報消息】英國電訊報國際企業版編輯Ambrose Evans-Pritchard表示,一股“神秘”強大的力量正在席捲全球黃金市場,它在陰影中運作。在倫敦金銀市場或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看不到任何正常的足跡。散戶黃金投資者並未成為買家,ETF黃金基金自2023年12月以來一直在萎縮。
然而,金價已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左右的四年大關,自2月中旬以來以拋物線方式上漲,並於4月11日觸及2431美元的歷史新高。Ambrose提到:“有人正在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陰影升級做好準備嗎?”
“這背後不是西方機構,這是一個財力雄厚的龐大玩家,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購買行為,”資深黃金交易員、現任Metals Daily首席執行官羅斯·諾曼(Ross Norman)表示。
面對美元走強、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漲70點,以及美聯儲的強硬言論等不利因素,黃金價格不斷攀升至新紀錄,這種混合通常會給黃金帶來麻煩。
諾曼稱:“無論是誰,或者他們是誰,似乎對成本不敏感,中央銀行不會這樣做。”
“他們根據倫敦基準進行購買,而不是追逐價格,”他說。“這次反彈是在場外交易市場進行的, 是的,中國(中共)央行已連續17個月增加其宣布的黃金儲備,這是全球南方國家逐步從美國國債和歐洲債券轉向投資組合的一部分。”
自俄烏衝突以來,美元武器化讓所有與中國和俄羅斯等獨裁軸心結盟的國家感到不安。在俄羅斯外匯儲備被凍結後,沒有人會覺得將資金存放在西方證券中是安全的。
但規模不大,世界黃金協會(WGC)表示,各國央行2月份淨購買了18噸黃金,中國12噸、哈薩克斯坦和印度6噸、土耳其4噸,部分被俄羅斯銷售所抵消,這幾乎沒有什麼改變。
文章提到,中國市場一直在購買黃金,刺激了水貝珠寶中心出現交通擁堵。
但這也不能單獨解釋價格飆升的原因。
諾曼表示,流向亞洲的黃金一直在正常範圍內。
Ambrose稱:“因此,讓我從兩個方面來解釋這個謎團,一個是地緣局勢的,一個是金融的。三年來,俄羅斯、中國(中共)和伊朗顯然在勾結,互相伺機利用。這三個國家都培育了好戰的超級民族主義,作為政權生存的手段,並且都致力於在機會之窗關閉之前,利用自己的優勢來對抗極其自滿的西方國家。”
“這三個方面的威脅已經到了危險的關頭,儘管存在明顯的威脅,但沒有一個主要民主國家將其經濟置於戰時基礎上。”
“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失手了,或者更糟糕的是,西方正在阻止烏克蘭攻擊俄羅斯石油設施。因此,為今年夏天克里姆林宮的致命一擊敞開了大門。 普京的軍事復出給伊朗帶來了底氣,它也有錢。”
“美國總統拜登非常擔心汽油價格上漲,以至於他對制裁的解除視而不見,任由伊朗隨意出售原油。這使得德黑蘭能夠在中東推進其棋子,現在又冒着對以色列進行直接導彈襲擊的風險。”
“第三隻鞋尚未落地,但中國(中共)知道西方已經耗盡了試圖遏制另外兩場危機的軍事裝備庫存。中國(中共)可能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機扼殺西方先進半導體的供應,然後將其用作討價還價的籌碼。民主國家對此將如何回應?”
“黃金專家強烈懷疑,中國(中共)是購買激增的幕後黑手,通過國家控制的銀行和代理人建立了用於戰爭的金庫。但其他人也可以看到,我們正在經歷全球秩序的根本性動亂,而美元化的金融體系最終將不再一樣。”
前所未見一股“神秘”強大力量席捲全球
Ambrose強調:“黃金是對抗反烏托邦的對沖工具。”
他續稱:“然而,還有一個平行的解釋。新冠疫情最終打破了我們揮霍無度的政府。對沖基金領域的傳言是,一些大型企業正在押注西方的財政主導地位。”
他指出,人們集體判斷,太多國家的公共債務已超過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0%,並且在現行經濟意識形態和政治體制下已經超出了無法挽回的地步。預算赤字已突破歷史範圍,並在周期的現階段處於結構性難以維持的水平。
“在這種情況下,各國央行將把它封存起來,以減少國債的發行。他們將讓通貨膨脹過熱,以幫助各國通過隱性違約來削減債務。你可能會爭辯說,這就是他們在大流行期間通過極端貨幣創造來進行的行為。”
“日本央行拒絕將利率提高至零以上或停止購買債券,儘管核心通脹率為2.8%,且Rengo一輪工資上漲為5.2%,這就是債務陷阱的樣子。由於債務占GDP的比例超過260%,日本不可能在不冒財政危機風險的情況下恢復穩健的貨幣。”
“全球債務大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爾·布蘭查德(Olivier Blanchard)曾告訴我,到2020年代中期,這種情況將如何發展。他表示,有一天,日本央行可能會接到財政部的電話,說請考慮一下我們,這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並將利率維持在零一段時間。”
“歐洲央行也陷入債務陷阱,即使通脹率超過10%,它仍繼續購買大量Club Med債券。這顯然是對半償付能力國家的財政救助。歐洲央行目前已經有所讓步,但在下一次經濟低迷時期將被迫再次通過偽裝成量化寬鬆的財政轉移來保護意大利。”
“美聯儲在很大程度上將川普-拜登的巨額赤字貨幣化。它現在面臨着一個令人不快的選擇,要麼繼續對抗通脹,冒着美國融資危機、商業地產/銀行危機和經濟衰退的風險,最終回到量化寬鬆和財政主導地位,或者在通脹得到控制之前大幅降息,同樣導致財政主導地位。黃金嗅到了這一點嗎?”
“當然,金價飆升可能只不過是基金通過期權市場策劃擠壓金條空頭的狼群投機,因為他們知道這會引發一個自我助長的反饋循環。如果是這樣,漲勢很快就會短路。”
“我敢押注,中國(中共)正在為地緣局勢或貨幣混亂做好準備,造成嚴重的創傷。”△
(FX168財經)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4/18/82202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4/18) |
-
習近平點名抓捕姚明等 體育界正在大清洗中(圖) (230,073次) 2024/4/5
-
習近平二個計劃受挫 三中全會擱淺(圖) (222,445次) 2024/4/7
-
蔡奇以中央辦公廳名義發《通知》 習近平大怒? (196,353次) 2024/4/13
-
涉活摘器官 貴州三所醫院院長書記落馬(圖) (182,954次) 2024/3/31
-
中共內部消息:習近平欲在三中全會上追責江澤民 (179,661次) 2024/4/11
-
祕聞!習以亡國之君待馬 馬迫切獻「降書」(圖/視頻) (178,354次) 2024/4/18
-
新冠病毒沒離開中國 絕大多數死人與「黨」沾邊(多圖) (178,215次) 2024/4/8
-
習挖空心思說好話 美商酒足飯飽 拍拍屁股走人 (167,228次) 2024/3/30
-
習近平大戰國務院 李強被迫寫檢討 (163,595次) 2024/4/8
-
余茂春:習近平招攏的很多都是拍馬屁的人 (161,581次) 2024/3/29
-
中共傾銷戰遭各國反擊 耶倫打頭陣 拜登五軍壓境 (160,614次) 2024/4/9
-
重慶檢察院分院副檢察長遭報猝死 (159,289次) 2024/4/6
-
千古第一貪是他!一代權臣和坤遜色多了(多圖) (158,388次) 2024/4/11
-
消息:李強失寵寫檢討 禍起清除李克強影響不力 (158,085次) 2024/4/4
-
中南海權鬥不止 傳蔡奇再添新職(圖) (157,871次) 2024/3/29
-
李克強陰魂不散 習大怒退場 李強還在檢討 (156,715次) 2024/4/4
-
唐一軍被抓詳情曝光 「無所作為」是為了掩蓋一真相(圖) (155,952次) 2024/4/5
-
數據說話!「美國衰退」的驚人真相 (154,214次) 2024/4/10
-
中南海權力再分配傳聞四起 習對李強又愛又疑 (153,787次) 2024/4/3
-
李強再遇尷尬 耶倫訪華會晤清單現異常 (151,483次) 2024/4/7
-
中國金融界大降薪?專家:房地產業毀滅前兆(圖) (148,943次) 2024/4/16
-
中共司法部先後有過五個"污點部長" (147,348次) 2024/4/6
-
中南海內鬥激烈 網傳前司法部部長唐一軍出事 (146,023次) 2024/4/2
-
耶倫訪華:試圖遏制一場經濟戰爭 (145,399次) 2024/4/8
-
對付李尚福 習近平採用了新戰略 (144,856次) 2024/3/30
-
習近平決裂「太子黨」 (143,069次) 2024/4/8
-
毛澤東為什麼打倒代總參謀長楊成武?(圖) (142,243次) 2024/3/28
-
李強與內閣關係現異常 中共極權內部混亂已開始 (141,953次) 2024/4/10
-
習最新動作:蔡奇掌控黨建 霍小光飛升新華社高層 (138,424次) 2024/4/5
-
恆大案延燒中共高層 財新網爆前司法部長涉案 (137,724次) 2024/4/12
-
外商寫密函給胡春華 疑意外觸碰中共內鬥 (137,407次) 2024/4/11
-
北京封殺「香港玩完」論 中共「老朋友」成反共名人 (137,008次) 2024/4/8
-
中共第一個世界冠軍為什麼自殺?(圖) (136,709次) 2024/4/13
-
許家印咬出衆多金主 中共金融銀行系統高層人心惶惶(圖) (135,512次) 2024/4/17
-
趙樂際為什麼會為對唐一軍的前老闆劉楓有求必應 (130,874次) 2024/4/9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