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倒查30年追繳稅款 中國民企噤若寒蟬(圖)
 
2024年6月18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近日,中國多家上市公司紛紛收到補交若干年前的稅款通知書,最久的追溯至30年,金額達到數千萬至上億元人民幣。民企聞風噤若寒蟬。有企業接到補稅通知後宣布停業。上週,廣東已有7家大型企業倒閉,其中有30年老廠。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近期,一則跨度長達30年的稅款補繳公告,讓中國多家企業感到不安,引發民間關注。6月13日晚間,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表示,該公司近日收到原控股子公司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轉發的國家稅務總局枝江開發區分局的《稅務事項通知書》。內容顯示,枝江酒業因未按期納稅申報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的消費稅,被相關部門要求補繳稅款共計8500餘萬元。維維股份表示,上述稅收追溯徵收事宜尚存在一定不確定性。若公司承擔補繳上述稅收追溯徵收款項,將計入2024年當期損益。若不考慮滯納金因素,經初步測算,預計影響公司2024年度利潤總額約8500萬元。
維維食品飲料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微博)
緊接著順灝股份、北大醫藥、華林證券、聯建光電等多家公司都發布了補稅相關公告,其中博匯股份被責令補繳5億元稅款,一氣之下發布了停產公告。 律師:倒查企業稅30年屬有罪推定 對此,山西太原律師章志本週二(18日)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中國經濟持續下滑,政府財政收入急劇減少,而地方政府財政近乎崩潰,稅收成為政府唯一的收入:「倒查30年稅款不屬於例行稅務稽查,他是違反行政執法的基本原則。行政執法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無違法推定,你(稅局)倒查30年,那不是有違法行為推定嗎?第二,國家財政承擔了大量工作人員和編外的臨時僱員,行政開支巨大。」 章志說,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最危險的狀態,單靠追繳稅款只能讓更多的民企結束業務或者倒閉,讓更多的人失業:「所以說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不是倒查多少年,而是與世界文明國家走在一起,走政治外循環和經濟外循環相結合的路。」 近期,廣東佛山的新世界酒店被倒查25年稅款,補稅90餘萬元;惠州泰基集團被倒查20年,追繳2000至2008年偷漏應納稅款5304萬餘元。青海上市公司藏格礦業被倒查20年,須向當局補繳稅款及滯納金一億八千多萬元。湖南嶽陽某知名開發商被倒查20年,追繳補稅罰款9億多元。 政府財政不足 銀行減薪 稅務局要增收 廣東一銀行職員王女士接受自由亞洲電臺採訪時說,銀行、稅務兩大系統譴責有錢無人借貸,後者收不到稅就去「查稅」。她說:「這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出現了困難,各地方政府面臨資金不足的形勢非常嚴峻,其實銀行、公務員都已經在減工資,有的減20%或30%,看來這些措施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所以現在各地方政府自行試招,從稅務上追查企業過去的交稅歷史,看能否增加稅收。」 據澎湃新聞週二報導,今年以來多家A股上市公司被要求補稅,有公司收到的補稅金額近人民幣5億元,也有一家酒公司要補納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附加等共計8500萬元,補稅期間自1994年1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 稅務部門補稅公告發出後,引起市場廣泛關注,一時之間「稅務倒查30年」的聲音四起,但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應用經濟系主任葛玉御表示這是誤解。葛玉御說,近期出現的一系列所謂上市公司補稅的事件,是依法加強稅收征管的一個縮影,並不存在所謂倒查30年。 武漢商人周先生對自由亞洲電臺說,從早前當局倒查內蒙官員20年、倒查醫藥行業貪腐20年到今年「倒查企業稅款30年」,均反映出政府財政出現嚴重問題,但是否能查得下去,則另當別論。他說,如果把所有民企「查死」,那麼中國人生存可能受到威脅。他說:「他怎麼不去查國企改制的企業,以前的廠長、書記改制後都成大資本家了。二十年前,改制過程中的貓膩要比漏稅大得多,所有的改制都被紅二代、當官的家屬拿走了國企。你現在查企業偷稅,一般企業哪有5億元現金流。」 受經濟環境影響,在過去兩週,深圳以及東莞已經有7家大型企業倒閉,其中包括深圳建泰橡膠廠、深圳鵬映塑料廠、深圳偉群精密設備、深圳萬里印刷廠、東莞威雅線纜廠、東莞寰達運動器械以及東莞永聯織造廠。 有網民嘲諷道,政府發放國債要50年後還款,追查企業稅則倒查30年。 △
 
分享:
 
人氣:20,943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廣東梅州暴雨 深夜洩洪  數十萬人被淹 水深處淹至三樓
廣東梅州暴雨 深夜洩洪 數十萬人被淹 水深處淹至三樓
民眾生活比四年前更差!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難了!
民眾生活比四年前更差!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難了!
「一帶一路」為馬來西亞留下「鬼城」  !中國買家後悔不已 欲哭無淚!
「一帶一路」為馬來西亞留下「鬼城」 !中國買家後悔不已 欲哭無淚!
中國經濟徹底玩完?房地產內傷深重!李強講話憋狠招?
中國經濟徹底玩完?房地產內傷深重!李強講話憋狠招?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