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4年9月13日發表
人氣:7,966 分享:
|
|
本田中國關廠大裁員 觀察:下一波恐日系德系車企撤出 |
|
【人民報消息】日本汽車大廠本田(Honda)在中國持續關廠減產,其在華合資企業之一的東風本田汽車(東本)本週傳出將裁員2,000人,由於優退條件較高,引發員工「排隊搶名額」。觀察人士說,中國的電動車市成長曲線快、又內卷激烈,外企車廠起步慢,已跟不上行業趨勢,繼韓、法系車企退場後,這一波接著撤出中國的恐還有日、德系車企。
據彭博社星期三(9月11日)報導,位於湖北武漢的東本自8月底起已將三座生產燃油車的工廠停產,以削減庫存,首波傳出將裁員2,000人,約佔其總員工數的15%。
據美國之音報導,東本星期二(9月10日)晚間通過微博官宣:「為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加速電動化轉型,東風本田針對生產領域進一步提升人員效能,本次人員優化為企業戰略轉型的階段性調整。」
綜合《界面新聞》等中國媒體引述內部員工說法報導,東本此次「提供近兩千個離職通道,補償能給到N(工作年限)+3」,被裁退的員工主要為生產線員工。」
由於補償條件頗豐,微博也流傳東本員工「排隊搶名額」的發帖和視頻影像,如工作10年的老員工,可拿到13個月、約20萬人民幣的遣散費,且公司還會為被裁員工辦歡送會。
東本優退條件佳 中國網民抱怨中企剝削
東本的優退條件也引發中國網民熱議中外企勞動條件的差異。
在廣東的兩位微博網民「逸道mg」和「茜Dreamer」分別留言大讚外企的優退條件稱:「外資才把員工當人看」,「我同事外企賠了30萬(人民幣),說外企比較好。」
部分網民則感嘆中企剝削員工的常態,如在天津的微博網民「1979北秋」說:「中國企業一般先讓你去待崗或收入很低的崗位,半年一年後再裁員」,而來自山東的「泉水SQ」則語帶諷刺地說:「N+2+1啥意思?我們單位就不給,逼職工自己辭職。」
本田在華每年總產能約149萬輛燃油車,東本和另一家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的合資企業廣汽本田(廣本)分別年產77萬車和72萬輛車。
本田7月底曾證實,由於中國年銷量已降至百萬輛左右,因此計畫年底前關閉兩座中國工廠,讓油車年產量降至120萬輛,其中,廣本據傳先前已優退過兩千人左右,且首批補償條件更優,為N+2+1.8,讓員工搶破頭。
不過,東本和廣本各有一條年產12萬輛電車的產線也即將於第四季投產,未來全年總產量可達24萬輛電車。
合資車企退出中國的骨牌效應
樓佳說:「最後一波其實就是日系和德系(車企),因為韓系、法系已經走完了,就是那波從銷量腰斬再腰斬的過程,韓系已經走完了。現代(汽車)在中國之前(年產)100萬臺,現在可能就二三十萬臺,法系也都走完了。今年開始日系,其實東本去年就有苗頭了,豐田還OK一點,日系就三家--日產、本田和豐田。還有一個就德系,現在看來就是大眾(Volkswagen)和BBM,豪華車目前來看在中國品牌的力量還是比較強,但我覺得也很艱難吧。」
據英國獨立電視臺9月9日的報導,大眾在中國的利潤10年來已腰斬,德國產能也過剩,恐比中國率先考慮關廠。
雖中國電車滲透率已超過五成,但樓佳認為,中共政府最新一波的舊換新補貼力道頗強,給予電車1.5-2萬人民幣的補貼,應能刺激電車銷量。
不過,才剛探訪過在華企業主、現已返臺的工總代表黃健群看法悲觀,他觀察到,中國民眾消費降級已是主流趨勢,購車意願已轉觀望,且想換電車的消費者也早已入場,短期內不可能換車。
黃健群說:「中國大陸特別是這幾年因為房地產的因素,它那個消費降級。前兩年是因為有電動車補貼,但是(購車)力道已經開始在縮衰減了,那它(政策補貼)現在是聚焦在以舊換新家電。」
他認為,家用家電和國企設備汰換會是這一波補貼的主要對象,至於電車採購金額太大,一般民眾恐不會為了1-2萬人民幣,就掏出20萬人民幣買電車。
他還觀察到,中國車市已呈兩極化版圖,一是價格殺至血流成河的量產市場,一是品牌價值的豪華車,以德國寶馬和奧迪為例,已不再削價競爭,反而走回高價豪華精品路線,寧可少賣,也要以品質和服務來穩住中高階客戶。
黃健群說,受到外國車企減廠的衝擊,台資汽車零組件供應商,如車燈業者,在華營運非常辛苦,他們客戶現仍以外企為大宗,部分打進中國汽車供應鏈的台企供應商現則跟著陸企擴展到歐洲設廠,以規避歐盟可能對中國制汽車祭出的處罰性關稅。
他還說,不只汽車行業,台資企業普遍反應中國市場已是獲利不高的市場,多數行業都在苦撐待變,尤其中國經濟朝實體經濟、高附加價值和內循環的轉型過程可能至少得歷時五年以上。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13/85118.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4/9/13) |
-
私生子被滅門?網傳習近平急赴陝西處理後事(多圖) (138,237次) 2024/9/14
-
網傳習已不是一尊 中共恢復集體領導 (106,691次) 2024/9/5
-
捧鄧救習 習鄧政治混裝車能走多遠? (102,900次) 2024/8/24
-
罕見!紅二代撰文怒罵黨魁是賣國賊(圖) (98,560次) 2024/9/12
-
秦剛被貶是烏龍爆料 中共控制謠言能力明顯下降 (91,379次) 2024/9/12
-
美國各州長成為鎖定目標 中共已在大門之內 (89,315次) 2024/9/10
-
蔡奇不陪習見非洲來賓等再透異常(圖) (89,268次) 2024/9/5
-
中共加大金融「反貪」 證券業權貴紛落馬 (87,940次) 2024/8/26
-
張又俠出席航天員授稱頒獎儀式又現異常(圖) (86,500次) 2024/9/11
-
李強取代習出席中非企業家大會再現反常(圖) (86,452次) 2024/9/8
-
習近平提「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不尋常(圖) (85,850次) 2024/9/14
-
張又俠不提軍委主席負責制何衞東唱反調(圖) (85,166次) 2024/9/10
-
不畏中共滲透威脅 朱虞夫歡迎會爆滿(多圖) (73,183次) 2024/8/28
-
青島路虎女惹怒全國退伍軍人衝向青島(圖/視頻) (71,243次) 2024/9/4
-
習指明方向新成果:開啟「無錨印鈔」人民幣變廢紙(圖) (62,045次) 2024/8/31
-
震撼!中國出現組團殺黨官 網友呼籲學「孟加拉模式」(圖/視頻) (61,211次) 2024/9/11
-
葫蘆島死者上千災情慘烈 民眾斥官方掩蓋真相刁難救援(圖/視頻) (50,792次) 2024/8/28
-
10年來857名臺灣人在中國被失蹤或任意逮捕 (50,121次) 2024/8/30
-
人權律師余文生案開庭 王宇前往旁聽被帶走(圖) (49,952次) 2024/8/28
-
人權律師余文生料遭重判 知情人:主要原因是對外聯繫(圖) (49,428次) 2024/8/30
-
強迫失蹤在中國:紀念日背後的無盡悲痛與抗爭(圖) (49,282次) 2024/8/30
-
遼寧省水災死傷慘重 政府囤積賑災物質不救援(圖) (47,654次) 2024/8/24
-
17級颱風襲擊海南 破壞力驚人!(視頻) (43,191次) 2024/9/8
-
沙利文訪華與「雙主席會見」 很蹊蹺?很反常?(圖) (43,143次) 2024/8/31
-
傳中國公民記者張展前往甘肅營救友人後再度被捕(圖) (42,221次) 2024/9/1
-
中共活摘器官倖存者:我失去正常勞動能力(圖) (41,586次) 2024/9/10
-
曾刊寧夏女死在出租公寓一文 自媒體「貞觀」微信公眾號被封(圖) (41,501次) 2024/9/6
-
高瑜網絡通信遭斷半個月 家人無法聯繫(圖) (41,376次) 2024/9/12
-
遭百萬通緝無礙倡議決心 羅冠聰:港府以連坐滋擾家人可恥(圖) (41,375次) 2024/9/13
-
賴清德一句話問倒了習近平(圖/視頻) (41,104次) 2024/9/3
-
兩月內傳出95名法輪功學員遭冤判 (41,006次) 2024/9/12
-
長沙女子舉牌聲援張展 遭行政拘留10天 (40,435次) 2024/9/9
-
為西藏議題發聲的德國活動人士遭香港拒絕入境 (39,443次) 2024/9/9
-
為何美國半導體巨頭「英特爾」陷入了困境(圖) (38,199次) 2024/8/24
-
習給老鄧戴高帽揭示了一個公開的祕密(圖) (37,705次) 2024/8/26
|
|
 |
 |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