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机有补贴 大陆网友:我不缺几百 缺几千
2025年1月10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中共官方周三宣布,今年将扩大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推动百姓增加支出,提振消费。在经济持续下行的背景下,中国民众对这些补贴政策是怎么看呢?
据自由亚洲电台报导,中共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改委1月8日宣布,政府在2025年将把更多产品纳入家电以旧换新计划,把国家补贴范围扩大到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和电饭煲;在汽车消费方面,将补贴范围从国III标准升级国IV标准,同时农业机械汰换等方面也有所扩大。
官方宣布将在今年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但市场似乎并不被这些政策所打动。
网友:我是缺那几百块吗?
根据官方通知,购买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000元的新手机、平板和智能手表的消费者,将有资格获得15%的补贴;但单件最高补贴上限为500元,每人每年享受的补贴总额上限为人民币1500元。
有网友测算,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即只有单价在3333元以下手机的才能享受满额补贴;如果是6000多元的主力旗舰机,补贴500元只占8%,还不如店商打折的优惠大。在《三联生活周刊》发布的「政府出钱补贴,你会趁机换手机吗?」的话题下,多数网友回复「不会换」。还有人调侃说:「我缺的是那几百吗?我缺的是那几千!」
海外经济时评人士蔡慎坤对自由亚洲电台表示:「单纯地以旧换新,没办法使整个内需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作用。因为只有内心愿意换的,或者是有钱换的,才去换;对于没钱换的人,依然是没有办法去换。因此以旧换新政策的适用对象还是集中在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数量其实在中国不到一亿人。」
旅美中国企业家胡力任认为,此举或有短期效果,但长远来看来,边际效益是下降的:「家电的使用寿命一般在15年左右,那么可能有一些家用电器老百姓在逐步更换,相对会有这个爆发性的需求。但是这种把戏不能玩得太久,因为老百姓本身兜里没有钱,他也不可能一直换、一直换。」
不少分析认为,将汽车换新补贴范围扩大到国IV标准,可能会带动新一批换车潮。据中共官方2019年数据,国III标准汽车的保有量为4319万辆,国IV汽车保有量翻了一倍,达9639.3万辆。
但据中共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1月8日在国务院吹风会上透露的数据,中国在2024年全年汽车报废更新290万辆,置换更新370万辆,总量为660万量,仅占国III全部汽车保有量的15%。
美国南卡罗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分析,这个举动背后是中共政府急于将汽车产业转向「新质生产力」的思路。但他对其可能产生的市场效果并不乐观:「首先,电动汽车虽然是在快速增长,但实际占比还是很小的一部分;另外,中国大部分电动车的质量并不过关,而且中国老百姓对车的需求也没有那么高。一味地推动汽车升级,只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为何不发消费券?
在谢田看来,以旧换新仍是政策来指定所消费的产品,但这些产品未必一定是家庭所需要的,因为其本质也并不是惠民:「看起来定向地让老百姓买新家电,给一些折扣,老百姓好像得了实惠,实际上是要保护这些家电产业,尤其是很多国企,然后通过这个政策保证政府和机构的收入,而并不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胡力任提到,即便是对生产端的扶持补贴,也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收益:「你跟政府关系没有搞好,那你就进不了以旧换新的名单,就搭不上这个顺风车。怎么和政府关系比较好?所谓好就是要贿赂。」
2024年以来,海内外的经济学专家均认为,如果中共政府希望提振消费,最好的方式是发放消费券,让百姓手里有钱去消费。但中共政府为何迟迟不采取这一政策?
蔡慎坤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令人沮丧的:「第一,中国现在的财政状况可能很难承受全国发钱的后果;第二是感觉中共政府在这方面还有亲疏之别,他愿意给公务员涨薪,也不愿意努力给老百姓发钱。但公务员群体对中国社会的消费能力、拉动能力是有限的,毕竟它人数并不是那么多。」
谢田认为,发放消费券仍然是有计划地、定点的消费行为,不如直接发放现金有效。他用美国在疫情期间的政策举例,「直接给中低收入家庭发钱,经济一下就起来了。当然这个政策也有通货膨胀的负作用,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胡力任则认为,所有国内外经济学家的谏言都是按照正常金融学或经济学逻辑在思考如何拯救中国经济,「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点,就是中共政府跟中国人民是一个博弈关系,是对立关系,所以决定了中共政府并不可能站在老百姓的立场去解决经济问题。」
他举例说:「中共政府什么时候给老百姓发过钱?从来没有过。大饥荒有吗?文革全国大乱的时候有吗?疫情期间全世界都在给百姓发钱,上海封城三个月也只发了点萝卜青菜。因为中共政府的目的就是不断剥削老百姓,所以老百姓不可能得到任何政治补助。」
截至本周三,社媒平台上网民对这些新政策的评论也不乏讥讽之辞。
一位网友评论说:他们以为买身新衣服吃顿饭,老百姓的日子就好起来了,经济就发展起来。接著奏乐接著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