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活著:中國人民的蛇年心願
 
林非
【人民報消息】自1978年以來,大概沒有哪一年像2025年這般讓中國人民覺得毫無希望。極不情願地等待近半個世紀以來最糟糕一年的到來,似乎才是2024-2025跨年之際人民的真實感受。 這種與經濟大蕭條相似的社會低沉,可以從跨年期間大城市街道的冷清中看到,也可以從除夕夜中國(中共)領袖的新年講話中看到。 習近平新年講話頗有「自我告別」意味 非常罕見的是,這次講話的錄製背景顯示,中國領導人離開了他的辦公室,另尋一地錄製,頗有自我告別的意味。講話基調也異常放低身段,不僅用了相當篇幅談及民生,還罕見地未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再用空洞的民族主義口號來振奮人心。可以說,處於信息孤島中央的領袖,在新冠疫情過後的兩年裡,在大蕭條開始的寒冬,終於意識到民生的艱難,而他的民族主義遊戲也難以繼續玩下去了。 現在與1976年十月政變前非常相似 對普羅大眾來說,活著本身正成為壓倒一切的任務,也構成了2025年的社會基調。在此之外,似乎有了一種不惜一切豁出去的意味。例如,在北京的出租車或網約車上,越來越多的司機明知車內有實時錄音錄像的監控,卻仍抓住機會破口大罵當下的政治專制。在中國各地,從落後的小縣城到發達地區,這種普遍的不滿幾乎成為新常態,與1976年十月政變前的情形非常相似。在普遍的不滿和怨恨中,人民似乎重新找回了作為政治主體的感覺。 當然,這種情形不會持續太久。畢竟,當一場因「領導一失誤,人民就要飯」的大蕭條不可避免地到來時,饑餓和絕望本身就能消滅所有的不滿。更何況,人民的各種代言人,從新聞記者到知識分子,早已被消滅殆盡。這種公共擔當群體的消亡,與1990年代國企改革中工人階級在階級意義上的消亡如出一轍。因此,在2025年的蛇年到來之際,如果要談中國人民的希望和願景,已經顯得無比奢侈。 其中,人民最為關心的,就是從2025年1月1日起,所有國外原研藥退出中國醫保集採後,如何才能從黑市或通過商業醫保獲得原研藥。醫藥市場內與國外原研藥的脫鉤,徹底打擊了中產階級對中國模式的最後信心,迫使他們不得不選擇昂貴的商業化醫療保險方案,而這些包含原研藥的商業保險將嚴重拉低中產階級的生活水準,加速中國的通縮。 人民不再奢望自由民主,只是希望來年活著 除此之外,幾乎所有問題都與勞動和就業相關,而這在中國的語境下顯得卑微且無奈。人民不再奢望自由或民主,只是希望來年還能活著,就像那些在巴西的比亞迪工人一般。對21世紀的中國人來說,苦力幾乎成為他們的代名詞,彷彿回到了19世紀的被殖民時代。 因為,幾乎所有國企和私企當下都在追求降本增效,而社保負擔的激增讓私企難以為繼,也讓國企進一步增加派遣工的比例,壓低工資水準。這些情況在比亞迪的巴西醜聞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卻被當作所謂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而這種惡劣的勞動環境,在官方的意識形態中,被以「AI取代人工的新質生產力」來解釋,甚至得到與美國自由至上主義者類似的辯護,完全忽視了中國的產業政策正在製造越來越多的失業和更加惡劣的勞動環境。 六千萬中國女性靠色情行業維生 更糟糕的是,除了那些在今年開始實行的「彈性退休制」面前瑟瑟發抖的臨退休中年人,最為悲慘的還是職業婦女。她們不得不承受相對於男性2.39倍的無償勞動時間和每日有償勞動時間比男性短1.17小時的現實,還有更多的家庭暴力和撫養責任,更不用說普遍存在的職場性別歧視。從政治局女性的缺席,到衛生巾質量問題,再到知識分子圍繞女權的爭論,無不充滿對女性權利的蔑視與憎恨。 經濟下行時期,中國女性被迫大量湧入各種軟色情行業,甚至直接進入性產業。這一規模超過六千萬,與外賣騎手一道,成為中國所謂靈活就業人員的主體。即使如此,她們依然隨時面臨國家的暴力打壓,包括日常化的掃黃行動,或者如前體操運動員吳柳芳遭受的污名化,成為她們最沉重的迫害。在「遠洋捕撈」針對企業家的打擊更為引人注目之時,她們唯一的希望只是媒體與警察管制的放鬆,而這正是她們能否活下去的關鍵。 也正是在無數的吳柳芳身上,中國的普通人與精英都意識到,來自國家的暴力與管制,才是人民生活痛苦的根源。這或許也是剛剛過去的2024年充滿暴力衝突的部分原因。人民唯一的希望,作為活著的條件,或許只是多一點內部的和平吧。△(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公檢法司軍隊法輪功學員恭祝李大師新年好(多圖) 2024/12/29 (6,587次)
神韻名古屋大爆滿 前芭蕾舞演員:必看的演出(多圖) 2024/12/26 (26,902次)
動手!反共必斬草除根 討共檄文引共鳴(視頻) 2024/12/12 (34,313次)
美參議員提出法案 反擊北京審查制度並推動中國人民言論自由 2024/11/26 (6,026次)
改天換地!我們要打倒共產黨(圖) 2024/11/26 (45,390次)
從鄭州夜騎到珠海撞人 中國人民找不到出路(圖) 2024/11/15 (12,846次)
全民被「洗腦」——反思中共75年來的嚴重禍害(圖) 2024/10/1 (13,160次)
澳洲媽媽:非常幸運 一雙兒女在飛天學校成長(多圖) 2024/9/25 (7,417次)
從親身經歷看中共對中國人民的傷害(圖) 2024/9/1 (122,000次)
 
A股開年斷崖式下跌;內鬥激烈習思想遭全面刪除;
A股開年斷崖式下跌;內鬥激烈習思想遭全面刪除;
2025開年 銀川突發地震! 全城連夜大逃亡!| #人民報
2025開年 銀川突發地震! 全城連夜大逃亡!| #人民報
🔥蒲松齡前生與來世:蒲松齡的前生來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奇異故事?
🔥蒲松齡前生與來世:蒲松齡的前生來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奇異故事?
中國出現多種病毒疫情蔓延;為撈錢中共擴建2百拘留營;
中國出現多種病毒疫情蔓延;為撈錢中共擴建2百拘留營;
爛尾工程知多少!習又一政績工程被爆爛尾 橫琴島如空城!| #人民報
爛尾工程知多少!習又一政績工程被爆爛尾 橫琴島如空城!| #人民報
俄高僧不腐之身的奧祕與靈性啟迪;女子手握護身符轉世,
俄高僧不腐之身的奧祕與靈性啟迪;女子手握護身符轉世,
 
不周天裡造世界 2025/1/6 (98,157次)
小說:紅朝毀滅記(13)亂局如麻(圖) 2025/1/6 (144,638次)
年關中共演繹「不能」大戲 意識政權已到四面楚歌 2025/1/5 (19,775次)
習近平第三任下半場展望 他會謀第四任嗎? 2025/1/5 (24,174次)
軍隊一號命令又不見 張又俠排在何衞東之後是假 2025/1/5 (52,574次)
助中共收割韭菜 2024年350名醫藥系統官員落馬 2025/1/5 (19,207次)
開年不利 上演末日大逃亡!(視頻) 2025/1/4 (34,548次)
天下奇譚(106)拾金不昧得福報 或發家或病消或子孫發達 2025/1/4 (32,767次)
中共禍國毀世 網友:世界應在2025年對中共算這幾筆賬(下) 2025/1/3 (20,135次)

退休常委家族恐被倒查 習近平要「武統」中南海(圖) 2025/1/3 (28,474次)
銀川突發地震 全城大逃亡!(視頻) 2025/1/3 (37,839次)
比亞迪為何敢區分對待中外工人 2025/1/3 (20,966次)
習近平致新年賀詞時 背景無照片不尋常 2025/1/3 (55,493次)
丁柯:他們為何如此結局 2025/1/2 (42,820次)
苗華讓習近平感到極度危險 中共大規模擴建留置中心 2025/1/2 (22,743次)
中共禍國毀世 網友:世界應在2025年對中共算這幾筆賬(上) 2025/1/2 (20,680次)
北京大蕭條 王朝末日景象全面浮現!(視頻) 2025/1/2 (33,606次)
蒲松齡的前生來世(視頻) 2025/1/2 (33,708次)
大蕭條席捲中國 百姓哀鳴 過不起年了!(視頻) 2025/1/2 (37,531次)
對習近平的吹捧降調透信息 2025/1/1 (52,975次)
豈容美國法律淪為中共專政工具? 2025/1/1 (21,596次)
俄高僧不腐之身的奧祕與靈性啟迪(視頻) 2024/12/31 (33,203次)
世衛要再次「新冠」溯源 敦促中共不要繼續掩蓋信息 2024/12/31 (24,985次)
2025年中共幾大厄運難料(下) 2024/12/31 (26,304次)
「爛尾帝」搞爛中國 又一「鬼城」爛尾(視頻) 2024/12/31 (32,720次)
官選年度十大新聞證明中共不能代表民眾(圖) 2024/12/31 (33,366次)
天下奇譚(103)他無意中救下兩條人命 天意讓其多年後得回報 2024/12/31 (32,474次)
政協蹊蹺舉辦一座談會與國防科工局高官落馬 2024/12/31 (24,531次)
中國大蒜對美國是不是威脅? 2024/12/31 (24,117次)
溫家寶親筆信釋放何種敏感政治信號(圖) 2024/12/30 (29,767次)
年終生活會上習近平對委員們耳提面命 佐證大權旁落 2024/12/30 (26,508次)
中國民眾質疑官方闢謠「莆田醫院活摘」 籲離棄中共保平安(圖) 2024/12/30 (23,758次)
年終中國經濟慘狀! 未來十年的最好一年?(視頻) 2024/12/30 (34,326次)
中國巨變已現端倪 張又俠正祕密策劃重大驚人行動? 2024/12/30 (33,614次)
小說:紅朝毀滅記(12)暗算總書記(圖) 2024/12/30 (154,437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