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BBC篡改川普講話,也剪去了英國的靈魂
 
楊大巍
【人民報消息】11月9日,英國廣播公司(BBC)迎來了它百年歷史中最恥辱的一天。總幹事蒂姆·戴維(Tim Davie)與新聞事業部首席執行官黛博拉·特內斯(Deborah Turness)先後辭職。他們的離開,不是財政問題,也不是收視率,而是一段被「再編輯」的政治視頻。 那是2021年1月6日,川普在白宮草坪上的演講。原始版本中,他呼籲支持者"以和平的方式讓我們的聲音被聽見"。但在BBC的紀錄片《Panorama: The Siege of Democracy》中,這句話被剪掉。鏡頭隨後切入國會暴亂的畫面,背景配以陰冷的音樂,字幕寫著:「這是他煽動暴徒的時刻。」 這一剪,讓事實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形。它把一場政治演講變成煽動叛亂的證據,把「呼籲和平」改造成「煽動暴力」。當《每日電訊報》揭露這一操控性剪輯後,BBC的信譽在一夜之間坍塌。這不是一個編輯的誤差,而是一種敘事選擇。 1月6日事件已成為共和黨與MAGA運動的永久傷口,也被左派貼上了「原罪」的標籤。而在這一標籤形成的過程中,媒體的歪曲與選擇性報道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事件的真相需要重新調查,那些篡改歷史、歪曲事實的人,理應承擔應有的責任。 當敘事取代事實,新聞便不再是記錄者,而是武器。 BBC的問題並非偶然。過去十年,它從「國家理性」的象徵變成了一種意識形態工具。它有固定的敵人:脫歐派、保守黨、川普;也有固定的信條:氣候議程、多元平權、身分政治。記者的任務從揭示真相,變成確認信仰。 內部早已制度化「價值觀一致性」(Values Alignment),要求報道與機構核心理念保持統一。表面上是職業規範,實質上是思想過濾。任何挑戰主流敘事的事實都可能被刪改,任何不符政治正確的措辭都要被「調整」。久而久之,BBC不再呈現英國社會的多元,而只代表倫敦文化精英的單一立場。 蒂姆·戴維在辭職聲明中說:「我必須承擔最終責任。」BBC的官方說法則更模糊:「這是一次編輯判斷上的失誤。然而,這真的是失誤」嗎?一個刪掉關鍵句子的行為,是誤操作還是決策?如果是誤操作,為什麼沒有被發現?如果有人發現,為什麼依然批准播出? 《泰晤士報》的調查披露,這段視頻的「取捨」經由高層審定。這並非一名剪輯師的偶然動作,而是機構意志的體現。當一個機構相信自己在「歷史的正確一邊」,它就不再害怕錯誤,只害怕失去敘事權。 BBC中仍有許多敬業的記者,他們的職業精神無可指摘。真正的問題在於體制:官僚程序窒息了創造力,層層審批耗盡了熱情。連一場體育賽事的轉播,都可能被上層的「道德審查員」指點,流程之繁瑣,幾乎讓人忘了新聞的初衷。 BBC的內部早已僵化。表面上標榜多元,內部卻等級森嚴。許多記者出身名校,立場相似,社會背景單一。他們相信自己代表「理性與道德」,實際上早已與社會脫節。BBC Verify 聽起來高大上,卻頻頻出錯。諷刺的是,這個以「核實真相」為名的部門,卻在最關鍵的政治事件中製造了謊言。 《Panorama》的剪輯醜聞,既令人尷尬,又令人發笑,就像發現一位清教徒牧師竟是個酗酒賭徒,還包養著一位天主教情婦。如果這不是腐敗,那什麼才是腐敗? 如果不是《每日電訊報》曝光,這場「精心設計的誤會」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 BBC的崩塌並非孤例,而是整個西方主流媒體的集體鏡像。過去十年,CNN、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ABC News 等幾乎走上了同一條道路。它們不再競爭真相,而是在競賽誰更「反川普」。 美國ABC資深記者特里·莫蘭在辭職後直言:「在ABC新聞部或其他傳統新聞網絡裡,幾乎沒有人支持川普。這必然會影響新聞報道。老牌新聞部門聽不到全國許多人的聲音,因為這些聲音根本不存在於新聞編輯部中。」這句話震驚了許多還相信「新聞獨立」的人。與此同時,《華盛頓郵報》的首席事實核查員凱斯勒在離職前也承認,所謂「Fact Checking」早已淪為政治篩選,核查的不是事實,而是立場。 他們公開承認的,正是新聞業的潛規則:新聞不再是觀察世界的窗口,而是參與鬥爭的戰場。真正的新聞公正,並不是站在正中間、平均分配好壞,而是讓事實自己站立,即便它會讓某一方不舒服。正如新聞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所言:「新聞的使命,不是去安慰某個陣營,而是去照亮公眾所處的世界」。「但當新聞編輯室失去了多樣性,事實也失去了獨立性」。結果是「客觀」被鬥爭邏輯取代,「公正」淪為政治陣營的另一種說法,新聞不再是公共信任的基石,而成了一場持續的表演。 更令人諷刺的是,許多媒體仍然在宣稱自己是「客觀公正的守護者」。他們批評社交媒體傳播假新聞,卻自己在製造選擇性真相。ABC主持人提前"判決"川普,CBS《60分鐘》刪減過哈里斯的關鍵問答,CNN和MSNBC則長期用片面畫面暗示「白人至上主義」橫行。 我曾開玩笑說,如果把CNN和BBC的新聞稿對調播放,普通觀眾恐怕看不出區別。兩者的語氣、詞彙、節奏幾乎一致,連措辭中的道德姿態都如出一轍。再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一併放入,你會發現這些媒體幾乎可以互換標題和圖片,而不影響任何邏輯連貫性。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套「全球左翼敘事矩陣」。 這種國際化的新聞合唱,是信息時代最危險的現象之一。 我個人對英國一直懷有敬意。青少年時期接觸英國文學與哲學,讓我對那個國家的理性與克制深感欽佩。英國人冷靜、邏輯、審慎,相較於法國的浪漫與激進,英國文明更像是制度的藝術。BBC曾是這種精神的象徵。 我仍記得第一次聽到David Attenborough的聲音。那種低沉、節制的語調,如同文明的呼吸。當我們觀看BBC的野生紀錄片、海洋探索或地球系列時,能感受到那種科學精神與審美平衡。BBC過去代表的是一種世界級的嚴謹與尊嚴。正因如此,它的墮落讓人倍感痛心。 它從紀錄自然,墮落為操縱政治;從敬畏生命,墮落為編輯真相。 人們常說,任何被左派觸碰的事物,最終都會毀掉。這句話聽來尖刻,卻越來越像經驗法則。左派的政治正確幾乎污染了所有傳統領域,文學失去了獨立思考,好萊塢電影成了教條劇場,大學變成意識形態工廠。今天的藝術與新聞業,被同一種道德姿態吞噬,凡是不符敘事的,都要被清除。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多元」被理解為「口徑一致」,「包容」變成對異議的排斥。最荒謬的是,那些自稱捍衛少數族裔的精英,實際上把他們當作政治素材。對黑人、拉丁裔、亞裔的「同情」,往往不是平等的尊重,而是居高臨下的憐憫。 這種施捨式平等,本質上是一種新的傲慢。真正的平等,從來只能建立在個體的品格與能力之上。法蘭克福學派的「受害者理論」,讓人永遠活在被拯救的敘事中。很多華人仍期待被保護,卻忘了,自由必須靠自己爭取。 BBC的崩塌,不僅是一場機構危機,更是英國文化自信的坍塌。一個以理性、事實與節制著稱的民族,竟容忍自己的國家廣播公司以政治為刀。這不僅是新聞的墮落,更是信任的解體。 BBC的衰敗,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它曾是英國道德秩序的象徵,是帝國理性與克制的餘暉。今天,它卻被意識形態掏空,成了政治情緒的容器。那些在鏡頭前操控事實的人,也在無形中剪去了英國的靈魂。 也許這就是文明衰落最真實的模樣:沒有爆炸,也沒有火焰,而是在習慣與傲慢中,慢慢失去對真相的敬畏。一個社會不需要焚書,只要讓謊言成為禮貌的敘事,就足以讓真理沉默。 曾經的BBC,見證了一個帝國從殖民到克制、從權力到制度的轉化,而今天,它自己成了這個歷史循環中的諷刺。 帝國可以衰落,疆界可以消失,但一個民族的良知——那種對真理、理性與克制的信仰——不該隨之沉沒。 丁尼生在《尤利西斯》中寫下過這樣的詩句: 儘管許多已被奪去,仍有許多得以留存; 我們已不復往昔那能撼動天地的力量, 但我們仍是我們 一顆顆同樣英勇的心, 雖被歲月與命運削弱, 卻以意志為強; 去奮鬥,去追尋,去探索,而絕不屈服。 這正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良知 the creed of the Victorian conscience. 它象徵著英國文明的最後尊嚴:在衰敗中仍堅持理性,在混亂中仍堅守真理。 但願在這片古老的島嶼上,那份良知仍未熄滅..... (來源:印象與邏輯) △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川普:美國潛艦技術領先中俄25年(圖) 2025/11/14
川普宣佈「反共產主義週」 再度召喚自由 2025/11/13 (877次) 📝
閙大了!醜聞大到中南海不敢公開?(視頻) 2025/11/12 (6,092次)
川普的十個「不可能的歷史時刻」(圖) 2025/11/5 (13,992次) 📝
美議員:川普政府應支持法輪功訴思科案(圖) 2025/11/4 (17,802次) 📝
習韓國之行的四大蹊蹺 2025/11/4 (20,809次)
川普爆猛料:習親口保證川普任內絕不對臺動武(圖) 2025/11/4 (24,710次)
川普:習近平知道入侵臺灣的後果 2025/11/3 (24,160次) 📝
川習會後 歐美對北京一致強硬 中共服軟 2025/11/3 (23,440次)
 
中國電商夢破碎!史上最慘「雙11」!「惡意退貨」泛濫 商家哭暈!
中國電商夢破碎!史上最慘「雙11」!「惡意退貨」泛濫 商家哭暈!
于朦朧案被壓兩月!最強證據推翻警方!真相越揭越亂,水軍幕後老闆是誰?
于朦朧案被壓兩月!最強證據推翻警方!真相越揭越亂,水軍幕後老闆是誰?
習近平「私生子」身份震驚全網!外資大撤離中共拖民企下水?!【
習近平「私生子」身份震驚全網!外資大撤離中共拖民企下水?!【
北京樓市失控!踩踏式暴跌!北京樓市大逃亡!誰在連夜撤離!銀行下海賣房
北京樓市失控!踩踏式暴跌!北京樓市大逃亡!誰在連夜撤離!銀行下海賣房
朦朧案令中共方寸大亂?!習近平被自己人刨根【 #曉坤話時局 】|
朦朧案令中共方寸大亂?!習近平被自己人刨根【 #曉坤話時局 】|
深圳水貝市場慘況!一紙新規,中國黃金市場突變!| #人民報
深圳水貝市場慘況!一紙新規,中國黃金市場突變!| #人民報
 
胡錫進駡高示「巫婆」 日本拒撤「臺灣有事」論(圖) 2025/11/15
天下奇譚(403)兩個現代人從地府帶回來的信息 2025/11/15
中共為初中女生免費接種HPV疫苗為何不可信 2025/11/15
爆料:四中習被剝奪所有權力 習家軍不斷被摧毀(圖) 2025/11/15 (532次)
最強網友直懟警方 于朦朧案再出新證據(圖) 2025/11/14 (2,896次) 📝
明星返老還童的祕密跟胎兒有關?(圖) 2025/11/14 (4,570次) 📝
「斬首論」不夠 央視又潑婦駡街 習近平撐腰? 2025/11/14 (1,864次) 📝
天下奇譚(402)威震遼國的楊六郎是將星下凡 2025/11/14
張又俠與胡春華一樣,演戲有點用力過猛? 2025/11/14 (5,317次)

于朦朧全身血液被抽乾 年輕人出門要小心 2025/11/14 (655次) 📝
無懼惡魔虐待 于朦朧為自己而戰(圖) 2025/11/13 (2,461次) 📝
張升民被習逼上梁山 至暗時刻或許已經到來 2025/11/13 (4,691次) 📝
于朦朧案背後的蔡姓陰謀與731符號(圖) 2025/11/13 (1,927次)
外資快速大撤離!中共要拖民企下水 2025/11/13 (1,262次) 📝
中共暴恐論試水翻車 高市首相臺海戰略清晰 2025/11/13 (1,409次) 📝
天下奇譚(40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大丈夫風骨 2025/11/12 (692次)
王小洪到地方宣講 權力已被削弱 2025/11/12 (3,103次) 📝
馬斯克是火星人?(視頻) 2025/11/12 (1,311次)
內幕:張昇民助攻 搞倒何衛東 張又俠軍中稱王 2025/11/12 (4,097次)
北京大佬踢爆習近平控制世界兩大毒招(圖) 2025/11/12 (6,428次) 📝
蔣罔正爆料二十一大部分常委最新名單 2025/11/11 (8,045次) 📝
天下奇譚(400)隱藏在民間的武林高手 2025/11/11 (1,388次)
北大畢業生當輔警說明甚麼? 2025/11/11 (1,172次) 📝
中共連串權力異動驚人 胡春華口氣大不尋常(視頻) 2025/11/11 (3,981次) 📝
軍後代被控制 怕驚擾習近平彭麗媛?(圖) 2025/11/11 (4,088次) 📝
一條鰲魚令習坐立難安 網友智鬥黑手突破封鎖(圖) 2025/11/11 (3,128次)
臺灣外交獲突破 中共「一中政策」開始沒落(圖) 2025/11/11 (1,812次) 📝
中共舉辦互聯網大會 西方巨頭集體缺席以示抗議 2025/11/11 (1,634次)
習近平四中全會「保住」權力的邪惡內幕 2025/11/10 (9,749次) 📝
天下奇譚(399)唐太宗施仁政 連年災荒無民怨 2025/11/10 (862次)
蔡奇詭異失蹤 央視畫面驚現中共兩個「核心」(圖) 2025/11/10 (6,230次) 📝
于朦朧案曝地獄流水線 警方海外謀劃大陰謀(圖) 2025/11/10 (5,352次)
中共對美出口崩盤 美國產出首塊稀土 2025/11/10 (3,184次) 📝
習家鐵桿西安書記落馬 傳被抓時嚇得尿失禁 2025/11/9 (3,557次) 📝
天下奇譚(398)輪回輾轉 為何多數人忘記前世? 2025/11/9 (1,356次) 📝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