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中國重新選領袖 習近平敢不敢? |
|
蒂紫
|
【人民報消息】7月1日,是中共建黨日,在媒體人李大宇的節目中,他提到了牆內公務員冒險爆料,揭露中共執著於統一臺灣的根本原因:統一台灣不是為了民族復興,台灣的存在,導致中共執政不合法。既然中共執政並不合法,那麽可以來一場全中國和台灣民衆的投票選舉,看看民衆到底選擇哪個黨為執政黨,選擇哪個人做領袖,就要看習近平怎麽想,中共當局敢不敢了。
一、1949年中共篡政到底有多少政黨存在?
中共對內一直宣稱一黨執政,那麼所謂的建國前後,究竟有多少政黨勢力?我們總結除了中共,至少還有11個。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民革),中國民主同盟(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民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台灣民主自治同盟,大陸8個民主黨派。
還有中國國民黨(蔣介石領導),青年黨、社會賢達等保守派組織,地方軍閥殘餘、宗教團體、民族勢力,如西北馬家軍、新疆伊斯蘭力量、西藏貴族集團等。
1949年開始,中共一直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中國事實上執政黨是兩個,中共與國民黨。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國家。
歷史學者辛灝年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繼承的並非從秦、漢、唐、宋、明、清直到中華民國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它所繼承是「歐洲共產教」,根源不在中國。中共大力宣傳的馬、恩、列、斯、毛,構成的是一套外來的意識形態,與中華傳統文化根本上格格不入,完全屬於兩種不同的文明軌跡。
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身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在1949年前就已經成為前蘇俄的附庸。直到1949年把它改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
所以根本上說中共政府來路不明,非中非西。
三、更改國名,騙取聯合國合法席位
中華民國是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毛澤東也明白。然而,毛澤東想做「太祖皇帝」,超過孫中山,最終選擇將「中華民國」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據法國《人道報》記者馬嘉麗回憶,1965年毛澤東坦言自己「做錯過一件事」,那就是——「1949年不該把中華民國改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如果當時不改名,中共能更早入聯合國,在台灣執政也有合法地位等等。
這一說法恰恰也揭示了後來的國際爭議焦點:1971年聯合國通過的第2758號決議,僅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但該決議並未明確否定中華民國的存在,更未提及台灣地位歸屬問題。事實上,這一措辭的模糊表達至今仍是臺灣問題的源頭。
四、台灣統一大陸是否有群眾基礎?
中國除了大陸八個被中共滲透和閹割的民主黨派外,實質有三個政黨,中國誰來代表?中共?國民黨?民進黨?聯合國沒有做聲明。中共篡政以來沒有賦予人民選舉權,那麼誰來執政應該由人民選擇。
在2015年,王岐山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源自於歷史,是人心向背決定的,是人民的選擇。」共產黨自己也知道,政黨合法不合法,人民說了算。
民進黨主席李登輝在1991年制定了《國家統一綱領》作為對大陸政策的最高綱領。該綱領提出了台灣和大陸是一個中國,關鍵是誰來主政,誰來統治。民進黨?國民黨?中共?或者其他的新黨?綱領建議人民選舉,民主決定,所以中共一直不承認。
五、台灣政府可將矛盾反手拋給中共
台灣政府完全可以採取戰略性反制,將所謂「統一」的矛盾拋給中共。當中共高調宣誓「統一」時,台灣可提出以全民公投,讓台灣與大陸人民共同決定誰主政。為了保障投票的公平與安全,台灣可先在海外自由環境下進行網絡投票,避開中共對選民的恐嚇與干預。
投票不是關鍵,投票本身引起海外反共人士團結在台灣民進黨周圍,增加國際影響力,從而讓聯合國重新審議中共代表中國的合法性問題是關鍵。即使失敗,台灣也擁有了另一張對付中共的牌。
中共之所以最怕民主,它高調「佯攻台灣」,其實是用虛假的戰爭姿態來掩蓋自身合法性的缺失,營造一種「統一即執政合法」的錯覺。台灣若善用這一點,「民主、公投」,便能在國際舞台上反轉立場,將道義與合法性掌握在自己手中。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1/91201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