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唐青看時事】北約警告:中共攻台將引爆世界大戰(視頻) |
|
【人民報消息】川普這次又放大招,重磅出擊金磚國家,關稅大棒一揮,全球貿易格局立刻風雲再起。被逼到牆角的中共這回態度卻軟了下來,金磚國家內部也是各懷鬼胎、一盤散沙。
蘋果CEO庫克最近日子也不太好過,川普團隊直接開炮批評他,說他從中國撤出的速度簡直慢得像擠牙膏。
更勁爆的來了:北約祕書長突然發出重磅警告,說中共如果真的對台灣動手,很可能直接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而且亞洲、歐洲可能同時點燃戰火!背後到底有什麼內幕,竟然讓北約緊張成這樣?
而在貿易戰背後,美國正面臨比以往更猛烈的「中國製造2.0」衝擊,美國製造業這次還能頂得住嗎?
最後,我們再來聊聊最近四面楚歌的馬斯克。曾經風光無限的特斯拉,如今在中國卻陷入困境,市場份額暴跌,連看家技術都吃了閉門羹。難道馬斯克也掉進了中共設下的套路?
川普力劈金磚!全球貿易再掀波瀾
川普又出狠招了!7月6號晚上,他在自己的「真相社交」平台上宣布,要對所有支持金磚國家搞「反美政策」的國家,加征額外10%的關稅,還特別強調:「這項政策,沒有任何例外!」這話說得可夠狠的,比關二爺過五關斬六將還乾脆!
那什麼算「反美政策」呢?川普這次沒多解釋,但態度擺得清清楚楚:誰跟金磚國家站一起、跟美國對著幹,就是他要收拾的對象。
川普出手當天,金磚國家正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峰會,發表的聯合聲明雖然沒點川普的名,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批美國最近的關稅政策,說這「單方面、無差別提高關稅」違反WTO規則,還可能破壞全球經濟秩序。
但表面團結的金磚國家,其實各懷鬼胎。比如,聲明中加了印度對恐怖襲擊的譴責,明顯就是針對同為成員國的巴基斯坦,而巴基斯坦背後則與中共關係密切。另外,越南作為金磚成員國,卻和美國簽署了針對中共的框架協議。而且,這次峰會兩大主角習近平和普京都沒露面。
面對川普的這波直接出擊,中共明顯軟了不少。7月7號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被記者連番追問,也沒敢正面回擊美國,只強調「金磚機制並不針對任何國家」,還重複說「關稅戰沒有贏家」。
顯然,川普根本不給中共和金磚國家打擦邊球的機會。這輪關稅制裁不但讓美中對抗再升級,更戳穿了金磚國家表面抱團、實則散沙的真相。
川普這波猛操作,你覺得金磚國家還能團結一致嗎?還是說,這磚頭被劈開,馬上散成一盤沙了?
蘋果動作太慢 川普團隊炮轟庫克
聊完川普對金磚國家的圍堵,再來看看美國國內又鬧出啥新動靜。
7月7日,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CNBC節目《街頭喧囂》(Squawk on the Street)採訪時,直接點名批評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說他把蘋果產品從中國撤回美國的速度實在太慢了。
納瓦羅的話相當犀利,他說打從川普第一任期起,庫克就一直喊著需要更多時間把工廠搬出中國,結果拖到現在,簡直成了矽谷最長的肥皂劇。
過去幾年,川普政府不斷施壓蘋果,要求把iPhone生產線搬回美國本土。川普還直接警告過蘋果,如果繼續在國外生產iPhone,就得面對25%甚至更高的懲罰性關稅。他甚至對庫克直說:「我不希望你跑去印度建廠。」言下之意,就是要把就業和產業都留在美國。
但蘋果始終猶豫不決。現在,蘋果的主力產品iPhone仍大多在中國生產,最近雖然開始逐步加大在印度的產能,顯然是為了規避川普的高額關稅,但完全撤回美國的可能性卻非常小。
也有供應鏈專家認為,如果蘋果真的把所有產線搬回美國,成本肯定會飆升,有分析師估計,到時候美國造的iPhone可能得賣到3,500美元。
不過納瓦羅並不買帳,他堅稱,以現在的技術和人工智慧水平,庫克完全能在美國或其它國家生產iPhone,他就是想不通庫克為啥這麼慢吞吞。
其實蘋果也不是完全沒行動。川普第一任期時,他們承諾在德州組裝售價3,000美元的Mac Pro電腦。今年2月,蘋果也宣布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包含人工智慧伺服器組裝項目,但這些動作在川普團隊看來仍然太慢。
納瓦羅這波批評,很可能意味著川普政府對蘋果的施壓會再升級。
北約警告:中共攻台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剛才聊到川普團隊給蘋果施壓,接下來這事兒就更刺激了。
7月6日,北約祕書長馬克.呂特(Mark Rutte)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發出了一個讓全球震驚的警告:如果中共入侵台灣,可能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戰。
呂特分析說,如果北京動手攻台,習近平絕不會讓戰爭只限於亞洲。他很可能第一時間給「好兄弟」普京打電話,讓俄軍在歐洲攻擊北約國家,拖住西方,讓北約沒辦法介入亞洲。
呂特強調,誰要還以為中共攻台只是局部戰爭,那就太天真了。未來戰爭很可能同時在兩個地方開打——亞洲的台灣和歐洲的北約領土。他形容習近平可能這樣對普京說:「哥們兒,我要動手了,你去歐洲搞點事,幫我攔住北約。」
其實中俄這種「無上限」合作,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就形成了。西方情報也發現,北京對俄軍的援助,在烏克蘭戰場上起了很大作用。現在北約最擔心的是,中共從俄烏戰爭中學到不少經驗,不僅摸清西方的底線,還可能拉著俄國一起打下一場亞洲戰爭。
美國前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John Aquilino)表示,北京計劃在2027年前做好攻台準備。而美軍前太平洋陸軍司令查爾斯.弗林(Charles Flynn)也警告說:「中共入侵台灣早已不是理論,而是迫在眉睫的現實威脅。」
更驚人的是,《南華早報》引述消息說,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共外長王毅竟然私下告訴歐盟官員,這場戰爭對北京簡直是個「祝福」,因為西方注意力都被牽制住了,短期內沒人再盯著台灣。
呂特還提到,目前超過一萬兩千名朝鮮士兵支援俄軍,伊朗也在提供無人機,中共企業還涉嫌暗地裡幫助俄軍工體系。他直言,如果北約國家還抱著過去「國防預算占GDP 2%」的舊觀念,未來根本無法自保。
不過,俄羅斯這邊馬上對呂特的言論展開猛烈反擊。俄羅斯前總統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在X平台嘲諷:「看來這位祕書長迷幻蘑菇吃多了,才會幻想這些東西。」還諷刺呂特趕緊去學點俄語,以後在西伯利亞集中營能派上用場。
但不管俄羅斯怎麼嘴硬,北約已經清楚意識到,如果中共真動手攻台,全球和平可能瞬間崩潰。
那你覺得,面對這樣的威脅,北約國家準備好了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中國製造業崛起 帶來新的全球威脅
咱們再來看看另一個更隱蔽但同樣棘手的問題。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報導,麻省理工經濟學家大衛.奧托(David Autor)最近提出一個警告,美國現在正面臨比過去「中國衝擊」更嚴重的威脅——也就是所謂的「中國衝擊2.0」。
十年前,奧托曾經揭露了便宜的中國貨如何摧毀美國幾百萬製造業工作,引發了整個美國對貿易政策的大反思。但如今,他警告,這次威脅比之前還嚴重:美中競爭的主戰場,已經不再是家具、鞋子這些低端貨,而是半導體、人工智慧、無人機、量子科技、航空和核融合能源這些高端領域。
奧托說得直白,過去美國流失的只是低薪製造業,但如果現在美國輸了這場高科技戰,那經濟未來就懸了。他甚至警告說,如果波音、蘋果、通用汽車這些大公司輸給中國,那對美國經濟的打擊絕對是毀滅級的。
更讓他著急的是,美國現在應對這場威脅的動作明顯還不到位。他呼籲,美國應該趕緊在半導體、汽車、航空這些關鍵領域加大投入,甚至用政策保護這些高科技產業,而不是繼續留戀低端的組裝製造業。
與此同時,中共卻在全球搶奪製造業的原材料資源。《金融時報》指出,中國企業在全球礦產資源的收購,已經達到過去十年最高水平。根據對標普(S&P)和Mergermarket數據的分析,去年,中國企業完成了10筆超過1億美元的礦業交易,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高。
分析師表示,中共現在是「搶占先機」,趕在西方收緊限制前把關鍵資源先收進口袋。私募基金Appian Capital的創始人邁克爾.謝爾布(Michael Scherb)說,現在中共企業比過去更靈活、更懂得如何在高風險環境下跟西方企業競爭。
尤其在非洲和拉美地區,中國巨頭紫金礦業、中國五礦等公司,正積極布局。甚至面對非洲一些國家資源民族主義的抬頭,中企寧願接受低利潤,也要確保資源控制權。
英國企業顧問公司SP Angel分析師約翰.邁耶(John Meyer)指出,中共的策略就是透過這些收購,阻止西方進入關鍵資源領域,穩固自己在全球供應鏈的主導地位。
美國這邊還在猶豫,而中共卻已經悄悄布局。照這個趨勢走下去,美國不僅可能輸掉製造業的未來,更可能失去在全球供應鏈的控制權。
你覺得美國現在還有機會調整策略,贏下這場高科技之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馬斯克內憂外患 特斯拉中國之路陷困局
而接下來我們要談的這位人物,也正好被夾在中美角力的風暴中心,那就是馬斯克。
最近《華爾街日報》報導,馬斯克在中國的日子越來越難熬了。幾年前,特斯拉在中國可是風頭正勁,馬斯克本人也是北京的座上賓。但如今,這一切正在迅速發生變化。
特斯拉最初在中國大受歡迎,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共提供的優惠政策。當時北京希望特斯拉像條「鯰魚」,攪活本土電動車市場。結果現在中國品牌真活起來了,特斯拉反倒被這些「養大的對手」給擠下去了。
數據顯示,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占率,從2021年初的11%跌到只剩4%。相反,中國本土品牌比亞迪卻迅速上升到了29%,連新來的小米也搶到了3%的市場。有中國消費者吐槽,現在的特斯拉設計審美疲勞,功能也遠不如本土品牌炫酷,甚至連車載冰箱、自拍攝像頭這些功能都跟不上潮流。
更讓特斯拉尷尬的是,它最看重的自動駕駛技術「FSD」,到現在都沒完全通過中國監管審批。因為嚴格的數據法規和美國的芯片出口管制,FSD在中國推廣困難重重。與此同時,比亞迪、小鵬卻搶先推出了類似甚至更先進的系統,特斯拉原本的技術優勢快要被追平了。
除了技術和市場壓力,馬斯克最近跟川普的公開鬧翻,也讓特斯拉雪上加霜。美國媒體Axios指出,自6月初馬斯克公開批評《大而美法案》、與川普決裂以來,特斯拉股價已暴跌約14%,光7月7日的盤前交易就跌了近7%。分析師擔心,馬斯克越陷入政治鬥爭,對特斯拉越不利。
而過去中共看重馬斯克,正是因為他與美國政界的良好關係,能當美中橋梁。今年1月,中共副主席韓正在華盛頓和馬斯克見面時,就要求他在美中關係中扮演「建設性」的角色,但馬斯克並沒有給出積極回應。現在,北京顯然已不再把馬斯克視為地緣政治資產。
雖然特斯拉在中國市場仍然重要,但中共的重點已經轉移到支持本土企業身上。前通用汽車高管、汽車顧問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甚至說,馬斯克在中國的業務可能已經「日薄西山」了。
不僅如此,馬斯克在中國布局的其它業務,包括電池儲能系統Megapack和人形機器人Optimus,未來也可能面臨類似的被超越危機。馬斯克本人最近也坦承,他最擔心中國企業最終在人形機器人領域超越特斯拉。
韋德布希證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警告,馬斯克的政治動作已經嚴重影響特斯拉商業前景,現在的馬斯克正在朝著投資人最不希望看到的方向發展。
那你怎麼看,馬斯克在中國市場的困境,是不是中了中共「養套殺」的套路?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angqingnews
歡迎訂閱GJW頻道:https://www.ganjingworld.com/channel/1eiqjdnq7go2ebXA2yTPUSg631de0c
——《唐青看時事》製作組△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10/91323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