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北京將開神秘會議決定重大事情?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文謹報導)近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對記者說,中南海在即將來臨的八月份將召開一次重要的閉門會議。他的這句話被認爲在暗示這個會議上將選出新的中共總書記。
學者劉軍寧7月18日在其X賬號上的推文語出驚人:誰是新的總書記?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對記者說,中南海在即將來臨的八月份召開一次重要的閉門會議,決定CCP是否更換領導人。
劉軍寧之所以這樣說,是貝森特在回答記者關於中美貿易和關稅談判的問題時,貝森特回答說:中共在八月份會有一個重要的秘密會議。而貝森特用的是conclave這個詞。
有網友解釋說,Conclave」一詞源自拉丁語「conclāve」,意為「鎖起來的房間」或「密室」,由「con-」(意為「一起」)和「clāvis」(意為「鑰匙」)組成,字面含義是「用鑰匙鎖在一起的地方」。在古羅馬,「conclave」最初指一個可以上鎖的私人房間或空間。
這個詞在中世紀被天主教會採用,特指樞機主教們在選舉教皇時聚集的秘密會議場所。1268年,教皇選舉規則改革後,樞機主教被要求在封閉的環境中進行選舉,以避免外界干擾,這一做法使「conclave」一詞與教皇選舉的秘密會議緊密相關。
英語中的「conclave」在14世紀左右借自拉丁語,最初保留了「秘密會議」或「密室」的含義,後來逐漸泛化,指任何秘密或私密的集會。現代英語中,「conclave」既可指教皇選舉會議,也可指任何小型、秘密或排外的會議。
劉軍寧的推文引發很多推友討論。
有網友說,conclave 僅僅表示內容私密的會議而已,延伸意思含領導層開私密會議(一個行業、一個公司、一黨),一般是到一個非常規開會的地點,如度假地等。貝森特指的是北戴河會議。英文歷來把北戴河會議稱為 CCP summer conclave.
還有網友解釋說,貝森特前面一直在說跟何立峰的貿易談判,之所以提到這個高層閉門會議,是因為他覺得這個會議會對後續的談判有重大影響。
劉軍寧發推文回應說,貝森特所說的八月初的重要閉門會議,不是指公開舉行的四中全會,更不是與美國貿易代表團的會議,而是在四中全會之前為會議定調的那個小型閉門會議。作為嚴謹的金融從業人員,貝森特擇詞謹慎,他沒有說,CCP要換總書記,而是說,八月初要召開一次類似閉門選舉新教皇的重要會議(conclave)。中國人都知道,會議的重要性與規模成反比。他並沒有八卦,因為他沒有說出總書記的名字。
劉軍寧表示,他不認爲財長貝森特也聽床,根據一些智庫與自媒體的謠言與臆測對中國高層政治妄下結論。在美國政府中,財長這樣的重要閣員,每天都看到經過匯總的情報通報,這些情報來自數套美國官方的情報系統。
有人發推說,不就是有人已經對外放風說他八月要下台麼?其實按我的理解,就是一次閉門的政治局擴大會議,可能討論他的去留之類。美財長的話只是證實了這個傳言
有網友表示同意,「這次我有點信要換「教皇」,但依然變數很大。之所以如此,顯然是因為李克強的死引起了包括元老在內的黨內人士的震驚和恐慌,中共內部多少還是有規矩的。
飛天大學教授章天亮博士在其節目《天亮論證》中分析說,大家可能是太盼著習近平下台了,所以一點點可能的信號都會被抓住和放大。他認爲,貝森特指的這個神秘會議就是每年七月底八月初的北戴河會議。其實這個北戴河會議自從胡錦濤上台之後,這個會議的地位就日益的衰落,也沒有北戴河暑期辦公了。基本上就是元老們和中共的高官們去避暑和休假。
每年的夏天,中共的現任領導人和退休元老都會齊聚北戴河。這是他們例行的避暑和度假。外界認爲,北戴河會議同時也是中共高層權力博弈和交易的秘密會議。真正的大政方針、關鍵人事安排,就在這裏秘密敲定了。
自媒體人公子時評說,中國的重大政策都不是在人大政協這些會議上決定的。北戴河會議雖然沒有任何的報導,沒有任何的監督,但是一項項的關係全國人民命運的政策,在這些悠閒午後的會談當中悄然定調。中共的政治從來都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那些看起來隆重莊嚴、全世界媒體爭相報道的兩會,其實只是給外界的一個儀式感而已。
公子時評認爲,在當前的中國經濟危機、外資撤離、青年失業率高企,還有國際關係持續緊張這些大背景之下,今年的北戴河會議尤為關鍵,將為今年夏季以後的政治走向定下基調。
北京之春榮譽總編胡平曾有一個總結:「中共一直是開大會解決小問題,開小會解決大問題,解決問題不開會,開會不解決問題」。
劉軍寧還提到,鄧小平在家裡開的那個解除胡耀邦總書記職務的小會就是典型的conclave。
實際上,究竟北京會開什麽神秘會議,將決定什麽重要事情,在中共黑箱政治之下,即使到了8月份,也未必會揭開蓋子。
(人民報首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