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7月30日
發表
人氣:2,476
分享:
|
|
香港危機内幕:李克強提2條底綫 習近平冷冷回應 |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文謹報導)上海企業家胡力任此前在其YOUTUBE節目《真實中國》中表示,將動用自己所有的社會資源,調查中共前總理李克強的死因,並且把他獲得的李克強生前手記、信函等珍貴資料向外界公佈。7月28日,胡力任公佈了李克強的一份手記。手記記錄了在2019年發生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中,李克強與習近平之間因爲持不同政見,而發生的直面衝突。
胡力任說,這份重要的手記記錄了李克強當年面對香港局勢時的內心思考與努力。
2019年6月9日,香港因《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引發大規模抗議。
這份李克强手記提到,幾十萬香港民眾走上街頭,表達對法治與「一國兩制」的堅守。起初,抗議處於和平與次序並存的階段。由於中共中央迅速將此事件定性為顏色革命苗頭,放棄溝通機制,轉向強硬對應。於是,在6月12日發生了嚴重的警民衝突事件。
手記說,李克強在國務院會議上曾警示,此案需極度審慎,建議設立跨界聽證機制,增強決策透明度。但隨著局勢發展,國務院的調解職能被削弱,政策主導逐步轉向國家安全系統。最終這場原可通過協商化解的爭議,演變為制度轉折點。
手記上寫道:「2019年春夏我曾三次提交建議,呼籲暫緩修例避免激化,建立中央授權的溝通機制,聯合發聲安撫民意。但國務院逐步被邊緣化,習近平主導決策,具體執行則交由政法系統負責。我只得到一句回應,港澳事務已由國家安全體系接管。」
由於香港抗議者不斷請願卻未獲回應,特區政府堅持修例,中央毫無緩和信號,和平表達失效後,部份民眾情緒轉向激烈。自6月中旬,極端化行為開始出現。
手記記載,李克強曾提出建立青年對話機制,重建溝通橋樑,但被中央拒絕。李克強還認爲,中英聯合聲明是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國際條約,一旦被視為「過期」文件,將動搖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信譽。但國務院已無回應權,應對方式由習近平親自拍板。
手記上說,李克強曾嘗試說服習近平。
2019年6月香港警民衝突發生後,李克強與習近平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會面。李克強對習近平說,在處理香港危機時,有兩條底線不可動搖。
第一,必須尊重中英聯合聲明,這不僅是國際承諾,也是對香港長期穩定的制度保障。
第二,必須立即停止任何形式的武力行動,切實保障香港市民的生命安全與基本權利。
習近平冷冷的對李克強說道,現在不是談什麼國際承諾、法治與自由的時候,香港問題說到底是國家主權和政權安全,必須牢牢掌控,絕對不能有絲毫退讓,不惜一切代價,必要時可以動用武力。別忘了,共產黨的江山就是靠槍桿子打出來的。
李克強只能沉默以對。
手記記錄了李克强當時對習近平看法:「他的這句話,徹底暴露了他骨子裡的殘忍與冷血本性。在他眼裡,人民的呼聲毫無價值,所謂的承諾、制度、法治,統統可以踩在腳下。而政權穩定高於一切,只要擁有權力,便可毫無人性的為所欲為,哪怕用人民的鮮血與生命去維持所謂的政權穩定,也在所不惜。」
此後2020年,李克強在國務院閉門會議上說,香港事件不是一城之變,而是一國之哀。權力若不自我約束,必將侵蝕制度根基。會議紀要刪除了這個法,只留下「對港表述需謹慎」的記錄。李克強後來在手記上將他説過的話再度完整記錄下來,希望由歷史來評判。
李克強在手記上表示,這段經歷是其政治生涯中深刻而沉痛的一章。它濃縮了一次憲制試驗的終結,也記錄下他所能做出的最後努力與呼聲。
胡力任表示,李克強雖然沒能改變這場香港危急的結局,但他提醒我們,制度、信任和克制,從來都不該被輕易放棄。
胡力任說,李克強在擔任總理期間,曾經在一些重大事件上與習近平產生過嚴重分析與衝突。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了下來。這些資料從來沒有公開過,是我們了解那一時期的重要史料。
(人民報首發)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30/91606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