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訊】明報7日評論文章:支持或不支持,可以就支持者與被支持者的關係,分爲三、四個層面,每個層面可以再分爲六、七種方式。江澤民如果被華萊士問這個問題,便會在這三、四個層面,六、七種方式中跟他玩捉迷藏,談笑風生一番。至於「欽點」,江澤民只用一句「NO」便成。訪者可以說是「欽點」,江澤民可以說「不是」,正負觀點多元並存,就好像朱鎔基所說,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觀點。 自己人請自動自覺 原本簡單的標準答問,江澤民不玩這套現代世界的媒體遊戲,因爲香港是屬於中國的,香港人是中國人,自己人便應(自動自覺)支持我支持特首,怎可以學西方媒體那麼客觀中立、獨立思考和判斷,整天找碴子設陷阱,把問題簡單化,不知問題複雜,不知我一言興邦可以喪邦,總要搞觀點並存。 若論文化差距和文化衝突,這就是了。一方認爲天經地義、正常過正常,另一方認爲離經叛道。江澤民自知「得罪你們」仍爆發,反映文化磨心積壓的壓力多麼難受。難受不單是壓力龐大,而是這種壓力是不能承認的。以中國的政治思維,承認這種壓力,等於承認自己失敗。但不承認又不行,這些頭腦簡單、天真、無知的記者和媒體,一有機會便插進來,展露另一個世界的社會管治方式和媒體運作模式,把江澤民(和董建華,以至中港一衆高官)逼向文化衝突的磨心點。 江成了文化衝突磨心 面對華萊士,江澤民可以實事求是承認面對巨大的問題,在承認和尊重問題的前提下感應問題、處理問題。對香港記者和媒體,他忍了那麼多年,終於爆發,家長式的痛心關愛混雜籲惱怒不屑與焦躁無能感。 江澤民不是給夾在文化衝突的磨心的第一人。每個中國人百多年來都被夾在文化轉型的磨心之中。一個方向是回到集體主義大一統的和諧舒暢安全,但可能再陷落後的黑洞,另一方向是跳落以個體爲基礎的動態秩序中求生求發展,但要打破中國主體,和世界接軌。香港百五年在夾縫中走出一條路來,八十年代中國要收回香港,就是說迴歸後讓香港在這條現代化的路上走下去,甚而中國會參照香港的試驗。 選下任特首不再港事港辦 第一屆特首推選,是中國堅定不移、竭盡所能在香港學現代管治與政治文化的一次嘗試,雖然仍有很大距離,但中國是受到讚賞的。第二屆本應再進一步,這半年來卻是大倒退。第一屆時中國官員避忌做和講的「傾向性」話,官員現時都在講、都在做。錢其琛那麼直接和坦白,港人和媒體還以爲他一時不察。之後朱鎔基爲錢其琛背書,港人和媒體以爲已「到頂」,誰知江澤民的「支持連任,但不是欽點」論,聲色俱厲,內容和形式都創新高峯。中國不按第一屆方式與標準玩了,起碼在這次中國不再堅定不移「港事港辦」了。沿這趨勢下去,選第二屆特首時,中國可能犯以下幾種錯誤。 一、唯心唯意志,不就問題解決問題,而是調撥其他資源,如抗洪攻堅,虛耗有生力量,得不償失。董建華連任出問題,應由改善管治水平與民望做起。現在中央不作此圖,而是糾集資源,傾力託撐,必然勞苦難成又花耗龐大。天下沒白耗的資源,錢朱江把個人和國家那麼多資源押下去,必然引發連鎖反應和問題,必要付出內外代價,可能得不償失。這是過去五十年中國常見的一種「犯錯模式」。 預設結果制度無法建立 二、預設結果、操控制度,制度便建立不起來。現代社會的法治是靠制度按程序自行運作與調節的。人在制度中(包括江澤民)不能預先決定一定要什麼結果、不要什麼結果。人只能在制度中和過程中發揮主動性去影響結果,永遠不能主宰結果,否則制度不能建立。中央這樣子「非董不行」,不接受選舉的未知與不確定,只接受一個自己預定的結果,整個推選制度形同虛設。 三、轉移觀念,騙不了別人騙了自己。第一屆特首中國說是「選舉」,第二屆中國已沒有那時那樣上下左右一言一行小心翼翼,極力避免被視爲「內定」,而是由錢朱江公開「支持連任」,但中央仍會堅持不是「欽定」、而是「選舉」。「選舉」這名詞便給現實行動填上新的內容,觀念已被轉移卻仍說不變。五十年來,中國很多關鍵的觀念一變再變(如民主、人民、選舉、自由、革命),卻沒有相應的□清事實與名詞互相扭曲,自欺卻欺不了別人,造成很多混亂和災難。 挺董連任幫倒忙 中國以本身的方式支持董建華連任,如他沒有在管治水平上提升,只會造成反效果,幫倒忙。中國有千萬個方法,既讓董建華連任,又保持第一屆時的推選制度的公信力。錢朱江近日的動作根本完全不必要。如內裏有什麼原因三人不得不爾,問題可能已到了無可挽救了。(http://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