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人民网11月6日刊登一篇名为《中苏美保密50年:200名苏联飞行员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文章。「九一一」恐怖袭击后,由于共同关忧的问题,美俄关系急剧升温,此时 中共公布隐藏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秘密,用心实在良苦。下面是「秘密」全文:
中苏美保密50年:200名苏联飞行员参加抗美援朝牺牲
中、苏、美心照不宣,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共同保守秘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刚刚组建的志愿军“雏鹰”,与二战劲旅美国“秃鹫”较量,却能战而胜之,诀窍何在?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中,为何耸立着巨大的苏联飞行员烈士墓碑方阵 新发现的史实,足以改写朝鲜战争史、中国空军史、世界空战史有关章节 辽南小城旅顺口,现为大连市的一个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国近现代史上许多重要事件,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溥仪筹建伪满州国、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并进驻旅顺十年……都与其有着密切联系。 旅顺至今仍是个保密意识很强的地区。在沿海开放城市大连,国家只允许旅顺口区部分开放。而这里最大的秘密,莫过于已尘封半个世纪的苏联空军参加抗美援朝的历史真相。 -202座墓碑意味着什么? 旅顺苏军烈士陵园的1600余座造型各异的墓碑中,有一个202座墓碑组成的巨大方阵引起我的关注。墓碑的主人都是苏军飞行员,牺牲时间都在1950年至1953年之间。202名飞行员,至少相当于5个团的兵力。即使是训练充满危险,也不至于在三年时间内有这么多飞行员遇难,除非是因为战争。而同一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局部战争要数朝鲜战争。 但是,我们熟悉的历史书上一直这样记载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中苏达成协议,由中国出地面部队打击侵略者,苏联出空军进行空中支援。但就在志愿军部队开赴朝鲜战场前夕,苏方突然说:他们的空军还没准备好。18日,毛主席和党中央审时度势,毅然决定:没有苏联空军的支持,照样出兵抗美援朝。19日,志愿军部队按计划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 连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上将在《抗美援朝战争回忆》一书中也持同样观点。而彭德怀元帅在《彭德怀自述》中对此情节却只字未提。 -“轻量级”战胜“重量级”的秘密 据统计,朝鲜战争爆发初期,美国及其盟国投入了强大的空中力量,各型作战飞机1200余架,当时中国空军作战飞机不足200架,比例是6:1;美军飞行员飞行时间多在1000小时以上,多的达3000小时,志愿军飞行员飞行时间最多不足100小时,比例是30:1;美军飞行员大都经过二战洗礼,战斗出动平均在300次以上,而志愿军飞行员刚刚放单飞,从未参加过战斗,比例是300:0。有人把朝鲜战争中的中美空战形象地比喻为:“重量级拳击手与轻量级拳击手不公平的较量。” 然而,中美空战中,志愿军空军大发神威,击落击伤美机425架,其中击落330架,被击落231架,取得了1:1.3的赫赫战果,“轻量级”打败了“重量级”。 志愿军空军是1951年1月21日与美机交火的,交火不久,也就是当年11月,美国空军参谋长范登堡将军便大发感叹:“几乎在一夜之间中国便成了世界上空军力量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事实是,苏联空军不仅在培训志愿军空军方面贡献突出,在帮助志愿军“雏鹰”打击美国“秃鹫”方面也是功不可没的。 -中、苏、美达成空前默契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国际斗争中,特别是冷战时期,中、苏、美三大国在许多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但在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问题上,却心照不宣地严守机密,而且一守就是好几十年。从目前收集到的史料来看,这一默契的核心是避免秘密泄露引起苏、美直接对抗,从而引发世界大战。 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与苏共中央政治局成员讨论朝鲜危机时,一致同意:应该不惜任何代价避免苏、美在朝鲜直接冲突,即使苏联被迫放弃北朝鲜。 一个月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和中方一再督促,斯大林在要求高度保密和苏军飞行员必须在苏联领土以外地区投入战争的前提下,终于下达了出兵命令。1950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第64防空集团军军长罗波夫率一个只有32架飞机的缺编团队悄悄飞抵丹东浪头机场。 为了防止暴露身份,苏军制定了多项保密措施,如将苏军飞机上的徽记抹掉,代之以中国军队的“八一”标记;飞行员穿上中国空军服装;禁止飞行员到美军控制区和海上作战,因为一旦迫降,极有可能被美军俘获;不准和中国人一起照相,也不准互送私人照片;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在电台中讲俄语——每人发一张卡片,上面用俄语字母拼写了一些必要的中国话、朝鲜话。(此项命令因不适合作战需要,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苏联空军最初驻守浪头机场,那里紧靠鸭绿江大桥,便于防空,但不利于保密。苏军停机坪严禁中朝人员接近。不久,苏军又使用了大东港机场,而大浦和大孤山机场由中朝部队使用。半个月后,为便于指挥,中朝在浪头机场成立了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即空联司)。空联司请罗波夫中将参加,并由他统一指挥作战,却被罗波夫拒绝。他说:“从军事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好主意,但是从政治角度来看,则令人惊讶……我答应尽力协同。” 尽管苏联空军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保密,但美国很快就从各方汇集而来的情报中获悉事实真相。令人吃惊的是,对于这种大规模的美苏空战,美国也是避而不谈。后来成为宇航员的约翰·格兰说:他清楚地知道在同俄国人作战,而当局不仅知道米格飞机里有苏联人,而且还知道苏联飞行员所受到的种种限制。 事实上,当时美国也是力不从心,它在欧洲仅有150架作战飞机,不足一个师的兵力,要想具备与苏联打一场全面战争的力量,至少要有2-3年的准备时间。 -“老大哥”为何“出尔反尔” 一开始,苏联不同意介入朝鲜战争,后来,又派出强大的空军,怎么解释?朝鲜战争爆发,使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挑战。作为“老大哥”,苏联真的能袖手旁观吗? 据新近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纪事》、《百万大军在朝鲜》等专著披露,苏联空军参战,至少有三个原因: 一是苏联远东空军基地遭到美军轰炸。1950年10月8日,海参崴附近的苏哈亚列卡空军基地被美军喷气式战斗机轰炸。实际上,这种空袭自8月份以来就开始了,只不过轰炸是沿苏联边界进行的。美国最初否认空袭事件,但11天后又以“意外事件”赔礼道歉。自身安全受到威胁,苏联还能坐得住? 二是斯大林有言在先。1950年10月8日晚,周恩来从北京乘飞机赴苏联与斯大林会谈。斯大林表示:可以完全满足中国抗美援朝所需的飞机、大炮、坦克等军事装备,但苏联空军未准备好,须待两个月或两个半月才能出动。这表明,苏联并未把话说死,而是做了两手准备,可进可退,进退自如。 三是斯大林不愿坐视美国在远东扩张势力。二战中,苏联损失惨重,承受了巨大的牺牲,急需一段和平时期休养生息,积聚国力。但美国把战火燃到自己的家门口,实在是欺人太甚。因此,斯大林决定秘密出兵,给美国一个“响亮的耳光”,教训教训他。 -没有永不公开的秘密 是美国人最早披露了“苏联空军参加朝鲜战争”这一重大机密。1988年,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的高级智囊人物赫伯特透露:“我们必须保守住这个秘密。当时一旦把它揭露出来,我们就会受到巨大的压力——要我们与俄国发动一场战争。” 1992年6月,俄国也开始公开谈论这一敏感话题。叶利钦在给美国参议院战俘和失踪人员调查委员会的信件中称:“我们认为,有1309架美国飞机在北朝鲜上空被击落,有262名美国飞行员得救。”信中叶利钦没有具体说明,这些飞行员是被苏联空军击落的,还是中、苏、朝空军共同击落的。 朝鲜战争专家达恩兹·布拉塞认真阅读苏军档案后发现,朝鲜战争空战中,苏军飞行员出动架次约占70%,“他们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北朝鲜没有空军力量,苏联的帮助绝对是压倒一切的。” 中国的保密工作做得最好。直到2000年2月,一级战斗英雄、前空军司令员王海上将在《我的战斗生涯》一书中,才写道,“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还相当年轻、弱小,空战主要是苏联空军打的。后来的大机群作战,特别是与F—86大机群作战,仍由苏联空军唱主角,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协同其完成作战任务……没有苏联空军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空军就不会发展得那么快,志愿军空军也很难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 -苏联飞行员战果知多少? 1999年7月,《扬子晚报》上披露了一则消息:《苏联4万军人曾参加朝鲜战争》。消息源自于俄国防部战史研究所编纂的有关解密文件。这些文件表明,苏军在战争的全过程中都进入了中国和北朝鲜领土内,其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是飞行员。苏联空军最精锐的近卫军一、二、三师都在中国轮过战。最高的年份是1952年,兵力达2.6万人。 去年7月,《解放日报》报道说:苏联退役飞行员克拉马伦可(年近8旬)用亲身经历谈了那桩一直被掩盖的秘密。他说,50年前,朝鲜战争爆发后,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大约2000名苏联飞行员进入中国,然后秘密潜入北朝鲜,打击美军飞机。据悉,在战争正酣期间,每天都有几十架苏联战斗机直冲云霄,投入战斗。 目前,在世界军事史和朝鲜战争史中,苏联空军参战之事已被接受,但还有不少空白,苏联空军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朝鲜空战中的战绩,尚无一个公认的结论。苏军飞行员牺牲人数也是一个谜团。 1995年3月21日,俄罗斯《红星报》刊登了一篇题为《喷气式飞机之战的王牌飞行员》一文,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真正的喷气式飞机之战,是50年代初在朝鲜展开的。一方是美国同其盟国的飞行员,另一方是苏联、中国和北朝鲜的飞行员。第一个喷气式王牌飞行员,是苏军上尉沙巴诺夫。从参战到1951年5月20日,他驾驶喷气式飞机击落6架敌机,其中有5架喷气式飞机。从1951年6月17日至1952年2月2日,苏佳金大尉战斗飞行49次,参加空战66次,击落敌机22架,这是朝鲜战争中的最高纪录…… 仅文章中提供的战绩,加起来就达171架之多。苏联空军在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也付出了惨痛代价。据罗波夫中将事后透露,其敌我机的损失比是4:1。如果叶利钦总统提供的数据准确的话,那么,苏军大约有230——250架左右的飞机被击落。遗憾的是,上述数据都是外军提供的。 -“炊事班长”回忆当年 许兴荣退休之前是大连某大学的一名处长。当我几经周折见到他时,他兴奋地回忆起“空联司”的往事—— “1950年12月5日,我报名参加志愿军。一到部队,我就好生奇怪。这支部队200多人,老的老,小的小,有做饭的、洗衣的,还有理发的。以后才知道,我们这些人是专门为苏军飞行员服务的,我的任务是给他们擦皮鞋。因为擦皮鞋的人手够了,才把我分到空勤灶,担任炊事班长。那些老师傅,都是从大连饭店招来的,会做俄国饭菜。 “当时,不仅有苏联空军参战,而且,沿鸭绿江一线,都是身穿中国军装的苏联高炮部队。美国肯定知道苏军参战秘密,每隔十天八天,就乘夜色到前线各机场进行轰炸。 “按照有关规定,中国军人不准到苏联飞行员的宿舍去。我不懂俄语,无法与他们交谈,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名字。他们用的全是假名,很难对上号。 “业余时间,苏军营区内有个小俱乐部,经常放映电影,后来熟悉了,我们可以进去看。但他们不放电影,就说明出事了,只让苏联人进,不让中国人去。我们听说,那是飞行员在空战中牺牲,他们在晚上开追悼会;会后,由苏军派车,在中国警卫班护送下悄悄送往旅顺苏军基地秘密安葬…… -俄罗斯不曾忘记 这几年来,陵园的陵墓做了修缮,墓园四周绿草茵茵,庄严肃穆。工作人员破例让我看了他们新撰写的解说词: 东部陵园由三部分组成,第二部分安葬着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苏军飞行员。当时我们空军力量薄弱,斯大林元帅于1950年11月命令部分苏联空军秘密入朝参战。许多飞行员在战争中壮烈牺牲。墓碑中间的方洞原来安放着烈士生前照片。遗憾的是“文革”期间均遭破坏…… 讲解组长刘瑞萍深情地回忆起费多罗维奇之女墓地寻父的经历:1999年7月29日,一位年届50的俄罗斯妇女带着女儿走进烈士陵园,要寻找他父亲费多罗维奇的陵墓。据介绍,其父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时,她才二三岁。安葬时,她母亲来过一次,从此,再也没有机会来扫墓。从她提供的历史照片上看出,送葬的人都是苏军,而且背景上有墓碑,说明202名烈士不是战争结束后统一安葬的。我们根据烈士的姓名,把每座墓碑基座上的名字都查了一遍,终于找到了费多罗维奇的陵墓。其女按照俄罗斯的风俗,点上两只蜡烛,摆上一片面包、一杯伏尔加酒和一个漂流瓶,然后抱着墓碑失声痛哭……她在留言簿上用俄文写道:“感谢这里的工作人员在我找寻亲人的过程中给予的一切帮助,并把我最美好的祝愿送给你们的祖国及人民!” 摘自(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