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布什看到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中国吗?
——任不寐评布希清华演讲
 
【人民报消息】记 者:任先生您好,您观看布什总统在清华的演讲了吗?您有什么看法?

任不寐:首先说说直播吧,这是一种变化。尽管克林顿的北大演讲也现场直播了,当这次直播的声势似乎更大(当然,媒体发新闻稿的时候仍然做了很多“技术处理”)。如果考虑2002年是中国的政治年这一因素,我觉得布什的演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寓意,而不仅仅是一种外交礼节。也许,这种安排是国内政治妥协的结果,但客观上,它会为国家政治生活的理性化带来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激化71讲话以来的政治斗争。我在观看的时候总是想起雷根总统在苏联的那次演讲。

记 者:您怎么评价布什的演讲?

任不寐:他的讲话特别体现出了美国政治文化的风格,这一点和王大中、胡锦涛的讲话对比看更是如此。你能感到那是一个人在说话,说他自己的话,而不是在完成某种政治任务,也不是国家在说话。他讲话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有三点,第一是对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的重视,它表达了政治生活与人性的高度相关,而这种精神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是很少见的,尽管中国的政治生活就是极端的个人生活。第二是他对信仰的强调,这一方面是在回应中国近两年来的宗教迫害事件,另一方面,我觉得他终于凸现了我所说的“神学自由主义”这种立场,100多年来,信仰和自由的关系终于得到了国际政治的应有重视。第三点是他谈到911时的神情,那种黯然神伤给人印象深刻。

当然,我觉得他的演讲也有某些局限,一是略显才气不足,特别是在回答美国社会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并不够精彩,也许他真的饿了(笑),或对这个问题的背景缺乏理解。还有一点就是他似乎有某种忙乱,比如有两次打断别人的问题。尽管很快就进入正常状态了。此外,他似乎意识到了提问可能被导演过,但对这种导演的普遍性认识不够,所以他主动点名提问者,这种努力实际上并没有效果。最后,我对他的这样一种说法不太满意,他说他这次来到中国看到的很满意,准备把这个“伟大的国家”介绍给美国人。这种说法使我想起高尔基在考察劳改营和肖伯纳对苏联的那些评论。简单地说,他看到的不是一个完全真实的中国。

记 者:我明白您的意思。我还听听您对清华学生的评论。

任不寐:总的说来,比北大那次好一些。但是,这种进步在多达程度上是真实的,多大程度上是官方态度的晴雨表,我想答案是很清楚的。就事论事来说,这些问题仍然存在理性和道德上的各种局限。比如,没有一个问题是关于911的,胡锦涛先生和主持人也没有对此表达某种慰问之情。他们不是不想问,而是根本没有这种意识。但对于布什和美国人来说,这种问候不仅是最大的礼貌,在道德上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台湾问题,完全是官方口径,而这一问题的提出,也说明了对于和平主义的传统误解是多么深。或者说明了掩盖真相的努力还在继续,而关于这一点,布什的讲话做了应有的强调。

记者:谢谢您的高见,再见!

任不寐:再见!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2/22/1926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