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近十多年大陸經濟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因此吸引了大量外資進入尋找市場,但中國所公佈的統計數字經常被西方學者質疑。最近,國家統計局揭露大量的統計舞弊案件,而西方學者也發現,大陸經濟成長的同時,能源使用卻反而遞減,諸多跡象令國際信貸組織開始考量加強對大陸統計數字的徵信。 臺灣中國時報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政策法規司長邵正南(音)向倫敦「金融時報」透露,去年五月到十月的一項調查發現至少六萬件違反「統計法」的案例,其中兩萬起已被司法機構起訴,罰款數額將近三千萬元人民幣。他還強調,如果執法單位更嚴格、經費更充裕,他們可以發現更多違規案例。 不過,邵正南也堅稱,雖然地方官都以成長數字作爲政績表現,但大陸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仍然精確,不過,他未說明統計局如何去考覈下面報上來的數字。 海外觀察家表示,中國國家統計局的這項調查結果,將加深外界對大陸國內生產總值精確性的疑慮,同時也促使國際組織、外國政府和國際證券公司的分析師重新考慮過去一味接受中國官方統計的態度。 亞洲發展銀行曾在一些報告中引用中國官方統計,現在已考慮在引用中國官方統計時更加小心,亞銀駐北京的代表莫內表示,這的確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未來在簡介中加一點「健康」的警告,無傷大雅。 莫內表示,所謂「健康的警告」可能提到中國官方數字有錯誤、不精確,不過,亞銀比較不適宜預估國內生產總值究竟比官方統計高或低。 其他人的批評就更直接了。九○年代起,長期在世界銀行駐北京代表處工作的凱德在提交「中國經濟季刊」的報告中指出,幾乎可以確定,中國官方的經濟成長資料或多或少地誇大了實際成長,九○年代末這種情形變得更加嚴重。 虛報統計數字問題主要出在中國的金字塔式的政治結構裏,統計數字靠層層上報,像地方經濟成長、稅收和就業機會的重要數字,都是用來衡量個別官員的政績,一些地方官爲了個人的升遷便不惜假造數字了。 而且,大陸沒有一個組織可以自外於共產黨,因此,地方黨部的首腦就是當地統計官員的頂頭上司,在這種情形下,統計官員實在很難堅持提報正確的資料。 匹茲堡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勞斯基便以中國官方統計數字的自相矛盾,證明大陸自一九九八年以的實際經濟成長遠低於官方公佈的數字。 勞斯基指出,中國統計年鑑暗示一九九七年到二○○○年之間,大陸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成長百分之二十四點七,但這段時間裏,能源消耗量卻負成長百分十二點八;儘管這段期間官方的經濟增長數字非常可觀,但所造就的工作機會和物價增長卻相當有限,甚至是倒退。 勞斯基指出,一九九八年中共官方的GDP成長是百分之七點八,但據他估計,應該在負百分之二到正百分之二之間;一九九九年,官方數字爲百分之七點一,他的估計則爲負百分之二點五到正百分之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