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維持政權靠的就是肥皂泡的「數字」! 【人民報消息】上中小學時,我對算數和數學不感興趣,特別是列方程解方程更是令人頭痛,有時考試不及格,爲此還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自信心也受到傷害,見到數學就害怕。 後來我考上某大學中文系,總算遠離了數學。 畢業後被分到某縣委工作,開始做一些比較雜的類似文書的事務性工作,如某些文件材料的整理保管和存檔,接待來賓,偶爾也會爲領導起草講話稿。由於我工作細心,給領導的印象比較好,被任命爲縣委辦公室祕書。從此以後,無休止的計劃、總結、彙報等使得我疲憊不堪,特別是經常要和令人討厭的數字打交道。諸如什麼全縣小麥計劃種植多少畝,完成了多少畝,完成了計劃的百分之幾;全縣第X季度工業總產值多少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幾;全縣貧困人口比去年減少百分之幾;等等。還不單單是數字令人厭煩,爲了表現成績總結上報的數字都有相當大的水分,本來我的數學就不好,而要我製造這些數字,還必須考慮各種數字之間的的關係和方方面面的平衡,實在強人所難。這是一項艱鉅的工作,我硬着頭皮強制自己不反感這些數字,慢慢適應這些數字。 後來中央提倡領導幹部知識化、年輕化,又逢黨政分開,我又被選拔爲副縣長、縣長。從而與數字打交道的機會更多了。慢慢的,我不但適應了那些煩人的數字,而且喜歡上了數字,並不斷體會到了數字的無窮魅力。我們很多時候的主要工作就是抓數字,數字抓好了,成績就出來了。榮譽、地位接踵而至,上級領導也會另眼相看。天長日久,我對數字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我感到,數字是一種科學,也是一種藝術。我一看到數字,心中充滿了想象、激情和希望。數字已融入我的血液裏,佔據了我的內心世界。 我認爲,數字最能說明問題。比如,一個學生十幾年的學習成績,只用一個考試分數就充分地表達清楚了,說別的一點用也沒有。我們縣幾乎所有的成績都由一個個數字組成。常用的句式是:截至某年某月某日,某某指標達到多少,比上年增加多少,增長了多少個百分點,同比多增了多少個百分點,等等。大家在我的安排部署下,整天做着用數字組成的各種各樣的表格、文件,十分壯觀。這些表格、文件,外行人是看不明白的,而我們這些內行人對它了如指掌,運用得出神入化。我的辦公桌上堆着一摞摞報表、表格,裏面佈滿了密密麻麻的數字。我還把數字寫在筆記本里,以備彙報和講話之用。 現在世界上充滿了數字,什麼數碼相機、數字化儀表、數字化電視,……。在運用數字方面我真正做到了與時俱進,我在和別人打交道時也都是採用數字交換,比如,給多少錢就批准多少東西,…… 數字包含着很深的學問,運用好數字需要廣泛的知識、智慧和膽略。數字的最重要的一項應用是造假,作爲領導幹部對此不可不清楚。編制假數字是一項最重的工作,我們總是挖空心思編制假數字,作爲我們的成績上報。我感到上級真的好糊弄,這並不意味着我們造假水平有多麼高明,多麼天衣無縫,而是上級也需要假數字,也需要煌輝的業績,就需要我們下級單位的業績來集成。由於我們善於並敢於用假數字表現政績,好處總是接連不斷地來到。 我的榮譽多得連自己都記不清了,這是升遷的資本。有時我也在想,天下竟然有這種好事,造幾個數字就能名利雙收,真是天上掉餡餅。 我常在一些大會上做經驗介紹,頭頭是道、精彩紛呈。不論怎麼講,有一點必須守住,不能把製造假數字的絕招說出去。如果說出去了,下次肯定不會讓我講了,還可能會飛來橫禍。我只講堅持三代表、先進性教育、構建和諧社會及勇於創新之類的經驗。其實不用我說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因爲從上至下的造假一直是我們的一個社會問題,只是大家心照不宣。 說了這麼多,把祕密都說出來了。聲明一點,咱們哪兒說哪兒了,大家可不要到處宣揚呦! (人民報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