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這一年還沒有結束,我們期待着更精彩的故事發生(圖)
 
2011年10月21日發表
 



10月20日,利比亞民衆在首都的黎波里慶祝卡扎菲被擊斃。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梁建峯綜合報導)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在過渡委武裝佔領其家鄉蘇爾特的攻擊中被擊斃, 其長達42年的專制政權宣告終結。海外的中國問題專家紛紛對此發表見解,認爲卡扎菲之死使得中共陷入「兔死狐悲」。

據大紀元報導,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向大紀元表示,卡扎菲之死是美國反對恐怖主義的另一次巨大勝利,中共等專制政權在國際上進一步孤立。中國問題專家伍凡認爲,專制獨裁擋不住世界走向民主普世價值的歷史潮流。著名時評家陳破空認爲,美國和民主文明國家將聯合起來對付中共,其極權體制就會像前蘇聯一樣,不會長久支撐下去。

美反恐戰爭一大勝利

夏明教授表示,「卡扎菲之死對美國來說,是反恐戰爭的巨大勝利。」他說,卡扎菲在上臺後,就開始以恐怖活動的方式來挑戰美國。他舉例說,里根總統時代,西德的一個舞廳發生爆炸,致使數名美國士兵死亡;1988年,泛美航空公司的飛機從法國起飛,最後在返回美國途中發生爆炸, 約200名乘客死亡。這些恐怖活動都是卡扎菲幕後指使和操縱的。

「中東的民主化過程,美國從始至終都是支持的。突尼斯、利比亞、埃及…扶植 了幾個中東國家。」 「這是中東民主化進程的巨大成就,同時是北約和利比亞過渡政府的巨大勝利。」

「美國在中東的外交取得重大的積極進展,這對改善與以色列的關係,同時對抗伊朗等(專制)政權都是很重要的。」

中共、伊朗等獨裁進一步孤立

「中東的民主化,使得伊朗非常孤立。這同時影響到中共,這兩個政權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美國等西方國家認爲,世界民主化面臨最大挑戰是來自專制政權,目前主要包括中共和伊朗。」

中共重新站隊 前後尷尬

據西方媒體獲得的文件顯示,在卡扎菲執政的最後幾個月內,中共似乎通過阿爾及利亞和南非向其提供 了大量武器裝備。後在強大的國際壓力下,中共一改最初的沉默及完全否認,承認曾經與卡扎菲政府代表接觸,但否認真正提供武器。

夏明教授表示,「中共當初是支持和挺卡扎菲的。當時中央電視臺的一個評論員張召忠稱,卡扎菲一定會勝利。但是,中共沒想到卡扎菲死得這麼快。」

「中共是想利用卡扎菲這種孤立和流氓國家達到其目的,從某種程度上,想加強和這些國家的雙邊關係來對抗西方國家。」

「中共和西方國家在國際上處於對峙的狀態,採取短視外交策略,所以扶植一些流氓國家,比如朝鮮,緬甸軍政府,伊朗政府。而當這些國家的人民走向民主化的時候,中共必然站在這些人民利益的反面。中共和卡扎菲政權之間的勾結,影響了利比亞人民的利益。」

對於中共目前表現出積極站在利比亞過渡政府一邊,他認爲,是其特性使其這個時候趕快重新站隊,避免在國際上更加孤立。

利比亞將走向民主 和西方文明靠攏

夏明表示,雖然過渡新政府出於需要,可能會和中共維持一定的關係。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利比亞獲得了歐盟、北約等西方國家的援助,顯然鐵桿兄弟是西方國家,並會與之靠攏。在國際事務、聯合國事務,利比亞的新角色上可能會變成西方陣營的一個成員。

中國問題專家伍凡表示,利比亞過渡政府在到達首都的黎波里後,不同官員曾公開表示,一邊走向民主自由的普世價值的道路,一邊維持伊斯蘭教。

「美國未來的主要遏制對象是中共」

陳破空向大紀元表示:美國在戰略上的主要遏制對像將是中共,這個世界上僅剩的最大的專制堡壘。」

「目前 美國運用的是巧實力,一方面奧巴馬上臺一年後,中共在亞洲陷入四面圍堵的狀態,另一方面在網絡方面,反制中共的網絡攻擊和進行突破,將來可能會發生硬碰硬 的事情,比如人權問題、貿易摩擦、南海可能發生的應對中共的挑釁。」

「美國和民主文明國家將聯合起來對付中共,其極權體制就會像前蘇聯一 樣,不會長久支撐下去。」

伍凡說:「中國老百姓也看到了,利比亞走向民主的進程會使中國人民受到啓發和鼓舞:中國也可以變。」他說,在世界民主普世價值的道路上,在歷史大潮面前, 順者昌,逆者亡。

卡扎菲死了,中共還遠嗎?

中國過渡政府發言人唐柏橋10月20日撰文道,2011年是值得整個人類榮耀的一年:世界上最邪惡的恐怖份子本‧拉登被斬首,世界上最殘暴的獨裁者卡扎菲被擊斃,世界上最頑固的專制堡壘中東國家爆發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反專制、爭民主的革命,世界上最文明的歐美國家的人民也掀起了一場要求變革的佔領華爾街運動。

卡扎菲的死再一次彰顯了一個千古不變的歷史定律,正義終將戰勝邪惡,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這一年還沒有結束,我們期待着更精彩的故事發生:佔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華夏子孫發出怒吼,拉開將世界上最狡詐、最無恥的中共政權趕下歷史舞臺的序幕。

今天屬於利比亞人民,今天屬於人類的正義!

 
分享:
 
人氣:18,24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