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正體版
 
中共为何至今还不敢提胡耀邦(图)
 
瞿咫
 
2013年1月14日发表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病逝,引发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主运动。

【人民报消息】1967年3月,中共中央曾发布了《关于薄一波、刘澜涛、安子文、杨献珍等人自首叛变问题的初步调查》,认定1936年在北平草岚子监狱履行「签字」手续出狱的薄一波等人为「61人叛徒集团案」。文革期间,薄一波为此吃了不少苦头,而且一直在监狱里呆着。孩子们的升学工作甚至婚姻问题都受到极大的影响。

后来胡耀邦当中组部长了,马上批示把薄一波从监狱里放出来,并在1977年左右,胡耀邦着手平反的第一大案,就是以薄一波为为首的「61人叛徒集团案」。

据胡耀邦女儿满妹所着《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第 278-279页透露,当年胡耀邦还曾根据薄一波的请求,派秘书去薄家听了他的申诉;胡耀邦看到谈话记录后,当即写了好几页的批语。

据满妹指出,当年作出要替薄一波平反时,连邓小平也吃了一惊,问胡耀邦说:「哦,这样的案子你也敢翻?」几天之后,连当时中共主席华国锋也打电话「关切」,可见胡耀邦为了替薄平反,是承受了极大的政治压力。

1985年8月22日,在邓小平八十一岁大寿时,邓在北戴河摆了几桌酒席,说在两年后的中共十三大上全退。这在西方世界本没有什么稀奇,但在专制国家里就莫名其妙的成为了「绝密消息」。这是多么荒谬。实际上邓小平是想以此测试他身边人对他的忠诚度。毫无疑问,这场考试总书记胡耀邦是不及格的。

按照正常人的思维,将心比心,经过了三落三起的邓小平,经过了儿子瘫痪后的辛酸,却要重复毛泽东到死不放弃权力的野心让人难以理解。还记得一篇报道中谈到邓朴芳曾摇着简陋的轮椅远远的望着中南海,他希望可以见到父母(实际上早已不在这里),或者哪一位昔日的叔叔们,一望就是几个小时。这是一个怎样极其不堪回首的岁月。但是邓小平有权后却给别人制造比这痛苦百倍的杀戮。

总书记胡耀邦参加了那次寿宴,以为邓真的要按照宪法办事,于是在与香港记者陆铿交谈时,将邓要退休的消息透露出来,于是党的总书记下台,而且在批斗中下台。实际上邓的这一行为与他后来「杀20万人,保20年稳定」的决策是一脉相承的。

1987年1月16日,普通党员邓小平决定让总书记胡耀邦下台。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主持了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名曰「民主生活会」。薄下的刀子让恩人胡耀邦的心一直在淌血。会议到了最后,胡耀邦才明白过来,原来「处理学潮不力,放任资产阶级自由化」等等罪名不仅仅是「严肃批评帮助」而是让自己下台啊。习仲勋拍案而起坚决反对,万里也支持胡,称这是「逼宫戏」。

但当时,邓小平一言九鼎,会议开到了最后,胡耀邦含泪表示愿意辞去党总书记的职务。这场戏才立即落幕。

据现场目击者回忆说,大家都走了,胡耀邦还呆呆的坐在那里,当有人过去小声提醒说会议开完了,胡耀邦边往外走边像个孩子一样的失声痛哭,他说让他最心痛的是那两个没有良心的人,第一个就是被他从监狱里解救出来恢复高位的薄一波。

据官方报导,1989年4月15号,胡耀邦在开政治局会议时心脏病突发去世。据私家透露,胡耀邦在家中因便秘导致心脏病突发,去世。

不管胡耀邦具体是怎样去世的,当民众听到胡耀邦去世的消息,就自发前往天安门广场进行悼念活动,这不但没有让邓小平反思自己的行为,反而非常吃味。

在1989年胡耀邦的追掉大会上,薄一波没有出现。据说,伤透了心的胡耀邦家人决不让忘恩负义的小人薄一波来添恶心。

胡耀邦去世了,薄一波又多活了十几年。这些年人们没有忘记胡耀邦,也没有忘记薄一波。临到最后一刻,胡耀邦去世时花圈如海,薄一波咽气时骂声一片。

近日,胡耀邦的三儿子胡德华在北京住宅接受港媒专访,谈到胡耀邦1979年视察深圳,胡德华称,父亲当时知道有整村整村的人逃亡到香港,就算边防部队开枪阻止也要逃,「我爸心情非常沉重,就说不要开枪,跑就让他跑,给大家一条生路,因为就像柏林墙,开枪也挡不住,你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好,但大家都往那儿跑」。

胡德华说,胡耀邦对子女的影响主要是身教,言传不多,「第一是有骨气,不向恶势力低头,坚持实事求是,这些方面都是现在的领导所需要的。」

不知道胡德华有没有想到,中国共产党就是盘踞在中国大陆的恶势力,正因为胡耀邦不向恶势力低头,坚持实事求是,所以才受到民众的怀念和爱戴,也正是这一点,为中共所不容,所迫害。直到如今。

胡德华提及其父胡耀邦时还表示,「中共高官中除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知道还有谁希望怀念胡耀邦。」其实,凡是有人性的人都会怀念胡耀邦,只不过他们怕遭到迫害,而不敢公开与党对抗而已。

胡德华应该看看《九评共产党》系列报导,看看中共是个什么东西,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共从建党以来就没停止过打击和迫害那些体制内有人性的人,包括他的父亲胡耀邦,因为中国共产党是反人类的。△

(人民报首发)

 
分享:
 
人气:82,365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关于我们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