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巨匠米開朗基羅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大廳天頂的傳世鉅作《創世紀》。米開朗基羅是神的寵兒,他就是爲讚美神、儆醒人,恢復人類的正統文化,而被派到人世間來的。 |
【人民報消息】千百年來,探險隊嘗試去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尋找聖經《創世紀》中所說的諾亞方舟,但均無果。在當地庫爾德族長老的指點下,2004年10月,香港土耳其探險隊在亞拉臘山4200米高處發現了諾亞方舟,2010年4月探險隊再次上山並進入方舟船體內錄像。 2011年10月初,香港與土耳其探險隊把拍攝的考古歷程整理成紀錄片《諾亞方舟驚世啓示2》,並在香港各大戲院上映,當時轟動一時。但過後,人該怎麼活、願意怎麼過,還照樣,反正天沒塌下來。還有人甚至說,「反正天塌下來,大家一起死。」其實哪是那麼簡單的事啊!很多人都發現,幾乎每一次空難、地震、泥石流、洪災等等都有人陰錯陽差的躲過去了,看似偶然,其實絕非偶然。 在人間看,人有高低貴賤之分,但在神來看,那些順其自然發了大財、當了大官的,是他們的德行銀行裏存的「德」多造成的。不擇手段想得到什麼,那都不是應該有的,搶到手可能就惹上麻煩,如果德不夠,那說不定得用性命補償。 幾千年來,流傳的善惡有報的歷史故事、文學藝術作品都是與神相關,都是爲了讓下一代人能夠少走彎路、別走邪路。但現代人已經不相信這些了。甚至一些教會、教堂的牧師、神父、主教們都幹出令善良人不恥之事。他們雖然口稱是神在人世間的代表,其實是人信仰神的絆腳石。 神知道人類走到現在會墮落到什麼程度,在數百年前已經以文藝復興的形式爲人類留下了可以模擬的鉅作。 1512年11月1日是文藝復興時期藝壇三大巨匠之一的米開朗基羅完成教堂穹頂壁畫《創世紀》的日子。 和美國少女阿琪雅納無師自通的繪畫天才不同,畫家、雕塑家米開朗基羅看似是經過了人世間的學習過程才成功的。但他的成功過程亦非常神奇,除了上天賦予他的才華外,還讓他父親擁有一個大理石的露天採礦場,可以供給米開朗基羅雕刻使用的大理石。 ◎ 米開朗基羅是神安排來完成使命的 米開朗基羅的家族在他出生前的幾世代在意大利的佛羅倫斯經營小型銀行,但到他父親手裏就搞不下去了,只好找個政府的臨時差事幹幹。1475年3月6日米開朗基羅出生,此時他的父親在卡布里斯小鎮上任司法管理員和奎奇市的行政長官。在米開朗基羅出生的幾個月後,全家人又搬回到文藝復興發祥地佛羅倫斯,他在這裏長大。在他6歲時,久病的母親過世。 父親讓他搬去Settignano的鎮上,與奶媽全家人一起住,奶媽的丈夫是一位石匠,而米開朗基羅的父親在小鎮上擁有一座大理石的露天採礦場以及一座小農場。有傳聞米開朗基羅的父親是伯爵夫人 Mathilde of Canossa 的後裔。 在石匠的指導下,小小年紀的米開朗基羅學會了熟練的運用錘子和鑿子將自己所描繪的圖雕刻下來。後來父親送他去學拉丁文,使他很膩煩,寧願去教堂臨摹繪畫並且尋找畫家同伴。 米開朗基羅13歲時進入了佛羅倫薩著名畫家多梅尼科-吉蘭達伊奧的工作室,14歲時他居然得到薪酬,這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在那裏他掌握繪畫技巧的速度可謂「神速」,後又跟隨多納太羅的學生貝託多學習了一年雕塑,在1490至1492年間米開朗基羅又進了佛羅倫薩統治者羅倫佐·美第奇開辦的「自由美術學校(美第奇學院)」學習雕刻,由於他的超羣才華倍受羅倫佐的重視和愛護。 ◎ 儆世之作《聖母慟子》
年僅25歲的米開朗基羅完成的大理石雕像《聖母慟子》。 |
羅倫佐·美第奇死後,米開朗基羅赴威尼斯和波倫亞,1496年轉道羅馬,在那裏,23歲的米開朗基羅用了兩年時間爲聖彼得教堂創作了代表作《聖母慟子(哀悼基督)》等。 該作品取材於聖經,表現的是耶穌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聖母瑪麗亞抱着死去兒子的那個時刻。米開朗基羅沒有把聖母雕刻成悲悲切切的普通人類母親,沒有讓她的目光投向兒子,也沒有讓她爲兒子哭喊,而是讓她的目光低垂,表情肅穆,用語言很難準確形容出來。 《聖經》中講述耶穌被釘十字架之前,有許多民衆及婦女跟隨着耶穌,婦女捶胸痛哭。耶穌轉身向她們說:「耶路撒冷女子!你們不要哭我,但應哭你們自己及你們的子女。如果對於青綠的樹木,他們還這樣做,對於枯槁的樹木,又將怎樣呢?」 《聖經》舊約中常以茂盛的樹木比喻「義人」,在此耶穌以「青綠的樹木」比擬自己。上面那段話是耶穌對那些支持把他釘在十字架上的族人和判決他釘十字架的司祭、經師、長老等人的預言,耶穌已經看到了這些人的可怕未來。聖母瑪麗亞所「慟」的「子」也不是人所理解的那麼狹窄。 雕像完成後,米開朗基羅進行了細緻入微的打磨,磨啊磨啊,把他所想所思的一切都傾注進去,甚至還使用了天鵝絨進行摩擦,直到石像摸上去完全象真正的人的皮膚一樣平滑光亮。這哪裏是在雕刻石頭,而是在把冰冷的大理石變成不衰的生命! 米開朗基羅還將自己的名字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刻在了雕像中聖母胸前的衣帶上,以表示他的虔誠。如此用心打造的作品一經展出,立即轟動了整個羅馬城,成爲千古不朽之作。 近些年,世界很多地方都出現過哭泣的聖母瑪麗亞像,有的甚至流出血淚。這就是聖母在慟人類衆子! ◎ 「鑿出心中的大衛」就如此簡單
沒有精氣神兒的亞當需要上帝給予力量。 |
神曾銷燬過一茬又一茬的不同的外星人形象的地球生命,一次次宇宙處於混沌狀態,然後再開始創造下一期生命。只有我們上一茬的地球人才具有了與神同樣外形的生命。據《聖經》記載,耶和華神在創造了萬物之後,用地上的「泥土」,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了人,然後把自己的氣息吹在人的鼻孔裏,人就活起來了。 耶和華給自己造的第一個人取名叫「亞當」。神說:「亞當一個人獨居不好,我要爲他造一個配偶來幫助他。」於是神使亞當沉睡,神取下亞當的一條肋骨,就用這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就是夏娃。這就是夫妻的真正關係。壁畫《創造亞當》告訴後人:人不是進化來的,更不是猴子的後代,人是神造的。 在這幅壁畫中,米開朗基羅細緻入微的描繪出上帝的慈愛:亞當活了,沒有精氣神兒,顯然他還沒有達到上帝心目中的「人」的標準。於是,在小天使們的簇擁下,耶和華親自來了……來了以後怎麼樣呢?這幅壁畫沒有給出答案。畫面停止在耶和華與亞當伸手接觸到的前一瞬間。 因爲繪畫不是電影,只能定格在一個畫面上,於是米開朗基羅選擇了上帝來修改自己作品「亞當」的一部份過程。 有評論說,「米開朗基羅並沒有讓這兩隻手碰在一起迸發出神創的奇蹟。那相差一點點的距離成爲了一個永恆的期待的瞬間,給人留下了永遠的想像空間。」 其實不需要期待,也沒給留想像空間,答案在此之前早已經有了,那就是米開朗基羅從1501年開始用了四年時間完成的巨人般體格、堅強勇猛形象的「大衛」雕像。那就是亞當與上帝伸手接觸後發生的奇蹟變化。 這個神奇是米開朗基羅憑空想像或推測出來的嗎?不是。是神展現給他看的。也就是說米開朗基羅和孫思邈、華佗、李時珍等中國古代大醫學家一樣,都具有「特異功能」。這可不是自己爭取到的,而是神佛揀選了這些好人,讓他們爲人類留下神蹟。 ◎ 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傳世意義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大廳正面牆上,米開朗基羅撼人心魄的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指的就是即將發生的事情。 |
在西斯廷教堂完成穹頂壁畫《創世紀》的24年後,教皇克萊門七世邀請米開朗基羅在同一教堂祭壇220平方米正面牆上繪製出另一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又稱:末日審判)。按照神的旨意,米開朗基羅此次又是獨自一人從公元1536至1541年工作了將近6年,這幅畫共繪出約四百個人物,畫面分別表現幾個部份,天堂、地獄、人間,善惡有報。 在畫的中央,耶穌基督高舉右手,發出最後的判決。在耶穌的下方,有一小舟上載七個天使,他們受命吹起長長的號角,召喚所有的靈魂,無論好壞前來接受最後的判決。在畫面的右下方一些相貌猙獰的罪人被一位巨人驅趕下船,米開朗基羅用黑色和醜陋表示這是些該下地獄的人。而表現好人和該上天堂的人,米開朗基羅則用色光明。 這幅壁畫對現代人最有價值的警告是,當最後的審判來臨時,就沒有可以挽回和改正的機會了。耶穌基督的左手指向自己軀體上被釘十字架時受槍刺的創傷,是要告訴世人:一切迫害神的惡人都決不會得到寬恕。 米開朗基羅在61歲高齡時創作了《最後的審判》,當作品在1541年聖誕節前推出時,整個羅馬城爲之沸騰。 1475年3月6日出生的米開朗基羅其貌不揚,一生受苦,沒有配偶,專心創作。在89歲高齡時,1564年2月18日逝世於自己的工作室中。看似上帝實在不公,其實恰恰相反,這正是神對米開朗基羅的特殊厚愛。也是上天對整個人類的慈悲。 ◎ 教宗方濟各不務正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