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拾金不昧救兩命 仁恕風範一狀元(圖)
 
羅倫說:「朝廷訂了法律,而陛下卻不帶頭執行,大臣法則羣臣效,又怎麼去要求老百姓遵守呢。」

【人民報消息】羅倫是明朝永豐(今江西省永豐縣)人,字彝正,號一峰,憲宗成化初年狀元及第,官任修撰(狀元專就之職)。 羅倫從小家境貧窮,以撿柴放羊維生,愛好讀書,每次出門都挾帶書本,一路讀誦不停。後來當了秀才,便立志要學聖賢,知縣官張瑄憐憫他的處境,賙濟他粟米,可是羅倫婉辭不肯接受。父母去世時,居喪三年期間,哀傷守孝,粗衣劣食,過了喪期才吃鹽奶酪。 憲宗成化二年,羅倫赴京會考進士,來到蘇州時,夢見范文正公對他說:「你某年某月某日,在某樓中的善行感動上天,明年狀元當屬於你了……」羅倫醒來回憶從前,曾在某樓中,有一女子前來挑引調戲,羅倫以嚴正的態度予以拒絕。 羅倫又再前行,途中隨行僕人經過一家門前,拾到一隻金手鐲,又行走五天路程後,羅倫憂慮路費不夠,僕人才告訴羅倫拾到金鐲,羅倫聽了非常生氣,馬上要返回原地送還失主。僕人說:「這樣往返,會延誤考期……」 羅倫說:「這金鐲必定是人家婢女或僕人不小心失落,如果被他主人逼問拷打致死,是誰的罪過呢?我寧願不參加會試也不能使人因而致死。」 於是主僕兩人風塵僕僕返回原地,果然是某家婢女因潑棄洗面水時,不小心遺失在地,主母懷疑婢女私藏起來,因而挨受鞭笞流血,婢女深受委屈,幾次想要尋死,主母丈夫又懷疑其妻私下送人,追根究底,痛加責罵,其妻被冤枉,氣忿不平,要上吊自盡,幸而羅倫趕到,送還金鐲,才保全兩條人命。 羅倫事後再趕回京都會試,殿試策問時,羅倫率直針對時弊對答,一時名望大震京都,果然被選拔爲第一名狀元,做了翰林修撰。 羅倫爲人嚴以律己,凡道義所在必定毅然去作,他不畏權貴,敢於直言,鐵骨錚錚,一身正氣。就連皇帝說了錯話,做了錯事也逃不過他的諍諫。成化二年,憲宗皇帝要詔復內閣大學士李賢爲官。而當時李賢父亡正奔喪,按規定必須守孝三年。滿朝官員竟沒有一個提出異議,而唯有隻當了三個月官的羅倫勸諫,皇帝不允,羅倫又上《扶植綱常疏》彈劾李賢,惹得皇帝龍顏大怒。 「亂臣賊子,當官不到三天,竟敢違旨,該當死罪。」傳旨要殺羅倫的頭。 羅倫說:「陛下,你讓我把話說完再殺頭吧。」皇帝無奈,只好讓羅倫把話說完。 羅倫接着道:「朝廷訂了法律,而陛下卻不帶頭執行,大臣法則羣臣效,又怎麼去要求老百姓遵守呢。」他還歷陳古今興衰之是非,反覆數千言。 皇帝覺得他言詞懇切,迫於情理只好赦了他的死罪,被貶爲福建泉州市舶司副提舉。羅倫也胸懷坦蕩,浩然而往。 羅倫對富貴名利很淡泊,後來引病回鄉不再出仕。居住鄉里訂立鄉約,鄉民相率遵守,不敢毀犯,於是風俗由此淳厚。羅倫平日居家,穿粗布衣裳,吃粗劣食物,有人送他衣服,他看見路上有貧困人家,便解下衣服轉送給人。 羅倫後來在金牛山,人跡少到幽靜之地建築房屋,居住在此著作書籍,四方學者聞風前來追隨他求學的甚多,去世後賜諡號爲「文毅」。△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2/19/7014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