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封塵50年!月球岩石的研究將驚人(圖)
 
旖林
 
NASA將研究封存了將近50年的月球岩石標本。圖爲1972年12月11日,NASA航天員施密特在月球表面採集岩石樣本。
1971年阿波羅14號登月是取得的月球岩石樣本,其中的一小部份(箭頭所指)可能來自早期地球。

【人民報消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佈,該局已選擇幾個團隊研究早期航天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標本,以期對月球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些標本一直被妥善保存着,而且將近50年都沒有人碰觸過。 1969年7月20日,NASA航天員藉由阿波羅11號太空任務首次登陸月球,迄今已有50年的時間。在後續的多次太空任務中,又有航天員登上月球,以進行探勘和研究。 NASA最近挑選了9個團隊來研究阿波羅15號、阿波羅16號、阿波羅17號三次登月任務所帶回的月球岩石標本,並提供總計800萬美元的經費供其使用。這三次任務的登月時間分別爲1971年7月、1972年4月和1972年12月。 這三次登月任務取回的月球岩石標本迄今都還沒接觸過地球的空氣。有的被保存在特製容器裏;有的被冷藏;有的被封存在氦氣裏。 而這9個團隊中,有些來自NASA內部的部門,例如: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有些來自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這樣的軍事機構;有些則來自亞利桑那大學等大學院校。 NASA表示,這些團隊各有其專精的領域,他們將研究多個值得探討的議題,例如:像水之類的易揮發物質如何儲存在月球岩石裏面,隕石和太陽輻射如何影響月球表面,還有物體如何受到太空環境的影響等。 NASA科學任務局副局長朱布肯(Thomas Zurbuchen)說:「藉由首次研究這些珍貴的月球標本,新一代的科學家將增進我們對月球這個鄰居的了解,併爲探索月球和太空的下一個紀元做準備。」 而科學任務局行星科學部代理主任格萊斯(Lori Glaze)則說,這些岩石標本是故意如此保存的,以便利用今日更先進和成熟的技術來解答人們要提出的問題。 NASA準備在不久的將來重返月球,並進一步探索火星。 ◎科學家說:月球的岩石樣本含有早期地球碎片 一份研究發現,1971年阿波羅14號登月採集並帶回地球的月球表面的岩石樣本,竟含有來自約40億年前地球土壤的碎片。這一發現讓人匪夷所思:遠古時期地球上的東西怎麼會到月球上去? 休斯頓月球和行星研究所大學太空研究協會科學家、這份研究的作者之一戴維·克林(David Kring)說:「這是一個意外的發現,幫助我們了解早期地球的情況。」 按照進化論的生物學家們的認知,地球在41億~38億年前之間才開始出現生命,也就是才出現單細胞。那麼40億年前地球土壤的碎片是由誰帶到月球上去的? 這份由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澳大利亞科廷大學領導完成的研究,分析了1971年2月初阿波羅14號登月採集的樣本,發現一塊岩石上含有0.08盎司(約2公克)石英、長石和鋯石的碎片。這些岩石在月球上很罕見,但在地球上很常見。 研究者們稱,化學分析顯示這一小塊碎片是在41億~40億年前,在地球地表以下約20公里的地層形成的晶體。 科學家們還發現,在那時候,月球和地球的距離比現在近3倍。現在月球仍在以每年約3.8釐米的速度離開地球。 研究者們估計,這一碎片在抵達月球后,還經歷了很多變化,比如在39億年前的隕石撞擊中可能融化過、被埋到了深處;之後在2,600萬年前的又一次撞擊中又被「翻」到月球表面上來。 科學家們認爲,一番折騰之後,最後碎片落在一個在最近一次撞擊中形成的340米寬的「錐形隕石坑」(Cone Crater)裏面,也就是從這個坑裏,47年前阿波羅14號的宇航員Alan Shepard和Edgar Mitchell採集樣本時將它帶回了地球。 這份研究的作者們猜測,地球在40億年前經歷了一次強烈的撞擊,加上當時月球和地球距離比現在近,一些碎片在衝擊下從地球「飛濺」出去抵達了月球。他們的想像力用在這裏了! 我們得知,月球是史前文明時期某一茬具有高科技文明的人類製造的,將其發射到天空,爲夜晚的地球人照明用的。所以,月球上發現地球上的物質就不難理解了。 我們相信,這次NASA選擇幾個團隊研究早期航天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岩石標本,將是發現人、地球與神之間關係的一個不一樣的開端。(文/旖林)△ (人民報首發)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5/23/69165.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更多文章導讀
 
 
 

江澤民與曾慶紅的不解之緣和真實身世(多圖/2視頻)
1. 江澤民與曾慶紅的不解之緣和真實身世(多圖/2視頻) (842,865次)

一顆震撼彈!福克斯播放臥底視頻前爲何先警告你(多圖/視頻)
2. 一顆震撼彈!福克斯播放臥底視頻前爲何先警告你(多圖/視頻) (814,072次)

曾慶紅指揮郭文貴運作臺灣總統大選(圖)
3. 曾慶紅指揮郭文貴運作臺灣總統大選(圖) (765,646次)

俱往矣 數瘋流人物 還看三呆婊(圖)
4. 俱往矣 數瘋流人物 還看三呆婊(圖) (652,285次)

不需猜想!這個中共國視頻直接給習答案(圖/視頻)
5. 不需猜想!這個中共國視頻直接給習答案(圖/視頻) (463,605次)

稱回大陸會被處決 郭文貴控告共和黨人(圖)
6. 稱回大陸會被處決 郭文貴控告共和黨人(圖) (458,428次)

寓意什麼?!建國百年日 國父孫女車禍亡(圖)
7. 寓意什麼?!建國百年日 國父孫女車禍亡(圖) (452,679次)

世界七大銷燬墮落人類的歷史遺蹟(圖)
8. 世界七大銷燬墮落人類的歷史遺蹟(圖) (375,065次)

談客星!李淳風侃侃 科學家傻傻(多圖)
9. 談客星!李淳風侃侃 科學家傻傻(多圖) (372,571次)

習一封美麗信,獲川普一優雅身段(圖)
10. 習一封美麗信,獲川普一優雅身段(圖) (370,470次)

華爲官司的代理人 說出來讓人噁心(圖)
11. 華爲官司的代理人 說出來讓人噁心(圖) (361,733次)

美中貿易大戰是正義與邪惡之戰(多圖)
12. 美中貿易大戰是正義與邪惡之戰(多圖) (348,332次)

小笑話:非洲豬與上帝的對話(圖)
13. 小笑話:非洲豬與上帝的對話(圖) (347,330次)

爲何中共賜給馬克思一雙神奇的腳(圖)
14. 爲何中共賜給馬克思一雙神奇的腳(圖) (333,755次)

封塵50年!月球岩石的研究將驚人(圖)
15. 封塵50年!月球岩石的研究將驚人(圖) (323,763次)

黑洞噴流極速搖擺 科學家暈乎兒了(多圖)
16. 黑洞噴流極速搖擺 科學家暈乎兒了(多圖) (305,173次)

深海滅頂求神助 埃航全毀奇逃生(多圖)
17. 深海滅頂求神助 埃航全毀奇逃生(多圖) (263,797次)

實在太厲害!西班牙與法國的史前石洞壁畫(多圖)
18. 實在太厲害!西班牙與法國的史前石洞壁畫(多圖) (256,307次)

一個夢找到了落到60米深的懸崖底部的少女(圖)
19. 一個夢找到了落到60米深的懸崖底部的少女(圖) (255,311次)

河南疫苗受害家長北京維權被刑拘(圖)
20. 河南疫苗受害家長北京維權被刑拘(圖) (93,041次)

各地維權簡訊(圖)
21. 各地維權簡訊(圖) (91,861次)

南京職校招生欺詐 學生維權遭鎮壓(圖)
22. 南京職校招生欺詐 學生維權遭鎮壓(圖) (91,808次)

湖南業主爲消防通道維權 遭警察開槍(圖)
23. 湖南業主爲消防通道維權 遭警察開槍(圖) (91,165次)

余文生遭江蘇當局祕密審判 妻子抗議(圖)
24. 余文生遭江蘇當局祕密審判 妻子抗議(圖) (91,030次)

內蒙古林業局工人討編制 遭警圍毆(圖)
25. 內蒙古林業局工人討編制 遭警圍毆(圖) (90,548次)

重慶早教中心人去樓空 家長討課時費(圖)
26. 重慶早教中心人去樓空 家長討課時費(圖) (90,526次)

廣東公校變私校 數百業主爲孩子維權(圖)
27. 廣東公校變私校 數百業主爲孩子維權(圖) (89,995次)

力阻會見 中共全程違法操作王全璋案(圖)
28. 力阻會見 中共全程違法操作王全璋案(圖) (89,760次)

亞洲文明會議北京開幕 野蠻維穩惹議(圖)
29. 亞洲文明會議北京開幕 野蠻維穩惹議(圖) (89,738次)

上海一英語學校突關門 家長維權無果(圖)
30. 上海一英語學校突關門 家長維權無果(圖) (89,214次)

P2P受害者五一赴廣東維權 多人被抓(圖)
31. P2P受害者五一赴廣東維權 多人被抓(圖) (89,150次)

江天勇遭嚴密監控 家門前警搭屋蹲點(圖)
32. 江天勇遭嚴密監控 家門前警搭屋蹲點(圖) (88,982次)

各地維權簡訊(圖)
33. 各地維權簡訊(圖) (88,613次)

山東金礦職工維權數日追討養老金(圖)
34. 山東金礦職工維權數日追討養老金(圖) (87,834次)

福建數百保安闖村強拆 村民陷困境(圖)
35. 福建數百保安闖村強拆 村民陷困境(圖) (87,753次)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