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健康碼阻維權 河南儲戶被賦紅碼(圖)
 
河南多家村鎮銀行的存款被凍結後,儲戶紛紛趕到河南鄭州維權。

【人民報消息】河南有多家村鎮銀行因遇到資金危機,4月份突然關閉在線渠道,導致大量儲戶無法取款,金額涉及數百億元(人民幣,下同)。一些儲戶計劃去省會鄭州維權,但發現自己的健康碼突然變成紅色,一到鄭州就被帶走。 公開數據顯示,2個月前,河南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等4家村鎮銀行突然異常關閉在線渠道,導致幾十萬儲戶的存款無法取出。儲戶們前去討說法,鄭州當局派出大量便衣抓人,還逼他們寫「保證書」。 內蒙古儲戶林穎(化名)透露,目前所有存款超過50萬元的儲戶都接到本地的公安維穩電話。 6月13日,有網友在社交平臺曝光,由於河南多家村鎮銀行無法正常取款,一些儲戶維權無果,打算前往鄭州溝通情況,但他們的健康碼突然變紅。事件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健康碼是疫情爆發後,中共當局要求民衆使用的追蹤應用程序。民衆在填報個人信息、健康狀況、居住地、旅遊史,以及是否接觸過疑似或確診中共肺炎病患等後,程序會自動生成二維條形碼,如果是綠碼表示可以通行,黃碼需限制出行,紅碼就寸步難行。 林穎6月14日透露,她原本準備6月12日晚上從內蒙古前往鄭州,但在出發前測試掃了一個鄭州的場所碼,健康碼就變紅碼了。 林穎說,我和身邊的兩個朋友都是儲戶,我們3個人用手機測試了一下,全部都是紅碼,改用我朋友老公的手機就是綠碼,因爲她老公不是儲戶。她們在羣裏面試驗,只要儲戶掃都是紅碼,非儲戶都是綠碼。 據了解,從6月11日開始,陸陸續續趕去鄭州維權的儲戶有幾百人,其中有些特意做了核酸檢測,都是陰性。儘管如此,他們的健康碼還是變紅。 林穎還透露,所有的儲戶只要一到鄭州,都會在車站被帶走。 林穎說,所有的儲戶信息都被傳到疫情防控上,儲戶只要一到鄭州,一掃碼,立馬就會有公安過來,把儲戶從車站帶走,不知道他們通過什麼科技手段。 家住內蒙古的李陽(化名)就是被帶走的儲戶之一。他是開封新東方村鎮銀行儲戶,6月12日去開封維權,到站掃碼後健康碼變紅。警察告訴他,要麼在鄭州隔離14天,費用要自己出,要不就是離開鄭州,去哪裏都可以。他認爲,警察的目的是要他離開鄭州。 還有來自張家口的儲戶透露,儘管按照防疫規定,他的健康碼變紅就不能乘火車,但是鄭州當地派出所告訴他可以上火車離開,還找人特意帶他走了火車站的「綠色通道」,讓他離開鄭州。 儲戶「被賦紅碼」事件曝光後衝上熱搜榜。網友們怒道:「健康碼原來是這麼用的,長見識了。」 「銀行儲戶數據是如何泄露的,河南官方必須給說法。」 「把紅碼當作控制人民羣衆的工具。給唐山打人的幾個罪犯發個紅碼,不出3小時就能抓到了吧。」 河南村鎮銀行儲戶健康碼「被轉紅」,無法聚集維權的新聞在海外曝光後,引發海內外同聲譴責當局將健康碼變成維穩工具。在輿論壓力下,河南衛健委宣稱「展開調查」。 有報導引述業內專家的說法稱,河南儲戶被賦紅碼的情況,有關行政部門人工干預的可能性較大。 據《澎湃新聞》6月16日報導,鄭州一名樓盤融創中原大觀的業主,在6月13日深夜發現自己的健康碼無預警變成紅色,須實施集中隔離或居家隔離。她向政府部門求助後,健康碼隨即轉爲綠碼,不過她卻被要求寫一份保證書,保證不去高風險地區、不再去有關部門等。 該業主告訴《澎湃新聞》,和她有類似遭遇的業主還有好幾個,都在被改回綠碼前被要求籤署類似的保證書。 外界質疑,健康碼已經成爲中共當局打壓維權的新工具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6/17/744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