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王昶寫《書戒》 青史留美名(圖)
 
秦自省
 
王昶提出爲子之道,最要緊的是「寶身全行」,強調要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他教育子侄不要進而不知退,欲而不知足,凡事要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人民報消息】三國時代魏國大臣王昶,字文舒,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西南)人。魏文帝時,他由中庶子轉任散騎侍郎,又任洛陽典農。魏明帝即位,加揚烈將軍,封爵關內侯。後遷徵南大將軍,進封京陵侯,官至司空。 王昶爲官,關心民生疾苦,曾率民廣墾荒地,勤勸農耕,很有政績。他任外官時,仍然心存朝廷,不忘朝廷政事。他認爲魏朝建立以後,繼承了秦漢以來成法的弊端,不大加改革,朝政難以興盛,於是着《治論》十餘篇,闡述自已的政見。又寫《兵法》十餘篇,論用兵之道。他將這些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夠改革朝政和兵政,以求國家興旺。 王昶爲官勤於政事,在家則很注意修身及教育子弟。他常以儒家謙抑沖和的思想要求和教育子弟,連給他們起名字也體現謙沖修身的思想,如他給自己哥哥的兒子,一個起名爲默,字處靜;一個起名爲沈,字處道。給自己的兒子取名渾、深,分別起字爲玄衝、道衝,集中地反映他的教子思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爲教育自己的子侄們,特意作了一篇《書戒》(書寫下來,以戒後人)來告誡他們。在《三國志.魏志》中,王昶的傳略十分簡略,而史官卻將他這篇《書戒》全部加載,可見他這篇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這篇《書戒》充滿人生的哲理,王昶在文中告誡子侄們:「夫人爲子之道,莫大於寶身全行,以顯父母……患人知進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人或毀己,當退而求之於身。若己有可毀之行,則彼言當矣;若己無可毀之行,則彼言安矣。當則無怨於彼,妄則無害於身,又何反報焉?……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脩。』斯言信矣。……其施捨務周急,其出入存故老,其論議貴無貶,其進仕尚忠節,其取人務道實,其處世戒驕淫,其貧賤慎無戚,其進退念合宜,其行事加九思。如此而已,吾復何憂哉!」 全文甚長,這裏所錄僅是其大要,但已足見王昶教育子侄的基本思想。他提出爲子之道,最要緊的是「寶身全行」,強調要加強自身修養,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他教育子侄不要進而不知退,欲而不知足,凡事要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尤其可貴的是,他提出對待別人批評或者誹謗的正確態度,即首先要在自身找原因,冷靜加以分析改正,然後坦然處之。「止謗莫如自脩」一句可以當作人們的座右銘。 《書戒》最後提出九點要求,更是具體而合理。如俗語稱「三思而行」,但王昶對子侄們的要求更高,告誡他們「其行事加九思」,於此可見他的良苦用心。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志.王昶傳》)△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7/29/7467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2/7/29)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