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當尊子的漫畫不能再政治時
 
明報與尊子。
尊子找真相。

【人民報消息】本名黃紀鈞的尊子爲明報作畫40年,差不多半個世紀裏,有些港民已經與他的政治漫畫一起成長。 《明報》5月11日出版的尊子漫畫上部以「編按」形式公佈該決定,稱該專欄將於14日起停刊。報社未給出原因,只稱「《明報》多謝尊子40年來與我們一起見證時代的變遷」。 他本人回覆BBC中文查詢說:「我認爲停刊的決定是協商下得出的。我覺得停刋的可能性常存在。漫畫因應形勢及讀者對象調節是常有的,只要不損害或扭曲含意。」 香港記者協會對尊子專欄遭停刊感到「痛心」,稱此事「反映本港容不下批評的聲音,言論自由的空間遭進一步收窄,對社會百害而無一利」。明報員工協會稱「多元社會應該包容不同聲音」。 黃紀鈞1955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曾當教師,當時已兼職創作政治漫畫。1973年加入《明報》當外電編譯,1983年獲《明報》創辦人金庸(查良鏞)邀請他接手政治漫畫專欄,他自此開始使用筆名「尊子」與「紀文」發表漫畫。 尊子在1980年代還曾爲直屬中共涉港事務系統的《大公報》與《新晚報》畫漫畫,近年則以《明報》和《蘋果日報》爲主。2021年6月《蘋果日報》遭香港國安警察搜查後停刊,尊子便只剩下《明報》兩個漫畫專欄。 據BBC中文網報道,香港《明報》宣佈結束政治漫畫家尊子在該報已有40年曆史的政治漫畫專欄。該專欄過去半年多以來屢次被香港官員指責「抹黑政府」,停刊的決定再次引起業界擔憂香港新聞自由狀況。 《明報》星期四(5月11日)出版的尊子漫畫上部以「編按」形式公佈該決定,稱該專欄將於星期天(14日)起停刊。報社未給出原因,只稱「《明報》多謝尊子40年來與我們一起見證時代的變遷」。 BBC稱,香港記者協會對尊子專欄遭停刊感到「痛心」,稱此事「反映本港容不下批評的聲音,言論自由的空間遭進一步收窄,對社會百害而無一利」。明報員工協會稱「多元社會應該包容不同聲音」。 特區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是最近一個批評尊子漫畫的特區政府局級部委。局長麥美娟星期四被媒體追問香港是否再也容不下諷刺性及嬉笑怒罵的媒體內容。 麥美娟回答:「對於個別機構或人士所作的決定,我們不評論。作爲政府來說,我們會虛心接納不同的意見。」「不過對於一些不實的言論,或與事實不符的事情,我們必須予以澄清。這是我們要讓市民清楚知道事實的真相。」 香港記協評論尊子漫畫被停刊:持續用高壓手段對管治不是好事。 特區政府一年內六次點名批評 黃紀鈞1955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畢業後曾當教師,當時已兼職創作政治漫畫。1973年加入《明報》當外電編譯,1983年獲《明報》創辦人金庸(查良鏞)邀請他接手政治漫畫專欄,他自此開始使用筆名「尊子」與「紀文」發表漫畫。 1980年代,尊子曾爲直屬中共涉港事務系統的《大公報》與《新晚報》畫漫畫,近年則以《明報》和《蘋果日報》爲主。 2021年6月《蘋果日報》遭香港國安警察搜查後停刊,尊子便只剩下《明報》兩個漫畫專欄。 過去八個月,尊子先後被特區政府六次指責其漫畫失實。 其中,今年1月5日,尊子發表以中國人大常委會對中國《香港國安法》釋法爲題的漫畫,當中寫道:「今次人大釋法沒增加特首的權力……只是確認爲維護國安,特首可爲所欲爲。」特區政府第二號人物,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在Facebook上發文,點名批評該漫畫「對行政長官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憲制責任作出偏頗、誤導並且失實的指控」。 到4月,尊子的一幅漫畫諷刺特區政府撥備巨資予執法部隊更新器材,特區保安局局長鄧炳強4月2日點名指控尊子「用一些誤導性的指控來挑動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又說:「事實上,《明報》的尊子在過往六個月不只一次針對政府,作出一些誤導性的指控。」 鄧炳強表態後,《大公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尊子「總之凡是中央和特區政府的政策必定肆意抹黑,凡是反中亂港分子必定大力吹捧,凡是愛國愛港力量必定嘲諷」,促請特區政府效法新加坡「以訟止謗」,提起訴訟,又提醒在一些國家,誹謗「更被認爲是刑事犯罪而不是一種侵權行爲」。 到本週,特區政府發表整頓區議會及其選舉制度方案,尊子發表漫畫,稱只要「長官」認爲合適,考試語文不及格、膽固醇過高、癡肥等都可被特首委任爲指定地方組織成員,參與篩選候選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發文稱,該漫畫「扭曲、抹黑政府」,「內容無視事實,混淆視聽,並帶有歧視成份」。 中國香港特區政府掌管執法部門的保安局也有參與抨擊尊子的漫畫作品。 尊子以文字回應BBC中文記者查詢說,他與《明報》編輯人員一直在關注這些官方表態。被問到會否擔心遭執法人員抓捕時,他只說這「很難掌握」。 對於在這樣的氛圍下告別已工作了40年的專欄,尊子說:「我想無論從新聞工作人員或創作人員角度來看,都不會停下吧?用什麼形式或方法則須做點腦力勞動。」 他還寄語香港新聞同業:「新聞工作可說是沒有休止的。有心便有新聞,沒心便看不到新聞發生。」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5/23/7611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5/23)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