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3年6月8日發表
人氣:26,123 分享:
|
|
中共傻眼了!美臺日將聯合建立共同作戰圖像(圖) |
|
金欣
|
|
美國預定2025年開始交付臺灣四架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取材自General Atomics官網) | 【人民報消息】美國華府4名知情人士披露,美國將在2025年開始交付臺灣四架MQ-9B無人偵察機,美、臺和日本將共享MQ-9B傳送的即時情報,探索建立共同作戰圖像,以提升臺灣防衛能力、遏制中共進犯臺灣的企圖。 臺灣退役少將于北辰表示,這款無人機將讓所有武器都長眼睛,讓武器活起來。
MQ-9B「海上衛士」(Sea Guardian)無人偵察機是MQ-9「死神」的海軍用改良款。美國空軍在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和敘利亞曾廣泛使用MQ-9,可尋找、跟蹤並打擊敵方船舶和雷達。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報導,華府決定將這款無人機,整合進區域內美軍和日本自衛隊的情報共享機制,這將使美國及盟友、合作伙伴可以同時得到由無人機蒐集到的相同資訊,即所謂「共同作戰圖像」(COP)。
這種能力極其重要,因爲一旦臺海爆發戰爭,中共的水面艦艇和潛艇會在島嶼周圍作戰。此外,MQ9B也可以增強平時臺灣及鄰國在第一島鏈取得解放軍海軍動向完整即時圖資。
報導提到,將臺灣納入美軍與盟國間的相互作業極其敏感。一名美國軍方高層人士表示,「日本和臺灣之間、臺灣和菲律賓之間、美國和這3國之間共享數據非常重要,但這也是大禁忌之一,因爲中共會將其視爲局勢升溫。」
前美軍太平洋陸戰隊司令、退役中將魯德(Steven Rudder)說,「MQ-9對這個戰區而言是一個相對較新的系統,我們已極爲努力與這個區域的合作伙伴開始發展MQ-9與近地軌道衛星組成的通訊網絡,與我們在中東、非洲和歐洲其它地方的做法相同。」
魯德還說,一旦美軍陸戰隊在夏威夷收到第一批MQ-9、美國空軍獲得在日本境外的飛行許可、日本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開始部署MQ-9後,盟國間也將「開始探索如何建立共同作戰圖像」。
前美國國防部東亞事務副助理部長柯林克(Heino Klinck)表示,將情報、監視和偵察系統聯繫起來的優勢非常顯著。他說,共軍入侵臺灣和日本防空識別區的活動與日俱增,這無疑爲加強兩國部隊,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其他志同道合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合作,提供明確理由。
MQ-9讓所有武器都長眼睛
據臺灣退役少將于北辰在訪談節目【94要客訴】中介紹,這款MQ-9B無人機的專長是偵搜與信號傳遞。它的尋覓範圍超過一萬英尺以上,能夠飛的非常高,看非常遠,升空後可以飛行35-40小時,是制空時間很長的千里眼。它還可以鎖定、定位,把所有的目標的精準數據傳予地下的所有武器,真正的讓武器長了眼睛,讓武器活起來。MQ-9B無人機有專屬的衛星鏈路,設定、升空以後由衛星直接賦予它的飛行軌跡,經過衛星鏈路完成空中傳送偵搜情報。
于北辰說,「MQ-9B無人機的售價每臺9千萬美元,與F-16戰機的售價非常接近。爲什麼這麼貴呢?因爲有了這臺無人機就可以避免損耗操作的有生力量。這是一個革命性的戰法。因爲人命比錢重要。」
中共海軍是「三無」菜鳥海軍
中共如果要武力侵犯臺灣,需要有強大的海軍。據百度的統計資料宣稱,從2015到2020年底,中共海軍五年間增加100多艘軍艦,總數量已經上升到360艘,比美軍多出60艘。戰艦的數量多,就能代表戰力超過美國嗎?
美籍經濟學家程曉農認爲,目前中共海軍主力戰艦其實處於「三無」(無經驗、無資料、無專業人員)狀態。他在今年4月發表在自由亞洲電臺的《中國海軍的短板》一文中介紹了中共海軍訓練的形式化和「走秀」化現象。
程曉農指出,「最近,從中共再度環臺軍演來看,它出動了山東號航母編隊到臺灣的東南海域活動。外界觀察,似乎這次的演習好像有一點象是例行公事,擺擺樣子就算了。事實是,最近中共軍方媒體披露,山東號的這次演習,其實只是初級訓練而已。」
他表示,要把中共的菜鳥海軍建成戰力充分的部隊,實非一時之功。「軍艦是非常複雜的機械組合,其武器系統就更加複雜;能不能有效地操縱新型大艦,取決於全體艦員的整體素質,而訓練艦員則需要艦上軍官的高水準和長久時日。」
程曉農指出,最近美國的一家與軍方關係很深的智庫蘭德公司發表了一份報告,題目是《打贏系統戰:中國對美中軍事平衡的看法》(Gaining Victory in Systems Warfare: China』s Perspective on the U.S.-China Military Balance)。這份報告的結論是,解放軍在與美國軍力差距的自我評估上,自認有許多不足之處;與美國相比,它認爲自己是能力較弱的一方,因爲它在「信息戰和體系作戰方面只取得了有限的進步」。
這份報告指出,由於解放軍的組織文化及改進措施的制度複雜性,必要的改革落實得不夠快,而且很可能也需要更多時間,這尤其影響到解放軍美軍的軍力對比。
美國的嚇阻強效且有力
據《自由亞洲電臺》3月2日報道,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針對印太安全問題舉辦了研討會。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助理部長瑞特納(Ely Ratner)和國防部負責南亞與東南亞事務的副助理部長福特(Lindsey Ford)等軍方高層參加了會議。瑞特納在發言中指出,美國與盟友會持續強化在印太地區對中國的軍事嚇阻能力。他引述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的話說:「(我們希望)當北京的領導人起床時,他們會知道,今天不是侵略的日子。我們的分析是,中共領導人現在確實是這麼想。美國的嚇阻強效且有力,我們希望能一直維持這樣。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
當時有與會者提問,美國國防部是否有信心持續嚇阻中國,讓中共在2030年前不敢攻打臺灣?瑞特納對此給予了正面回應:「是的,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這不會很簡單,我們會遇到很多挑戰,中共的軍事能力正在增強,中共的企圖心也是。但我們會繼續強化嚇阻能力,讓中共知道,侵略需要付出極大的成本,這是北京所無法承受的。」 △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6/8/76297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3/6/8) |
-
沒時間了 立即行動 北京再現「彭立發」 (圖) (211,830次) 2023/6/6
-
兩支反普京組織攻入俄國 (190,548次) 2023/5/23
-
警察被炸死 網友反應印證「雪崩了」 (182,537次) 2023/6/3
-
就因和法國總統馬克龍握手 警方驅趕李文足一家離京 (180,109次) 2023/5/26
-
紐時:中共視宗教爲反革命勢力 雲南改造清真寺引爆衝突(圖) (178,214次) 2023/6/9
-
年輕人找不到工作,習近平說要學會「吃苦」 (177,241次) 2023/5/31
-
吳淦8年刑滿出獄 關押期間遭受酷刑(圖) (171,085次) 2023/5/19
-
小麥爛在地裏 河南當局抓捕爆料人(圖) (170,788次) 2023/6/5
-
校名租期將到 南寧學區房業主抗議(圖) (170,355次) 2023/6/1
-
武漢上千家長聚集 要求就近入學(圖) (170,172次) 2023/6/7
-
謝陽遭祕密羈押年餘 終獲見律師(圖) (170,060次) 2023/5/25
-
河南村鎮銀行儲戶維權 遭警催淚瓦斯驅散(圖) (169,940次) 2023/5/20
-
恒大未按期交屋 大量業主聚集抗議(圖) (169,877次) 2023/6/9
-
社媒發帖觸雷 王愛忠被判囚3年(圖) (169,708次) 2023/5/22
-
北京驅趕升級 律師李和平遭死亡威脅(圖) (169,643次) 2023/5/21
-
獲釋4年 律師江天勇仍遭邊控(圖) (169,058次) 2023/5/28
-
武漢智慧城業主抵制地勘 爆衝突(圖) (168,871次) 2023/5/29
-
貴州水庫泄洪沖走教師 記者採訪遭圍毆(圖) (168,335次) 2023/6/4
-
後花園 (166,628次) 2023/6/1
-
老毛和將軍們的「扒灰」祕史(圖) (149,594次) 2023/5/20
-
印度發生三列火車蹊蹺相撞 是誰肇的禍 (142,291次) 2023/6/4
-
紅歌--催命符也 (134,004次) 2023/5/29
-
從5位華裔科學家修煉法輪大法說起 (119,172次) 2023/5/21
-
費城印裔IT主管:找到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圖) (115,530次) 2023/5/27
-
鱷魚大戰!薄熙來周永康進去的驚人內幕(多圖) (112,890次) 2023/5/27
-
遼河驚現5米長不明生物 網民:龍回來了(視頻) (112,194次) 2023/5/24
-
中共衛星專家猝死 青壯年官員警察成串病亡 (105,105次) 2023/5/28
-
2022中共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名單曝光 網絡炸鍋(多圖) (104,149次) 2023/6/2
-
六四屠殺、活摘器官、清零 (102,165次) 2023/6/2
-
中國糧倉河南等地損失慘重 麥農:這真是一場災難 (100,949次) 2023/6/8
-
爹死了薄熙來不哭,卻在八寶山唱國際歌(圖) (97,753次) 2023/5/26
-
笑果事件一個200萬美元的笑話(圖) (92,615次) 2023/5/19
-
小笑話:習近平爲何全票當選(圖) (90,429次) 2023/6/9
-
小笑話:江澤民在對小英子說什麼悄悄話(圖) (89,729次) 2023/6/5
-
郭伯雄全家入監 老江午睡沒人站崗(多圖) (89,104次) 2023/6/2
|
|
 |
 |
 |
|
|